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破2.5%關口,市場降息預期愈加濃厚


關於降息不降息的問題,目前市場預期上形成尖銳的對立,反映在交易上則是國債收益率的持續下滑。


截至6月18日上午10點,10年期國債活躍券收益率下行0.6個基點,至2.2820%;30年期國債活躍券收益率大幅下行1.2個基點,至2.4955%。國債期貨市場整體上漲。30年期主力合約漲0.4%,最高觸及108.47,時隔近兩月再創新高;10年期主力合約漲0.12%,亦創新高,以上交易在午後收盤前漲勢略有收斂。

監管部門多次警示,媒體多次喊話,警惕長期國債收益率下滑過快風險,3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合理區間是2.5%到3%,但是機構仍然選擇購入,導致收益率滑出“合理區間”。

長債收益率持續下行可能與5月份金融數據有關。央行6月14日公佈數據顯示,5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301.85萬億元,同比增長7%;狹義貨幣(M1)餘額64.68萬億元,同比下降4.2%。

M1和M2增速雙雙下滑,尤其是M1大幅負增長,被市場理解爲經濟內部需求仍然不足,經濟體內部自發去槓桿仍在進行中,尤其是房地產銷售低迷,前期措施未顯效,急需降低實際利率來刺激需求。

貨幣增速的下滑,意味着經濟體內部的債務需求仍在收縮中,貨幣反映的是信用,貨幣的收縮,反映經濟體內部的信用收縮,M2增速下滑反映經濟內部各主體對於貸款信用的需求相對下降,而M1主要是反映非金融企業的活期存款下降,表明企業週轉支付需求和短期投資的信心不足,資金主要轉爲定期存款或者其他理財投資。

當然,貨幣的收縮跟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以及監管擠水分、防止資金空轉的措施有關,比如叫停了銀行的“手工補息”,這直接導致企業資金從存款轉向了其他金融投資或者定期存款,但是可惜的是,沒有數據表明這個措施對於M1收縮的影響有多大。

其實M1的增速下滑已經好幾年了。M1增速最高是2016年6月,M1的增長達到了21.4%的高位,此後便一路下滑。2018年1月應該是M1最近幾年增速最低點,其M1同比增長0.4%,2020年1月M1增速爲零,此後增速上漲,全年最高點是8.6%,此後急速下滑,2021年是3.5%,2022年是3.7%,2023年是1.3%。由此來看,M1的增速跟經濟景氣的起伏基本是相符的。

另外,M1的負增長,可能與近期存量房貸提前還款增速走高有關,提前還貸從本質上是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被動收縮,因爲提前還款後,銀行的這一筆房地產資產沒了,居民在銀行存款賬戶上的存款沒了,相當於銀行的這筆負債沒了,資產負債雙雙歸零。爲了對沖提前還款的衝擊,銀行不得不減少其他類型的貸款,這導致M1的企業存款和M2中的個人存款減少,最終導致M1和 M2中的居民存款和非銀企業存款增速同時降低。

還有一種說法是,統計口徑導致M1負增長,因爲目前我國M1統計口徑中不包括居民活期存款,所以M1增速下滑,這種說法存在邏輯問題。我國的M1統計口徑從來就不包括居民活期存款,也就不存在統計口徑影響M1增速的問題。

不過監管部門的這種觀點是值得重視的,那就是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將不會再需要過去那麼多的貨幣信用,經濟從投資和外貿拉動向消費拉動轉向,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市場供需形勢發生變化,大規模貨幣信用的基礎不存在了,因此要用新思維來看待M1和M2的增速。

當前,央行降息面臨內外部雙重約束,匯率下行壓力仍然比較大,6月18日,人民幣匯率再次跌破7.27關口,而銀行業的淨息差壓力也越來越大。

不過,筆者認爲,貨幣政策制定仍然應該“以我爲主”,爲進一步提振內需、促進物價溫和回升,穩定房地產市場價格,降息仍然是未來貨幣政策的必選項,這也是長債收益率持續下行的原因。

本期編輯:孫琪

瀏覽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關注華夏時報視頻號


推薦閱讀

最新!證監會重磅發聲
企業被稅務部門“倒查30年”及要求補稅?回應來了

一輛50萬元的二手車,以舊換新可節省數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