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文字/音樂 | 黑門

猶大地的伯利恆啊,
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
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
牧養我以色列民。

因著這樣的應許,在2000多年前的公元元年,小城“伯利恆”成了全人類救贖故事的起頭。

我也被吸引並跟隨著,在那年冬季去到了位於巴勒斯坦地區的伯利恆Bethlehem

有著3500年曆史的伯利恆小城,位於耶路撒冷以南約10公里,在我出發伯利恆這天恰逢安息日,只有阿拉伯區經營的公車還在運營,

一大早,我從耶路撒冷老城的大馬士革門搭乘231線路,大概1個小時車程就到了伯利恆。‍‍‍


這裡目前屬於巴勒斯坦控制區,出入雖有很多檢查跟限制,但很安全。

231路的跨國公車到了巴勒斯坦境內後,你可以選擇在巴以邊境下車,或是伯利恆市中心下車。

我選擇的線路,第一站先去S誕教堂,所以就在市中心下了車,然後跟著Google地圖一路穿梭在去往S誕教堂的街巷裡。‍‍‍


這一路都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似乎還能隱約感受到,2000多年前的YS降生時期,這裡也是一樣的熱鬧。

公元前3000年吉普賽人、赫提人就在此定居,這裡最初叫以法他,後來改叫伯利恆。此後,往返古敘利亞和埃及的商旅,多在此中轉休憩。

一代又去一代又來,如今這裡依然滿了叫賣的商販,沿街的旅店,和各地來往在這裡歇腳的人。‍‍‍‍‍‍‍‍‍‍‍‍‍‍‍‍‍‍‍‍‍‍


伯利恆的建築非常古樸,保留著最傳統的岩石立面,走在石塊鋪成的路上,充滿著歷史的味道。

讓人不禁聯想,在那一夜,快要生產的馬利亞疼的出汗,約瑟拉著驢,挨家挨戶敲門詢問是否有空房的焦急景象。‍‍‍‍‍


去往S誕教堂的這條小路,應該是當地居民很喜歡來逛的一條街,

女學生披上頭巾,背起揹包,匆忙趕去學校。沉重的綠松石色金屬門,牢牢的貼著石牆,在風的撞擊下發出哐哐的響聲。

在這裡日常所需什麼你都可以買到,只是看不懂海鮮上的招牌像蚯蚓一樣趴在泡沫箱上的阿拉伯字,‍‍‍‍‍‍‍‍‍‍


街上有賣應季水果的,一輛漆得很亮的藍色小推車上在賣草莓,

特別甜,價格也便宜的感人,


還有不知道是不是從中國來的棉襖衣服,直接用吊在繩子上,讓過路行人一眼就能看到,在風中自由擺動,‍‍‍


五顏六色不知道叫啥的甜品,擺在路邊,讓路過的我很難再走動腳步,‍‍

但不得不說,阿拉伯人真的吃糕點都非常甜,吃一小塊就能齁住人,‍‍‍‍‍‍‍‍


但是,這裡的各種煎烤肉卻特別好吃,最後撒上的一撮中東特有的香料才是靈魂,


因為有太多好吃的,以至於這一條不算長的街巷,我愣是走了好久才走完,‍‍‍‍‍‍‍‍‍‍‍‍‍‍‍‍‍‍‍

穿過這條窄巷,看到一座清真寺,你就快到了S誕教堂的廣場,在這廣場對面,是後來在1860年才建起的奧馬爾清真寺,前後都是JD教堂。‍‍‍‍‍‍‍‍‍

穆斯林和JD徒都生活在共生,即便暗潮湧動。


哇!終於到了!當年YS降生的地點!‍‍

天突然敞開了,是真的開了!光一下子灑滿大地!明明剛剛一路過來都是陰天,我還擔心快要下雨了,

誰知道,這般S跡!


為保護那個歷史遺址,公元327年,YS降生的馬槽原址處建造瞭如今你看到的這座宏偉的S誕教堂。‍‍‍‍‍‍‍

每年從世界各地來此朝S的人絡繹不絕,一到聖誕節廣場上更是會豎起S誕樹,舉辦音樂布D會。‍‍‍‍‍


當我四處尋找進入大門的時候,好心人幫我指路的方向竟是一個極為矮小的孔洞,令人驚奇!‍‍‍‍‍‍‍‍‍

教堂入口僅僅1.2米高,名為humble gate “謙卑之門”,所有人要進入教堂必須彎腰才可以,與宏偉的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意味著,我們要懷著謙卑恭敬的心,進入他的殿。‍‍‍‍


進入教堂裡面,你會看到世界各地的面孔,大家有的唱詩,有的默D,有的彼此問候,

感嘆,他沒用一兵一卒,而關於他降生的好消息卻早已傳遍地極,併為萬民稱謝記念。


這時你還得排隊幾個小時,才能摸到YS誕生位置上,做著記號的那顆伯利恆之星,

排隊等待的時候,內心都非常激動,不住的唱詩讚美,

當看到YS降生那時的馬槽,會發現其實和很多人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這是一個長13米、寬3米的,在地下巖洞中的石頭馬槽,真的會忍不住流淚...

