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女性主義者與文學考研路上的恐懼

編者按:今天這篇文章來自規劃課同學小米辣迷妹的分享。緣起於五月初我建立了一個晨起讀書寫作分享羣,大家會定期自發組織關於某個主題的討論。有天小米辣迷妹同學和我1v1聊天時談到了恐懼這件事,內容便是本文的上半部分“如何克服恐懼”——學妹對備考之路上遇到的情形進行了具身性的思考“如何克服恐懼”。就學妹的分享,我和她又聊到了冒險,選擇文學考研這條冒險之路的初衷,於是我們很自然地談到了女性主義。
相信關注這個號的很多同學都有對於性別問題的困惑與思考,文學的閱讀與研究也是將自己的存在與感受清晰化、歷史化的一種方式。
於是,我就鼓勵學妹把我們討論的後半部分也撰寫成文,編輯後推送給大家分享。歡迎閱讀到這篇文章的你,通過留言的方式表達你對作者的建議、支持或感謝。期待你能加入我們,分享自己的感受與思考。
如何克服恐懼
我們在遇到恐懼的時候,內心常常會建立起一道自我保護的“牆”,以下是我對於恐懼的一些分析,我將從三個角度——恐懼產生的原因、感到恐懼的表現、如何克服恐懼進行分析。
首先是恐懼產生的原因,我總結了兩點:
1.對事物的無知感
對我們的認知來說,最大的恐懼來源於對事物的不瞭解,也就是無知感,這是人類的本性。
2.恐懼來自潛意識
我們面臨一件事情總會在潛意識的支配下去處理,當一件事情激發了我們的某種感覺,在一瞬間我們的大腦還來不及分析,這時候就是由我們的潛意識去處理這件事情,做出不符合事實的判斷。
接着是恐懼產生的表現:
1.逃避
逃避屬於一種自我保護,我們爲了避免遭受進一步的傷害,就會避開讓我們感到恐懼的人或者事物,這是人類的本能。

2.謊言
通過謊言來掩飾心中的不安。我們試圖按照別人認爲正確的標準去行動,不允許自己有弱點,不讓別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同時讓自己相信大多數人認爲正確的事。
爲了滿足大家的需求,我們必須撒謊,同時經常關注這些人說的話。如果我們對這種外在的適應太極端,就會迷失自我。
3.追求完美
我們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尋求他人的認同上,實際上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精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我們不會感到滿足,即使實現了一個“完美目標”,還會有下一個甚至更高的“目標”等着我,並沒有所謂的“終結”,因爲我們總是認爲當下的自己或者狀態就是不完美的,所以纔會不斷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完美”。
4.理性化
在面臨恐懼時,我們不會選擇哭泣等表現出恐懼的反映,不會把自己和軟弱聯繫起來。我們在別人面前表現得冷靜又理性,這樣可以避免與他人深入交流。

最後,如何克服恐懼:
1.拋棄消極的信念
我們的認知總是習慣於在新事物中發現危險,所以我們更願意相信我們熟知的事物。我們需要改變認知中的消極信念,消極信念不一定代表現實,比如:情境:我害怕考研,總感覺我考不上。消極信念:我不能失敗,我一定要考上。現實:考上或者考不上都是正常結果,考不上不能否定我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2.考慮最壞的情況
思考如果我做出的選擇獲得了最壞的情況,會發生什麼?這個結果會給我帶來什麼影響?我應該怎樣去彌補損失?如何進行下一步行動?同時思考這個選擇能給我帶來什麼積極影響?
3.建立積極的信念
依靠外界的標準(物質、形象等)尋求自我認同是脆弱的,因爲一旦這個標準發生變化,我們在內心建立起的信念就會崩塌。我們應該通過發現內在的自我,給予自己愛和欣賞,不再依靠外界的東西。
積極的信念會增強我們的自尊心,不需要把自己放在別人的評價體系之下,即使我們遇到最糟糕的情況,不會強迫它們停留,它們最終會消失。
接受恐懼,在面臨恐懼時不需要爲自己辯護,我只是一個擁有恐懼的人,僅此而已。
如何看待恐懼與冒險
我說完自己對克服恐懼的看法之後,學姐問了一個問題“如何看待恐懼與冒險?”我認爲在處於恐懼之下,我們會採取行動讓自己擺脫處於恐懼的狀態,不按照大衆的期待和評價體系去行動,做自己認爲正確的事,這種行動就可以理解爲冒險。
毋庸置疑,冒險是一種勇敢的選擇,它揹負着對自我的期待,做出人生意義上的冒險,用積極的行動來展現自己。這時,冒險行爲可以看作是高自尊的表現,它不是被動的行爲,而是對人生的掌控感,我們在允許的範圍內不斷實現對自我的突破,冒險是值得讚揚和肯定的。
如何看待孤獨感
問及“孤獨感”的時候,我心裏“咯噔”了一下,不得不承認在近來的複習中孤獨感始終伴隨着我。總結了一下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選擇了一條周圍的人都不大認同的路——考研,家人、老師們都執着地認爲我應該先找工作而不是在考研的路上死磕到底;二是我時常擔心自己的進度太慢被別人遠遠甩在後面。第一個原因確實讓我揹負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我不得不考慮考研失敗帶來的結果以及補救措施。
第二個原因學姐說了一句讓我印象很深的話,她說:“不要把別人當作衡量自己的尺子。這也是你剛纔說的,建立自我認同,不要拿外在的標準來衡量自己。”
後來冷靜了仔細想想,人們總是認同“一個人走得快,一羣人走得遠。”現在來看這句話的適用範圍是有限的,有時候獨特性纔是我們勝出的所在。
當我們做出不同選擇,遊離於大衆的評價標準之外,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經驗去做,能保持更強的多樣性,成爲自己的優勢。比如用多樣的文化學視角去解決文學問題,會給文學研究帶來新的啓發。
同時,作爲“局外人”,我們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用淡泊的非功利心態和非常規的方式往往更能做成一件事。所以,想要在某一方面保持卓越,孤獨是必然的。
成爲一名女性主義者的困惑
高三第一次接觸女性主義,上野千鶴子的《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是我的啓蒙書。學習了女性主義才發現生活中看似理所當然的事原來是一種不平等,當我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好朋友、哥哥、媽媽的時候,得到的回應是“你不要跟我講這些,我不懂也不想懂。”

