都說有才華的人,身邊往往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就像蘇軾,他不僅詩詞歌賦樣樣精通,而且交友甚廣。


比如黃庭堅、秦觀、李公麟、佛印、章楶等人都是蘇軾的好友。


他的朋友圈裏,有的是文學家、有的是書法家、有的是畫家。


甚至還包括了一位特別的僧人,他就是佛印。



佛印,原名謝瑞卿,後來出家成爲高僧,法號了元,號佛印。


其實他在出家之前就已經是個很有才華的人,跟黃庭堅的交往很深。


而蘇軾,與黃庭堅是老熟人,通過黃庭堅的介紹,蘇軾就認識了佛印。


在黃州時期,蘇軾跟佛印的交往就更加密切了。


他們經常一起出遊,探尋山水之美,分享詩詞之樂。


然而,有一次蘇軾卻遇到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煩惱。


大家都知道蘇軾不僅在詩詞歌賦方面樣樣精通,而且他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喫貨。


佛印知道他喜歡喫豬肉,特地準備了一道精心烹製的豬肉佳餚,邀請蘇軾來喫。


然而,在他離開房間的短暫時間裏,那道美食卻不翼而飛了。


經過一番調查,原來美食是被貪嘴的侍人偷偷喫掉了。


當蘇軾到來時,發現原本準備好的佳餚已經不見了,佛印只好將事情的原委告訴了他。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悲劇”,蘇軾笑着寫下了一首《戲答佛印》:


遠公沽酒飲陶潛,佛印燒豬待子瞻。

採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爲誰甜。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充滿了幽默與智慧。


蘇軾用“遠公沽酒飲陶潛”這一典故,巧妙地將自己和佛印的友情比作千古佳話。


遠公跟陶潛都是東晉時期的名士,他們的友情被傳爲佳話。蘇軾藉此表達了自己跟佛印之間的深厚友情。


接着,“佛印燒豬待子瞻”一句,讓我忍不住要笑出來。


蘇軾自號“東坡居士”,而“子瞻”正是他的字。


這句話表面上是在說佛印爲了款待蘇軾而破戒燒豬,實際上卻是在調侃佛印的“不守規矩”。


這種幽默的表達方式,展現了他們之間親密無間的關係。


最後兩句“採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爲誰甜”,則是蘇軾對人生的感慨。


他借蜜蜂採蜜的比喻,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受。


就好像蜜蜂採了各種各樣的花,釀成了蜜糖,但它卻不知道,這麼辛苦釀出來的蜜糖,最後是爲了誰而甜。


這種表達充滿了對人生的一種哲思和感慨,也帶有一種淡淡的無奈和自嘲。


其實,我們不也經常是這樣嗎?


雖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有時候並不清楚這些努力是爲了什麼,或者說這些努力最終能得到什麼樣的回報。


在感慨之餘,我還是更羨慕蘇軾有佛印這麼一個有趣的摯友!


就像魯迅先生說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文章看到這裏,記得右下方+在看+分享,您的認可是我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


猜你想看:

蘇軾很唯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如今卻羞於出口

蘇軾的這首冷門宋詞,無一生僻字,卻美得心醉,溫柔而治癒

蘇軾送別好友,寫下最“治癒”的一首《臨江仙》,結尾10個字成朋友圈金句

蘇軾寫給弟弟的一首詩,開頭便是千古名句,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其中7個字,安慰了無數失意之人

蘇軾最豪放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最後兩句更是寫盡世事無常,讀來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