全地的Z,創造萬物的至高S,竟為了愛我們救我們,降生在如此卑微、冰冷的馬槽中,一個都沒有枕頭的地方。


儘管如今在其上面蓋的教堂,是如此富麗堂皇,


但我依然只願停留在那個地下巖洞裡,靜默思想,

空氣中早已無法嗅到那時馬槽的味道,然而其中的氛圍,仍然有一種深處的平安,能被嗅到,也緊緊包裹住我。


在地下獨自安靜的待了許久,這是屬於我和他的親密時刻。

上來地面後,S誕教堂旁邊就是一座看起來還挺新的小教堂,這都是公元六世紀後才開始慢慢增加的建築,

平時供當地的JD徒進行Z日崇拜。‍‍‍‍


教堂出來有個很美的小庭院,充滿了生機,樹上還結著橘子,點綴在一片厚重的歷史上,‍‍‍‍‍


廊簷也建的很美,


一根根立柱,質樸如斯又很厚重,


巴洛克式拱門,讓光影變得有故事感,‍‍


抬起頭,看到兩座雕塑,高處的那個是馬利亞姊妹,‍‍‍‍‍‍

而前面那個,我問了身邊的人才知道,這手執一支筆的雕塑,是S經的拉丁文版翻譯者傑羅姆。‍‍


出了院子,會發現自己幾乎身處在了伯利恆至高點,可以飽覽全城風景,‍‍‍‍‍

而伯利恆本身就已經位於了猶太山地頂部,海拔680米,像耶路撒冷一樣是一座無法隱藏的山上之城。


下了長長的臺階,打了的士,準備前往因牆繪藝術而名聲大噪的“巴以分隔牆”,‍‍‍‍

其實伯利恆並不大,從S誕教堂到隔離牆步行就可以,大約3.5公里的距離,

之所以選擇打車是因為有幾個著名的藝術牆繪散佈在伯利恆各處,自己很難找到,需要當地的司機帶路才可以。

街道上你可以看到掛黃牌和白牌的車,前者是以色列,後者則屬於巴勒斯坦。


下面這個就是司機師傅帶來才找到的,我現在已經記不太起來這幅牆繪的故事了,‍‍‍

是一個帶翅的T使,在撒下愛心的動作。


穿過一個破爛的加油站,很快就到了隔離牆,路上很多灰塵有些髒,還是能感受到戰後廢墟的痕跡,‍‍‍‍‍

起初建牆是為了隔開恐怖分子的襲擊,這面隔離牆高8米,延綿700公里,一眼望不到頭,讓人有一種強列的壓迫感,


最早在2005年,有一位英國的藝術家在牆上開始創作繪畫開始,

後來就越來越多的人在此塗鴉,水平相當高,


其中有渴望和平的,有反諷領袖的,有講述觀點的,甚至還有一些中文字,

一圈走下來得要50分鐘。‍‍


午後,我剛好偶遇一個巴勒斯坦的小男孩,他騎著自行車,反覆穿梭在這面牆下,‍‍‍‍‍‍‍

從陰影中穿到陽光下,又從陽光穿到陰影裡,

他臉上掛著簡單純真的笑,或許並不能理解大人世界裡築起的高牆意味著什麼,‍‍‍‍

引得人思緒萬千。


下面這張抓拍的照片,我很喜歡,因為他正朝著光的方向騎去,‍‍‍

希望他的人生也一路向著光明,不回頭的往前,始終被光照耀、溫暖。


更多的關於這段隔離牆的照片,我分享在了微博“阿黑並不黑”,感興趣的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哦。