當我分享不婚不育的想法,收到的反饋是“你這種行爲是反社會的,你會成爲社會的負擔。”“我們女孩子最終還是要回歸家庭,不婚不育的想法不符合現實。”我變成了他們眼中的“異類”。
本以爲這些人會是我最大的支持者,結果是赤裸裸的反對派。
曾有一段時間,我陷入了自我懷疑,或許以上想法真的只是美好的幻想,我繼續做回了“乖乖女”的角色。在這個“迴歸”的階段中,我按照他們的期待去思考去行動:不能哈哈大笑、要溫柔得體、穿厚厚的內衣讓自己胸型看起來“完美”......
在一步步的妥協當中,我發現帶給我的不是心安而是自我探索的邊界逐步縮小,有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有一天我實在受夠了,我把之前束縛我的一一丟棄,重新舉起了“女性主義”的旗幟:不再把家人的期待看作唯一選擇、不再把自己當作被保護對象、全年no bra、不剃腋毛、注重自己的需求,我把對身體的掌控權牢牢攥在手裏,盡情地釋放自己的“攻擊性”。
同樣,讓我感到詫異的是周圍的人正在被我影響,一開始我的媽媽是很反對我不穿內衣的,最近我發現她的態度轉變爲一種默許,哈哈也有可能是拗不過我吧!
我很害怕自己某一天會迫於阻力放棄“女性主義者”的身份,周圍沒有堅定的同行者,有時候會感到孤獨。學姐說:“你可以嘗試給上野老師寫信,甚至翻譯成日文表達你當前的困惑呀!”
很驚喜,如果可以實現的話,那真是一種莫大的動力!

除了以上的困惑之外,我也很想知道如果想成爲像上野千鶴子、李銀河一樣的女性主義者,我應該做哪些現實的規劃呢?(目前大三備考文學研究生)

現在的想法是國內碩士畢業之後再申請社會學或者女性學二碩並且在這個領域深耕。很期待大家的寶貴意見!

正如學姐說的:“上野千鶴子不也是存在於日本的“異類”才取得今天的成就嗎?”我想把這個“異類”的身份堅持到底,我得到了前輩們的恩澤,我不會忘記她們在這個領域做出的貢獻,同時也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並肩作戰!

很感謝學姐給我這次寶貴的分享機會,也很慶幸能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才華橫溢的大家!

作者:小米辣迷妹
編輯:小柏陪你學

【100個考研人的故事】

印象劉羽樊:從川大考研北大中文系的文學莽漢

“大學高中化”後的考研焦慮與困境

考不上北大的研究生,父母會抬不起頭嗎?

二戰北大古代文學,從110提分至130,這位考生都做了哪些思考

連考南大兩次失敗的“灰姑娘”轉考北大是否可行?

輾轉於文學溫柔鄉和神聖考研目標中讀不進去書的年輕人

從專升本到考研北大:天地遼闊,始於獨立
掛過科的復旦本科生想考研北大中文系一站上岸
27歲後我不再認爲考研一次上岸是幸運
寫在開始之前——文學考研的入門與機緣
來信投稿[email protected]
【購課、諮詢、獲取資料說明】
閒魚搜索小柏陪你學,可瞭解所有在售課程與資料的詳細信息,查看評價,高效下單。
添加小助手微信 809118513,參與讀書羣、考研交流羣、免費公開課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