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廣告100問-如何高效清貨?(1600字)

      在我們日常運營中,如果說爆款的利潤決定了公司利潤的上限,那麼清貨產品的虧損決定了公司利潤甚至是虧損的下限,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控制清貨產品的虧損,就會導致整體利潤的下滑。
      我們公司在前幾年也是踩了不少坑,每年賺錢的產品能貢獻幾百萬的利潤,但虧損的產品又會貼進去不少,甚至在最慘的一年,由於賺錢的產品盈利能力下降,整體公司都賺不到什麼錢。這種狀況在去年有了明顯改善,我們不僅做到了盈利產品的利潤提升,還把測款失敗的產品清貨成本降到了比較低的水平。
      正好最近1周我針對一款出單慢、款式一般的測試產品進行了清貨操作,可以來分享一下操作心得。
       先來說一下產品和市場的基本情況,產品屬於夏季的非標品,旺季在3-5月份,類目相似款式平均價格在16.99-24.99之間,由於新款做出來的時間比預計的晚,因此發到亞馬遜上架時距離款式的3月底旺季只有10天左右,再加上還得發VINE回評,因此3月的小高峯就沒有趕上。備貨量是900雙,因此計劃是在4月份賣掉一半、5月份再賣掉一半。
       再來看一下推廣4周下來的利潤情況:
      前2周主要是因爲發VINE的緣故,因此導致整體利潤虧損比較大,但這部分是測試不可避免的成本,因此可以暫時忽略不計。再來看一下整體的流量分佈情況:
      整體流量和自然流量增長趨勢看上去還不錯,但問題就出在了4月7號以後,由於類目在4月中上旬會有一定的流量下滑,導致這種前期流量鋪墊不足、大多數核心詞自然位置不夠靠前的產品受到的影響會比較大(如果新品在短期之內做到了核心詞的自然位置比較靠前,那麼這個時段的流量下滑對它的影響就會很小),單量也從每日的穩定10單-15單降到了只有5-7單,在這種情況下,考慮到頁面本身只剩700多雙,而且新品期的核心詞自然位置都在首頁靠後位置,我打算進行清貨操作。
      我們一般測試新品初期都是從微利開始測試,成交價16.99-17.99算是常規定價,考慮到要快速清貨,4月15號我對剩餘貨量還比較多的ASIN進行了降價操作,直接降到9.99美金預估賣損成本2美金,其餘ASIN維持16.99美金的價格。同時,對廣告側進行調整,只保留了2個核心詞合集廣告(把相關核心詞都丟到一個廣告活動,廣泛、詞組、精準的匹配方式同時開,對流量大的詞競價調低,流量小的詞競價相對高一點,但都比常規產品的廣告詞競價低20-30%)以及2個過去14天表現比較好的屬性詞廣告(競價統一降低了10%),整體預算在24美金。
(截圖中的預算已經降低了,因爲最近單量增長太快,且均以自然單爲主,廣告花費就可以降低到比較少的水平)
      本來產品的很多關鍵詞自然位置在第1-3頁靠後位置,在進行了降價以及廣告側調整後,提升效果很明顯。
      可以從上面的截圖中看到,產品無論從單量上還是關鍵詞的自然位置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唯一的缺點就是虧損比較多,這一週爲了清貨整體虧損應該在400美金左右。
      目前產品剩餘貨量400左右,因此我在昨天和今天分別進行了提價和降低廣告預算的操作,針對貨量少的9.99美金ASIN直接提價到11.99美金(之所以提價幅度會大一些,是因爲低於10美金的產品亞馬遜物流費用會低0.77美金,漲價到10.99沒有太大意義,如果不直接提價到11.99,不如維持9.99賣完),把其他14.99美金的ASIN漲價到15.99-16.99美金,同時把最近3天不出單的2個廣告活動關掉,剩餘2個出單的廣告活動按照轉化率表現降低預算到5美金和6美金(因爲本身低價產品,ACOS就會偏高,此時ACOS指標的參考意義不大,用廣告轉化率去衡量效果更合理),這樣整體頁面廣告花費就控制在了10美金左右,頁面就從虧損轉成了盈利。
      後續我會根據實際出單情況以及自然位變化繼續漲產品價格,同時緊盯核心關鍵詞自然位置變化,如果出現了大幅波動,立馬調回到原來的價格即可。當然,這次這個產品本身基礎是有的,只是跟其他新品比沒那麼優秀,因此在清貨環節表現比較好,甚至還有機會把前期清貨的虧損再賺回來。如果遇到了表現一般甚至很差的清貨產品,那就沒有後續的調價、降預算操作了,只要能保證比站內清貨或者棄置划算就維持現狀賣完即可。如果站內做不到“低價+低廣告花費”清貨,也可以選擇站外清貨或者站內直接清算、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