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難帶的孩子,多用這1種積極暗示,他會一天比一天優秀

家長要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我是好孩子”的追求。只有懂得行爲不當的孩子是有積極動機的,家長才會樂意去想辦法幫助孩子,而不是利用羞辱、貶低、責怪等方式逼孩子認錯。


全文2900字
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養育孩子,每位父母都曾有過痛苦的經歷。
孩子們似乎總會有新的方法考驗我們的耐心,他們偶爾會舉止不端,偶爾會出言不遜,偶爾會掙脫出你的懷抱,跟你唱反調……
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種種問題,讓我們又焦慮又生氣。
我們希望孩子越來越好,越來越優秀,但這些插曲總是會動搖我們的期待。
其實,孩子成長的力量,就藏在我們的期待之中,相信孩子會變好,相信孩子是有積極動機的,是一個孩子開始變好的徵兆。

01

不要以消極、固執的態度看待你的孩子

我們總是會因爲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件小事或是某個不得體的行爲來定義一個孩子,標準非常簡單粗暴:

要麼好,要麼壞。
這種輕易下結論的例子並不少見,並且大部分孩子得到的定義都是消極的。
孩子不愛叫人,會被批評膽小,甚至是性格不好;
孩子不愛分享,會被說成小氣鬼,不好相處;
孩子衝動打人了,馬上就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
每當孩子一時表現不佳,我們就容易將他和一些負面標籤聯繫起來,認爲這就是孩子的特質,反過來用這些標籤來解釋孩子的種種行爲。

《家有兒女》裏有一個細節,劉星在家擦窗戶,等着媽媽劉梅表揚他,結果媽媽看見,反而訓了他一頓:
“你不是就想通過擦玻璃,逃避寫作業嗎?”
當我們對孩子有了偏見,忍不住就用消極的態度去解釋孩子的行爲和動機,將孩子的種種行爲當成是一種挑釁,認爲他是故意想要激怒父母。
我們沉迷於糾正孩子的每一個不良行爲,給他們下定義、貼標籤,這種回應讓孩子對自己產生不好的感覺:原來我不是某一種行爲是壞的,而是我本身就是壞的、不好的。
有的父母甚至在批評孩子時,常以“你總是”“你老是”“每次都是你”等片面化的語言強化對他的判斷。
孩子們會通過父母的眼睛來看待自己,我們對孩子下的定義,也會漸漸變成孩子對自己的認知,最終都變成了親子雙方盤踞於心的“偏見
我們常說:“不要總盯着孩子的缺點,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有值得被看見的一面,哪怕你暫時做不到,那麼最基本的:請不要以消極、固執的態度看待你的孩子。
02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我是好孩子”的追求

美國親子教育專家麗貝卡·艾恩在《積極養育》一書中寫道:“你要記住,他是一個有積極動機的好孩子,只不過做了糟糕的選擇。
這樣一來,你在糾正他的行爲時,就會帶着同情心,在不損害孩子正在發展的自我概念的前提下,幫助孩子改正錯誤。”
所謂的積極動機,簡單理解,就是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我是好孩子”的追求。
哪個孩子不想要變好呢?
他們身上的諸多不良行爲,往往都不是主觀選擇,比如暴脾氣、磨蹭、說謊、叛逆、大吼大叫.....有時是一種適齡行爲,有時是外在情境的影響;有時只是能力不足而產生的一種受挫表現……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也說過:“一個行爲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在教育孩子時,家長要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我是好孩子”的追求,大人只有懂得行爲不當的孩子是有積極動機的,他們纔會樂意去想辦法去幫助孩子改進行爲,而不是利用羞辱、貶低、責怪方式逼迫孩子認錯。
電視劇《陶行知》中有這樣一段劇情:
陶行知先生在擔任一所小學的校長時,看到一個男孩子用泥塊砸同學,當即制止了他,並要他一會到校長辦公室去。
當陶行知回到辦公室,發現男孩已經早他一步到了。
陶行知沒有批評他,而是送了一塊糖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爲你按時來到這裏,而我卻遲到了。”
接着,陶行知又從口袋裏掏出一塊糖給他,說:“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
男孩迷惑不解地接過了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說:“據我瞭解,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爲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有跟壞人鬥爭的勇氣,所以我再獎勵你一顆。”
這時,男孩感動地哭了:“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遞給男孩:“爲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
待他接過糖,陶行知說:“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在這個故事裏,最令我們感動的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男孩時,沒有以“壞孩子”爲大前提去糾正孩子的行爲,沒有用懲罰、說教以及其他形式的責難促使孩子改正錯誤。
他選擇看到孩子積極的一面,他相信孩子的本性是好的,並帶着溫度引導孩子,最終贏得了孩子的合作。
家長教育孩子時,也應該多一點這樣的欣賞與同情。

03

相信孩子可以變好,他就會悄悄變好

對孩子來說,被信任是一種很特別的力量。
我們越是能正面的期待,就越能帶給孩子正向的激勵。

舉個例子:一對兄妹搶玩具時,6歲的男孩動手打了自己3歲的妹妹。


當你用積極的動機解釋孩子的行爲:就會發現,男孩剛剛的暴力,只是選擇一種不成熟的方式來表達需求,因爲年齡的原因,他的情感還是高於了理智,他的本意不是傷害妹妹,而是難以割捨對玩具的喜愛。


意識到這一點,你就會擁有更多的耐心。


你會在安撫好妹妹之後,把他抱到一邊,詢問緣由,等他平靜下來,告訴他,每個小朋友都會有自己最愛的玩具,但是打人是不對的,然後思考該如何向妹妹道歉。


男孩學習到了三件事:

1.打人是被禁止的,
2.爸爸媽媽是理解我的;
3.憤怒之後該如何修復關係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既不損傷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又讓他在錯誤之中學習。
如果用消極的動機解釋孩子的行爲:他是一個淘氣的哥哥,他從不懂謙讓,他很霸道,我們就很容易惱怒或是感受到威脅。
接着,你還會狠狠地批評他的蠻橫,沒收他的玩具,轉頭給了哭泣的妹妹。在這起衝突裏,男孩會不自覺地認同你對他的評價,甚至還有可能還會對妹妹產生怨恨。
你對孩子行爲背後動機不同理解,決定了教育孩子的不同態度,造成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在養娃這條路上,我們太容易看到孩子身上一大堆問題,而忽視他身上的溫柔、善良和眼裏的光芒。

如果我們能時刻問自己:“我這樣是能給予孩子改正的勇氣,還是在給孩子難堪?”
很多傷害就能夠避免。

儘可能積極地面對孩子身上的問題吧!

孩子表現好的時候,認可他:


及時、真誠地反饋,正面強化孩子“好的行爲”:


“謝謝寶貝,你都會照顧媽媽了。”
“你這樣說,這樣爸爸就知道你想要什麼了。”


孩子表現不如人意的時候,支持他:


將孩子的行爲與品質分開,把“壞”和“孩子”分開,別把問題視爲孩子的全部。

有句話說得好:“我不相信有壞孩子,當他們不乖時,我會想他們需要什麼幫助。

多給孩子一些愛和理解,很多的問題都會只是暫時的。

原創不易,喜歡今天的文章,記得文章下方給我們點個“在看”,您的鼓勵是我們更新的動力。

END

更多的信息,請關注愛和自由公衆號。歡迎和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愛和自由」
“我們一生唯一能夠給予孩子的,就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