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本文共5324字,仔細閱讀需14分鐘

編輯/肖靜  統籌/孫習涵


週三

專業

 

當我們談論一線教育人的終身成長時,本質上是在追問:如何讓教師在教書育人的跋涉中,既能深耕腳下的土地,又能仰望頭頂的星空?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張梅玲教授的“四維發展模型”給出了方向:教師的成長需如樹向下築牢根基,向上破土創新;如江河向左拓認知流域,向右探思維深泉。而閱讀,恰是貫通這四個維度的橋樑。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基於上述模型,推薦了20餘本好書,既為教學能力賦新能,更為教師靈魂築港灣,實現專業精進與自我療愈的溫柔共生。


基石力

圖片

向下紮根·築牢職業根基

教育的生命力始於對“人”的完整建構,這些書籍教育經典到身心平衡智慧,從學習理論到情緒管理策略為教師鋪設穩固的成長根系。

它們不僅是知識的土壤,更是教師傾聽內心、扎根職業信仰養分,助你在繁複教學中始終保有清醒的自我覺察。




《給教師的建議·精裝》



本書是蘇聯當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圖書中,極其著名、且被人廣泛傳頌的作品。為了解決中小學中教師面臨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他專門針對教師,寫了一百條給老師的建議

這一百條建議,每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文字深入淺出,包含情感,非常利於閱讀,是一本教育的經典圖書。




《簡明學習理論(原書第2版)》



本書以極簡的方式,探索了134個經典學習理論的基本原則和實際應用,每個理論都包括要點提煉、課堂小貼士、批判性視角和拓展閱讀幾部分,有些更配有圖表演示和現實教學故事、精彩教育電影的解讀,引導你走入理論的勝境。

本書為忙碌的師生量身設計,它篇幅短小,深入淺出,既易於你輕輕鬆鬆地從頭讀到尾,也便於你有選擇地閱讀感興趣的內容。讀完本書你會發現,原來理論也可以如此通俗、有趣、實用




《跟情緒做朋友 教師情緒管理與成長》




情緒是生活中不可迴避的話題,正確認識和管控情緒對教師成長和幸福有重要價值

本書結合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闡述情緒產生的底層邏輯,以期說明“人不能凌駕於情緒之上,只能和情緒做朋友”的緣由和可行性;再從時間利用、深度工作、尋求心流和社會支持等角度介紹情緒理的務實策略,以積攢和情緒做朋友的本錢然後從接納自我、認知重構、合理宣洩和感恩寬容等方面介紹情緒管理的技巧,以求讓自己內心篤定而澄明,練就和情緒做朋友的胸懷。




《教師的語言力+教師的溝通力》



語言與溝通,是教師職業生命的雙翼。《教師的語言力》與《教師的溝通力》從兩大維度構建教育者的對話智慧體系:前者賦予語言以科學力量,後者織就人際關係的韌性網絡。

《教師的語言力》將教育語言系統解構為表揚、批評、提問等5大類型,提煉50種心理學方法論,配合場景漫畫與話術示範,幫助教師將無意識的表達轉化為可習得的"語言算法",讓課堂管理事半功倍。

《教師的溝通力》則直面教育現場的真實困境——師生隔閡、家校摩擦、同事協作等,提供80個可複製的溝通模型。從危機預判到關係修復,從模式化步驟到即興對話技巧,如同為教師配備全天候的"溝通導航儀",在複雜人際關係中始終掌握主動。

兩本書共同構建起"表達精準度"與"關係把控力"的雙重護城河,讓教師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也能守護自己的教育熱情——畢竟,好的教育,從不該以耗盡教師為代價。




《更好的行為 給教師的指南》



作者用大量親身經歷的實際案例,介紹了行為理解為什麼重要,心理學如何幫助你理解行為,教師行為對學生的影響,學校中的規則與期望,動機與獎勵,約束與懲罰,預防與解決衝突的方法,與父母合作改善學生行為,與同事合作改善學生行為,特殊教育需要與行為,培養教師自己的風格等內容。