離開隔離牆,我開始在伯利恆閒逛,

轉過一條街巷,又來到了市中心的另一處,

這裡的人尤其愛穿戴金銀首飾,在節日和婚嫁時裝扮自己,所以還有專門的一條街,都是賣金銀的。‍‍‍‍‍‍‍‍‍‍‍‍‍‍‍‍‍‍‍‍


走著走著,驚喜的路過一個S經學院,

學院的牆上畫著博士拿著黃金、乳香、沒藥的禮物,在伯利恆之星的引導下,朝見S嬰的畫面,

要是能在這裡短期遊學也很不錯吧。‍‍‍‍


聞著香,找到了一家當地的烤雞,

好在伯利恆用的貨幣也是以色列的謝克爾,物價也比在耶路撒冷便宜不少,可以敞開了吃很飽。


又聞著香,找到了當地的一家炸雞店,

招牌看起來像盜版的KFC,但是味道絕對超讚!‍‍‍‍‍


吃撐了,你還可以找個路邊攤坐下來,用當地好看的小石頭,拼一塊伯利恆之星的圖案帶回家留作紀念。‍‍‍‍‍‍‍‍‍‍


伯利恆雖然不大,但其實還挺好逛的,不知不覺就到了日落,‍‍‍‍‍‍

店主們把藏在店門頭上沉重的綠松石色金屬百葉窗拉下來,準備歇業。集市上的商人使出渾身力氣推著載滿鷹嘴豆的手推車上坡。

人們可以在兩條不寬的機動車道中間行走,要是兩個人面對面遇上了,倒不是很容易過去。‍‍‍‍‍‍‍‍


在下坡時,我看到有個小夥子輪滑代步,在這樣的山城裡,很多上下坡,會很需要技術呢,‍‍‍

但少年總是少年,如風一樣,不怕危險,帥就行了。‍‍‍‍


在伯利恆到處都有十Z架,有時候轉過頭就會看到,

這張日落下的十字架,在YS的降生地,顯得格外壯美,伯利恆、十Z架、光,把救贖故事串聯起來,‍‍‍‍

因為他的生是為了死,而他的死是為了帶來生命的光,照亮我們的心,


面對夕陽,遙望伯利恆城,想到有太多的故事在這裡發生,

這裡是以色列第二位君王大衛的故鄉,而YS是大衛的根。

雅各在伯利恆埋葬了自己深愛的卻在難產中死去的妻子,路得和婆婆拿俄米無法在摩押地立足,又聽說了耶HH眷顧自己的子民,婆媳倆就一路乞討回到故鄉伯利恆。


早在YS降生前數百年,有一位名叫彌迦的先Z,就預言救Z將來要在伯利恆降生:

伯利恆的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 彌J書5:2


如今這一切都已經應驗,全地的百姓都在歡騰慶祝那個夜晚,雖然大家並不確定YS具體降生的時間,但總要因他的到來感到歡喜快樂,因為他帶來了真正的平安,他是為了愛你救你而來。

這個夜晚也被大家叫做“平安夜”,這一夜和蘋果無關,和聖誕老人無關,只和那個馬槽裡的小小YS有關。‍‍‍‍‍

離開伯利恆的那個夜晚,我在昏黃的路燈下走了很久,不知道要帶一些什麼走或留下些什麼,在我主降生的土地上,

就寫了兩張從耶路撒冷帶來的明信片,塞進伯利恆的郵筒裡寄走。‍‍‍‍‍‍‍‍‍‍‍‍


回耶路撒冷已經很晚了,本想著可以睡一下直接到大馬士革門,在過邊境的check point時,又得全體下車查一遍證件。

以色列軍人對中國人非常友好,看了下護照,沒有核實照片就快速通過了,若是巴勒斯坦人卻要過包和搜身,避免危險。


夜裡的沙漠地帶格外寒冷,但我卻心中充滿了暖意,

大衛從伯利恆到耶路撒冷,從卑微小子成為一代君主;YS從伯利恆馬槽嬰孩,到億萬百姓仰望的救Z,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e典有z理。

從伯利恆到耶路撒冷,這是一條通向S的道路,其中有愁苦和歷史滄桑,也有祝福和神的應許。就像YS被釘十Z架一樣,一次獻上贖回我們永遠的生命,修和了人與S的關係,解決了Z的問題,賜下世界奪不走的平安。

這平安叫我們在一切的風浪、動盪、患難、逼迫、疾病中,依然可以自由的唱起Z美的歌兒,像從未受過傷那樣。

因為那每一記帶血的鞭傷,都將重重落在那個馬槽的嬰孩身上。以至於在今夜,我們即使在艱難的境遇中,依然笑著彼此問候“平安”。

聖誕快樂,願你平安。



關於“平安夜”真正的故事

今夜,有一嬰孩為你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