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想賺錢的核心競爭力,要懂得國家如何駕馭系統的變化。

週末舊文:永遠不過時的好文章,理解系統變化,才能理解應該如何選擇。

今天靈哥財富課微信群裡會員提問,現在的政策是要打擊食利階級,共同發展成果,減稅不是最好的方法嗎?

我的回答是,中國經濟和社會問題太複雜了,哪有那麼簡單是經濟學家輕飄飄說減稅,加福利,就能拉動內需,就能拯救經濟,就能共同富裕的。

首先,老百姓直接交個人所得稅的,也就是月收入5000以上的是少數,這點大家都知道,大部分老百姓是達不到個人所得稅標準的,個稅這部分減不減對大多數本身就沒有購買力的老百姓不是問題。

這兩年一直是給小微企業減稅,小微的所得稅稅率是2.5%到5%,說白了就是國家鼓勵有點能耐的人想辦法自己養自己,自己給自己和身邊的人能上個社保。

基層很多老百姓的感受的一些“苛捐雜稅”其實不來自中央政府,更多是地方性的。但是地方的財政現在大家都懂,很難。

很多地方的運營成本已經在過去幾年抬的很高了,比如我最近去的某市開在郊區的博物館,藏品其實不怎麼樣,郊區一大塊地,上午九點開門,只有我和我爸兩個客人。

還有很多地方的公交,都是老年人在免費坐,政府大量補貼,補貼不起的,公交司機不少都發不出工資。

還有免費的公園,需要補貼的地鐵,需要補貼的燃氣,等等。

這種情況,中央政府怎麼辦?前些年地方虛假繁榮和泡沫,現在留下的是一地雞毛,但是地方政府要財稅改革,找到新的財源之前,還得運營。

有些事情,明明知道有問題,不合理,營商成本過高,但當前只能這樣,全國一盤棋,地方政府要到今年底才能完成機構改革,完成改革的才可能更好拿到中央給的專項債資金。

我們要想想過去的經濟模式是什麼?過去的經濟模式是在美元體系下,完成國內經濟的資本化,或者叫貨幣化,房地產是貨幣化的載體。

在這套體系下,是搞地產和金融的賺錢,這是因為他們更接近資本貨幣這一端。然後這個模式的缺點是什麼,是賺到錢的換成美元潤走了。

你創造再多財富也沒用,都搬走,這個不是個體的問題,這是過去我們借美元進入全球化市場的歷史階段。

現在和未來的模式是什麼?是切斷財富搬走的這個鏈條,而是要把全球的要素組合起來,用人民幣國際化來為國內的內需增長服務。相當於我們的內需要取代美國成為價值鏈的上游。我們印鈔,一帶一路國家儲備。

你們只要坐下來喝杯咖啡稍微想想就知道,完成這麼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的改革和轉型,是多麼複雜的事情,哪裡是經濟學家輕飄飄說減稅加福利就能解決內需問題。

騰訊這兩天花了64億買了北京海淀的地,馬化騰表態不是為了提振信心,而是公司業務穩健有這個需求。你看,馬老闆很有政治覺悟吧。這就代表了變化,錢可以給你賺,但要留在中國。

再比如網上號召加房產稅,加遺產稅,貌似地方財政的問題就解決了。但如果整體的改革不完成,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不解決,加房產稅的結果,只是讓有錢人把房子賣掉,然後潤走搞出去。

這麼大國家,任何改變都是系統工程,要治本,不要治標。

西方經濟學談的都是治標的東西,唯獨就是資本控制經濟的這個本不談。在中國要想賺錢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要懂得國家如何駕馭系統的變化。之所以有人總是抱怨賺不到錢了,是因為他還停留在上個時代的系統變化。

(全文完)

PS:中車大漲,其實1月,2月會員們就開始佈局中國中車了,現在加入靈哥星球可進微信群。14群還有20多個位置,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