每章內容中主要由本章要點、正文、反思點、問題與活動等部分構成。本書為新老教師提供了一個實用而令人振奮的指南,展示基於同理心和理解的感知方法如何帶來快樂和健康的學習環境,讓你成為更高效的教師。


創變力

圖片

向上生長·讓創新照進現實

聚焦課堂的真實困境與破局可能,這些書籍將混沌的挫敗感轉化為破土新生的養料,讓教師“經驗執行者”蛻變為“問題創造者”在創新實踐中重燃教育的野性生長力。




思維型教學系列圖書



教育革新浪潮中,教師需要既能穿透學科本質、又能點燃課堂創變的“思維引擎”。本系列圖書為教師構建完整賦能體系:

《思維型教學理論操作指南》拆解教學底層邏輯,讓理論化為可複用的行動腳手架;
《學思維活動課(上下冊)》打造跨學科思維熔爐,用多元活動解鎖學生高階認知;
思維型教學理論引領下的學科教學實踐》提供語文、數學等跨學段案例庫,將思維工具嵌入真實課堂;
《思維型科學探究實踐》則化身科學課標導航儀,從核心概念到六年貫通式設計一網打盡。

四本書形成“理論-工具-場景”閉環,助教師在創新實踐中重構教學DNA,讓思維型課堂成為師生共生的創變主場。




《優質提問促思考 學生深度參與學習》




提問不是為了尋找正確答案,而是在師生和生生之間搭建一個對話的平臺,鼓勵獨立思考,培養思考習慣,發展學生的元認知行為、參與度和自我效能感。

本書提供了一個框架,即“設計優質問題—增進學生思考—鼓勵運用反饋—提高反應能力—培育思考文化”這樣一個循環圈。幫助學生促進思考,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




《高效教學八講》



這是著名教育專家陶繼新推出的解碼高效教學內涵、提升教學效率的一部新著。本書既論述了變革課堂,以學為中心,也不乏全國名師的經典教法,展示出了獨特的高效景觀:

既有微活學生潛能、讓他們創造奇蹟的錦囊妙計,又有教師滿腹經綸、教學中精彩的描述;
既有如何讓學生身心健康,為走向高效之學奠定基礎,也有怎樣發展教師,讓其感受到生命價值實現的心靈愉悅與精神追求;
既有開發課程,讓學生各美其美的典型,也有從學校層面創新機制,激發師生生命活力的理論述說與生動案例。



《動機教學法:利用學習動機來提高課堂上的注意力和努力》



動機非常重要,在學校裡格外重要。當學生動機十足,他們的注意力會更集中,會付出更多努力,會更有毅力,並且能夠更獨立地完成學習任務。

作者圍繞“學習動機”,提出了一套驅動學生學習的動機教學法,包含5個驅動要素:確保成功、管理慣例、保證規範、建立歸屬感和增強認同。動機教學法極具科學性,有來自多個領域的支持依據,掌握動機教學法的教師會在培養學生學習動機方面遊刃有餘。




《好的教學是設計出來的》



很多教師知道什麼方法有效,但實施方式的不同導致教師的表現差異很大。本書是“可見的學習”引領者約翰·哈蒂基於高影響力教學實踐的新成果,為教師帶來一套詳細、先進、實用的卓越課堂設計和實施方案,包括:

卓越課堂的具體設計步驟、設計元素;
如何評估學生學習現狀,優選教學措施,成功實施最有效的教學策略,評估教學成效;
來自世界各地的最佳實踐故事和課堂案例。

無論你是新教師還是渴望讓教學從優秀到卓越,本書都可以幫助你擁有自己精心設計的卓越課堂,為所有學生帶來量身定製的潛能激發、出類拔萃的課堂體驗、超越預期的學習成果,顯著提升教學影響力。




《教師精力管理:讓教師高效教學,學生自主學習》



本書是一本為教師量身打造的精力管理學習指南。書中融合教育、商業、營銷、體育、娛樂、醫學等領域研究成果與知名專家經驗,提供了11種極具創新的教學策略,讓教師在全新思維方式下,輕鬆開展教學,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做快樂的教師,懂得管理精力的高效教師。


