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才是制勝的關鍵

 / 子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凡事都要在本質上下功夫,任何勝利歸根結底都是實力制勝。

戰爭的最早階段就是雙方拿出家底約個地方真刀真槍地幹一仗,在這個過程中,國力纔是制勝的關鍵,而將士的素質充其量只是輔助。當然,這種戰爭模式只適合於貴族精神依然是主流價值觀的階段,當兼併戰爭的頻次、烈度越來越激烈時,大家就開始在技術層面下功夫,這個轉折點就是,宋襄公的失敗。

此後,大家在用心打磨軍隊的同時也都開始悶頭研究戰術,戰爭開始變得越來越不講武德,突襲、坑殺等劇烈手段層出不窮。

當時,齊國的技擊、魏國的武卒、秦國的銳士,都是大家根據自身情況打造出來的“特種部隊”,屬於從技術層面下功夫。而且,兵法也成了爆火“專業”,大家都在研究。

但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諸侯之間的戰爭本質上還是以國力作爲支撐。爲什麼魏武卒最初橫行天下,就是因爲魏國最早實行變法,成爲戰國首強,所以軍隊也特別能打。

再看變法之前的秦國,雖然居於西陲,武德充沛,但根本就無法在戰爭層面和列國平等競爭,就是因爲,太窮。

明白了這一點,秦國就知道該怎麼做了,於是就有了秦孝公重用商鞅進行變法。變法成功之後,秦軍也就被列國打上了“虎狼”的標籤,橫行天下。

由此可見,實力纔是支撐武力的關鍵,沒有實力,軍隊掌握再多作戰技巧都沒用。魏國就是反面例子,在被秦國反超之後,魏武卒也突然就不行了,就是因爲其國力的衰弱。

實事求是地說,戰國時代雖然良將輩出,但列國爭霸本質上還是綜合實力的競爭。秦國爲什麼會出現白起這樣的戰神,就是因爲,秦國實力強大,白起只有在這樣的平臺才能將自身的潛能發揮出來。

而白起打仗,也完全是以實力爲依託,在他指揮過的戰爭中,完全看不到什麼冒險行爲,用了什麼奇計,都是憑藉強大後盾正常指揮罷了。

作爲強國,只要能在戰場上做到不敗就是勝利,因爲純粹打消耗戰就能將對手耗死。長平之戰爲什麼是秦國獲勝,就是秦國在保證不敗的情況下和趙國拼消耗,等趙國發生糧食危機無法繼續供養前線時趙王就不得不戰。按照鬥爭的原則,誰先出手誰先漏出破綻,白起敏銳地捕捉到了趙軍的弱點,一下就將趙軍截爲兩段給圍了起來。

接下來,秦國依然是採用消耗的戰術,以時間爲槓桿等待趙軍崩潰,進而投降。

你想,如果秦軍和趙軍硬拼,以趙軍的數量,秦軍肯定也會傷亡巨大,只有圍而不打,秦軍才能最大可能減少消耗,就這,按照白起的話來說,秦軍都死傷了一半。

作爲名將,白起深知一點,戰爭的結果是以對方徹底失去意志力爲止。當趙軍在飢餓的折磨下意志崩潰只能投降時,戰爭也就結束了。而秦軍要想做到這一點,依然需要後勤的持續支撐,而後勤的背後又是秦國的國力。

結果也按白起的預演來了,趙軍最終在飢餓的折磨下情緒崩潰,投降秦軍,完了就是一場屠殺。

所以,就別說趙括的能力不行,可能將白起置換到趙括的角色依然很懸,長平之戰從頭至尾拼的都是秦趙雙方的國力,誰的綜合國力更強,誰勝。

名將的背後是國力的支撐

圖源/劇照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戰國時代,秦國、趙國是量產名將的節奏,一個是因爲秦趙處於邊地常年和遊牧民族作戰,武德充沛,最重要的原因還是:

秦國是農業大國,趙國是商業大國,強大的國力能夠催生出良將

同樣,楚國能夠產生項燕這樣的良將,也是因爲楚國是大國,而韓國之所以沒有良將,就是因爲,韓國最弱,在捱打成爲常態的情況下根本就不會產生良將。

而且,列國的優質人才還會不斷流向秦國,按照李斯在《諫逐客書》中的說法:秦國的功業完全是關東六國的士人成就的。而六國士人之所以流向秦國,又是因爲秦國的強大。

這是一個循環,也是馬太效應的具體表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王翦成爲名將的背後也是秦國國力的支撐。在商議對楚作戰方案時,李信自信地向秦王表態,他只要二十萬秦軍就可以滅楚,但王翦卻表示反對,認爲非六十萬不能滅楚。

當時,李信的關注點是在秦軍的戰鬥力,而王翦關注的卻是秦楚兩國的國力,認爲:出兵數量一定要和敵方的綜合國力匹配。秦軍只有傾巢而出,纔有可能戰勝楚國這樣疆域遼闊的諸侯。

