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考試角度看2024年高考山東卷歷史第5題

2024年高考山東卷歷史第5題引發了歷史教師的廣泛爭論,該題A、B、C、D四個選項都得到了一些老師的支持。

5.表1爲1846—1905年英國建築師在上海、漢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佈情況統計。這體現了 (表1)

年份/人次/  城市

上海

漢口

天津

北京

1846—1860

14

3

0

0

1861—1875

120

19

0

0

1876—1890

193

10

2

0

1891—1905

353

20

67

14

A.晚清外交的不斷退讓
B.英國勢力範圍的擴展
C.列強侵略方式的轉變
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這是一道材料型選擇題,要求學生從題幹提供的史料中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如果僅從題幹提供的史料本身看,四個選項都有合理性,所以導致該題答案產生了較大爭議。
如果從考試角度看,判斷這道題就不難了。在覈心素養時代,高考的核心立場是“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高考側重考察學生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
高考的“立德樹人”立場,要求老師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要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教育,不僅傳授學科知識,更要進行學科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彰顯歷史教學的育人價值。
同時,高考也要體現出育人功能,通過考試實現“立德樹人”目標。該題將中國近代史上西方列強對華侵略美化爲中西文化交流,顯然在覈價值觀方面是不妥的。因此,D項應排除。
高考的“服務選拔”立場在山東卷歷史試題體中得到了突出體現,往年的山東卷歷史試題常被形容爲“難出天際”。該題要求學生根據史料推斷其體現了什麼,通常不會簡單地只涉及表面的歷史現象,而是需要深入分析史料所體現的歷史本質。A、B選項反映的是明顯的歷史現象而非歷史本質,相信山東考生一般也不會在這些選項上糾結。同時,“史論結合,論從史出”中的論,也不會是簡單的歷史現象,而是深刻的歷史本質。
C選項表達的雖然是歷史本質而非表面現象,但其本身是否正確地體現出了高考要考察的歷史本質,仍需進行認真分析。
從近年各地的高考真題上看,歷史學科的問題常圍繞着“爲什麼會變?”“變了什麼?”“怎麼變的?”“變得怎麼樣?”等維度展開,這些問題幾乎都聚焦於歷史的變遷。因此,可以說“變”是高考考察的歷史學科本質,即“通古今中外之變”。所以,在閱讀和分析史料時,抓住了歷史的“變”,也就抓住了歷史的本質。
這種考察方式要求學生要深入理解和分析歷史變遷背後的原因和影響,揭示歷史發展中的規律和轉折點,通過對歷史變遷的認識和理解,全面把握歷史的複雜性和深刻性。
具體到本題,史料涉及了1846—1905年英國建築師在上海、漢口、天津、北京四地的分佈情況統計,這些數據反映了該時期這些城市中英國建築師數量的變化。要正確理解這些史料,必須準確把握史料表現了哪些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如何體現了歷史的變遷,如何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和政治結構的演變。
根據該題提供的史料,可以看出從1876—1890年到1891—1905年階段,上海、漢口、天津、北京四地英國在華建築師數量出現了急劇增加,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列強侵略方式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的變化。清政府在這一時期允許外國在華投資設廠,導致了大量廠房和生活設施的建設需求,進而吸引了大量英國建築師前來工作,導致英國的建築師數量暴增。
雖然上海一地英國建築師的數量在每個階段都有較大的數據變化,但其他三地並未顯示出類似變化的趨勢,不能以偏概全。因此,正確答案應該是C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