療愈力

圖片

向左延伸·與世界溫柔相擁

當教育的詩意被瑣碎日常消磨,這些跨界書籍以詩歌、哲思、自然文學為舟,載教師駛向更遼闊的生命之境。它們修復職業耗損的裂痕,重拾對世界的細膩感知,讓教師在“教書匠”之外,遇見星空、藝術與內心深處的柔軟力量。




《64種逆思維 幫你從社交壞情緒中輕鬆脫困》



日常社交中,我們都會有因別人做的事或說的話而感到煩惱、嫉妒、受傷的經歷,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自己想的太多而誤解了對方。別人說話和做事的方式是我們很難改變的,但我們可以轉變自己的想法,避免這些煩惱,讓自己變得快樂。

64種逆思維》是一本超高人氣漫畫書,通過64組妙趣橫生、憨態可掬的黑白貓的情景漫畫和和充滿哲思的文字,幫助人們消除在社交中遇到的各種壞情緒,比如被好友朋友圈屏蔽,被網友謾罵,等等,書中提供了64條逆思維,只要稍微轉換想法就能讓自己不再煩惱,海闊天空。

本書從網絡社交到現實的人際關係,內容涉及廣泛,解說風趣幽默,適合每個在社交中有困惑的人閱讀。




《做內心強大的教師》



這是一本幫助讀者從心理學層面瞭解教師自身的心理困惑分析不同行為背後的原因提出引導與干預方法的案例讀本是一本值得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靜下心來閱讀思考的書。

書中的48個典型案例能讓你從中看到你自己的影子實現一次心智成熟的旅程和真正的心靈洗禮,帶來有益的啟示和切實的幫助。




《人群太吵,我想去聽曠野的風》



春風、夏雨、秋花、冬雪,那些大大小小的聲音,一點一滴的沉寂在我們的記憶中。

你有多長時間沒有仔細聆聽過它們了呢?

你是否已厭倦了那不起波瀾的日常輪迴?

此時此刻,一切剛好。別再過你應該過的人生,從繁雜的瑣事與疲憊的生活裡抽身,去遠方感受那自由的風、在人來人往中擁抱落下的雨;去欣賞一朵傲然綻放的花、在夜盡星隱時聽雪花飄落。

在這本書中,感受史鐵生、豐子愷、徐志摩等華語文壇文學大家文字治癒的力量,消除你內心的困惑和迷茫。




《教學勇氣 漫步教師心靈》



本書建立在一個普通的信念之上:優秀教學不能被降格為技術,優秀教學源自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善。在書中,帕克·帕爾默帶領教師為重新點燃對人類困難重要的教育事業的熱情,進行了一次心靈之旅

已有上千萬世界各地的讀者讀過這本經典著作,不少人還從書中獲得了砥礪奮進的堅定信念。 這本書問世以來不斷地被推崇、引用、借閱,並反覆研讀。 




《5000天后的世界/寶貴的人生建議》



凱文·凱利(K.K.)雙書套裝,帶你用“科技望遠鏡”洞察未來,以“人生指南針”穩住當下。

5000天后的世界》預言下一個5000天:AI將打造虛實交融的“鏡像世界”,亞洲成為全球中心,工作與社交模式被徹底顛覆。書中穿透技術表象,揭示科技如何重塑社會、經濟與生活邏輯,助你提前看懂趨勢。

《寶貴的人生建議》則迴歸人性本質——68歲的K.K.為子女寫下40年人生體悟:感恩、善良、樂觀……這些永恆美德不因技術革新而褪色。書中300條建議如同溫暖路標,幫你在高速變革的時代活得清醒且柔軟。

兩本書一橫一縱:既眺望未來狂潮,又錨定內心秩序讀懂它們,便讀懂了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裡,做有根的未來主義者。





《飛奔的物種》



《飛奔的物種》從腦科學的角度,解釋了人類創造力何以產生,以及大腦進行創新思考的獨特方式。作者結合200個商業、科技、藝術、建築等不同領域的創新案例,清晰而透徹地闡述了創造力的核心——“3B”法則: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融合(Blending)。