現實後來也驗證了王翦的推斷,李信全軍覆沒,大敗。

在失敗面前,嬴政也終於發現問題出在了哪裏,不僅親自去請王翦出山,還毫不猶豫答應了王翦出軍六十萬的要求。而王翦在滅楚的過程中也幾乎是複製了長平之戰的做法,先保證不敗,用國力死耗楚國,楚國在扛不住的情況下就先出牌,結果被王翦抓住破綻,一戰定乾坤。

名將就是名將,知道個人的才華和能力只是輔助,國力纔是博弈的根本

王翦深悟戰爭的本質

圖源/劇照

秦國最終能夠兼併六國一統天下就是得益於,關中和巴蜀持續不斷的後勤供養能力。

白起、王翦名將的身份都是被秦國的國力所成就的

當然,也有那種純粹靠個人能力而攀上名將階梯的,代表人物就是韓信。看看韓信指揮過的戰爭,滅魏、滅趙、滅齊,他不是聲東擊西、背水一戰就是玩突襲,究其原因就是,韓信的軍隊不行,只能用個人優勢來彌補整體實力不足的短板。

在漢軍陣營中,韓信屬於偏師,而且麾下的軍隊還經常被劉邦抽調,導致韓信的軍隊始終是新兵,將士之間完全沒有粘合力,這樣的軍隊是完全達不到拼實力的層次的。

爲了獲勝,韓信只能出奇兵,在滅趙之戰中,韓信那兩千名插入趙軍敵後的漢軍就是妥妥的奇兵,背水一戰也是韓信的策略之一。

包括打齊國,韓信也是通過突襲才出其不意拿下的,包括殲滅前來援助的楚將龍且,也是被韓信通過技術手段打敗的。

爲什麼說韓信是兵仙,就是因爲其個人能力實在太強,強到可以彌補軍隊整體實力的不足。

但韓信何嘗又不是在冒險呢,如果一朝賭錯,那也會萬劫不復。

劉邦則是韓信的反面,個人能力稍差,全憑打消耗戰。秦漢之際,關中是絕對的天府之國,經濟實力處於領跑地位,劉邦在佔據巴蜀和關中的情況下綜合實力是絕對強於項羽。

在滎陽對峙的過程中,項羽消滅一批漢軍,蕭何馬上就會從關中新組建一支軍隊送到前線,後勤更是從沒有缺過劉邦。

這個時候,劉邦能力的短板反而被實力所彌補,項羽始終跨不過滎陽一線。等楚軍實在消耗不起的情況下,項羽只能議和,完了就是被漢軍追擊困於垓下的方寸之地的劇情。

項羽之死,完全是被劉邦強大的綜合實力給耗死的

而垓下之戰則完全是硬碰硬的實力較量,韓信在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根本就不用出奇兵,採用正規的打法直接就滅了項羽。

有了實力,就沒必要再冒險。

韓信出奇兵也屬無奈

圖源/劇照

至於項羽爲什麼不回江東,原因就是,他已經明白了自己和劉邦之間的差距:不是個人能力的長短,而是綜合實力的巨大鴻溝呀,傷不起。

既然回到江東也只是能稍微延長生命週期,還不如轟轟烈烈死在垓下,留下一個正向的英名。

可見,楚漢之爭完全是實力的較量,是劉邦依靠巴蜀和關中的經濟優勢耗死了項羽,是秦國一統天下的再複製。

東漢末年,曹操也敏銳捕捉到了根本矛盾,所以纔會在創業之初就大力發展屯田,激活經濟,完了再依靠經濟優勢剪滅羣雄。

後來的蜀漢北伐,蜀軍之所以不能成功,不是諸葛亮的水平不行,而是蜀漢的綜合實力不足。魏明帝就明確指示司馬懿,不必急着和蜀軍開打,採用消耗戰,到時蜀軍不戰自潰。

爲了不使司馬懿太過被動,曹睿還派出使者和司馬懿演雙簧,讓將士將司馬懿不戰的怨氣轉化到朝廷身上,確保司馬懿對前線的掌控。

諸葛亮在求戰不得而糧草又跟不上的情況下也只能退兵。

所以,讀歷史的時候不能只執着於個人的能力,實力纔是決定最終結果的關鍵因素

看看身邊的人,不是在研究情商就是在琢磨話術,卻忘了影響個人前途的最關鍵點:實力。沒有實力,你連牌桌都上不去,你的情商優勢也根本就沒有發揮的餘地。

本質來說,高手是不需要情商的,也不需要琢磨什麼人際關係,他們的實力就足以說明一切。你說韓信需要情商嗎,不需要,他往那一站,樊噲就得恭恭敬敬喊他一聲大王。韓信之死不是因爲他情商太低,而是他特殊的身份無法在大漢那樣的環境中生存,唯有一死,再高的情商都救不了他。

所以,沒事多賺錢,實力纔是每個人行走江湖的通行證。

寫文不易,看完記得點個“”和“在看”。謝謝!
/
推薦閱讀:
元朝之亡,大體如此
/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