通過運用創造力的“3B”法則,無論組織或個人,都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創造力。更難能可貴的是,書中不僅講述瞭如何產生創新,更告訴你創新如何才能被大眾接受,成為流行。同時,作者分析了創新者應該具備的四種思維特徵,從而幫助你更地實現創新領域的“自我進化”。


思維力

圖片

向右追問·與靈魂深度對話

摒棄標準答案的思維馴化,這些書籍用認知科學、哲學思辨與腦神經邏輯,點燃教師對教育本質的終極追問。它們是工具手冊,是靈魂的羅盤,引導教師在成就學生時不忘反哺自身,讓每節課都成為一場師生共赴的精神冒險。




《思維地圖:可視化工具的學校應用》



哈佛教育學院大衛·海勒博士領銜18位學者,深度解析思維地圖的“雙核革命性”:既是知識建構工具,更是學習共同體粘合劑。

全書以“認知升級(心智習慣×多元智能)—學科實戰(閱讀寫作×數理思維)—全球樣本(美、新、新西蘭跨學段案例)—師生雙賦能”四維框架,拆解17個實戰模塊,揭示思維地圖如何同步實現“知識可視化”與“思維過程顯性化”。




《12條腦智學習原理運用 培養高階思維和執行功能》



作者從大腦、心智的視角對教學實踐展開論述,目的是給教師提供可以在課堂上實施的活動、策略,以發揮學生學習的大腦與心智優選效益,幫助學生走向成功。

本書描述了學習的環境,闡釋了許多神經心理學中抽象的概念,同時還提供了教師可以直接加以應用課堂教學策略。

此外,作者還提供大量的例子,摘取教師日誌中的真實反思,學生寫下的故事,以及校園課堂環境和策略,使本書成為一本有價值的教師友好型指南。




《讓思考上癮》



你有沒有遇到過看似簡單,想破腦袋卻解不開的難題?你的直覺真的可靠嗎,還是一直在騙你?你願意訓練大腦,讓自己成為那個思考最快、最清晰的人嗎?

《讓思考上癮》專注於培養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書中精選了66道重量的經典邏輯思維挑戰題,它們來源於科技公司(如谷歌、蘋果、微軟)的面試考題、知名學府(哈佛、耶魯、MIT)的邏輯測試,甚至還有那些讓全球網友爭相討論的思維難題。讓你在大腦的思維跳躍裡,找回久違的快樂。




《批判性思維工具(原書第3版)》




思維決定行為,思維決定感受,思維決定需求。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都是潛意識的。而在人們沒有意識到自身思維過程的情況下,要改變思維的質量是不可能的。

本書將解析批判性思維的概念、特點與實踐策略,現成功思考者的思維方式,並提供學習它的方法。批判性思維可能幫助人們成為更加出色、明智的思考者和解惑者,把握職業生涯和人生,把握自己的各種情緒,逐漸不被他人所左右,從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




本書以“人類是如何思考和學習的”為線索,按章節依次闡述了大腦關於學習的10項基本運作原理,回答了諸如為何我們無須費力就能記住熱播劇劇情,卻記不住知識等普遍學習困惑。

同時,揭示了故事、情感、記憶、背景知識、練習在構建知識和創造持久學習經驗中的重要性,據此給出教育工作者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精進教學技藝的方法建議。


結語

圖片

從閱讀中找尋三種自由

真正的教育者,終其一生都在“教書”與“育人”、“專業”與“生活”、“已知”與“未知”的張力間尋找平衡。

而閱讀恰恰賦予教師三種至關重要的自由:突破邊界的認知自由,讓學科知識與社會萬象共振;直面困境的勇氣自由,使創新實踐紮根真實土壤;滋養生命的靈魂自由,助其在教育的長跑中始終步履輕盈,目光灼灼。

喜歡,就點個「贊」和「♡」吧~~

編輯 | 肖靜
統籌 | 孫習涵
商務合作 | 孫老師 15101090042(微信同號)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