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彈藥庫”,面積有2個澳門大,彈藥可以滿足一場世界大戰的供給

全球的第一大彈藥庫,面積竟然有兩個澳門這麼大,裏面的彈藥竟然可以滿足一場世界大戰的供給。

這個彈藥庫曾經是美國的洛林軍事基地。位於美國的洛杉磯,它一開始被稱爲石灰石空軍基地,後來因爲一名犧牲了的空軍少校,更名爲洛林空軍基地。

它從1947年開始修建,1953年竣工。整個軍事基地佔地超過六十平方公里。

在這個軍火庫裏,儲存着常人難以想象的大量軍火——單說最基礎的,它儲存着超過五十億發子彈、一千萬噸炮彈和不計其數的其它彈藥(其中甚至包括國際法明令禁止使用的細菌、毒氣、白磷彈等彈藥)。
 
而最爲誇張,也最有威懾力的,是其中儲藏的一千多枚核彈頭。
 
這樣巨大的彈藥儲量,已經足夠利用其再打一場二戰了。畢竟,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僅僅消耗了不到一千萬噸的彈藥。
 
那麼,美國爲什麼要儲存數量如此龐大的彈藥呢?這要從洛林軍事基地建設之前開始說起。
大家都知道,在一戰和二戰期間,美國多數時候都作爲一個觀戰者出現。它依靠自己優越的地理位置,成功躲過了這兩場巨大的災難,並且把握住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成爲了世界大戰中的軍火商。

在戰火覆蓋世界各地,無論是歐亞大陸,還是遠離文明的非洲,又或者南美,都不可避免地淪陷在戰爭中的時候。
 
美國獨善其身,保全了自己的國力和人民,並且藉由這些資源,在美國本土大量建設兵工廠,生產武器,賣給全世界的國家。而這,也是美國能成爲世界大國的一個重要基石。

到了二戰結束,美國仍儲存着大量軍火。而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則加深了美國的危機感,使它並沒有忘記自己發家的手段。
 
強大的武力,可是維持自己國家地位的必要手段。而這個時候爆發的朝鮮戰爭,更是令美國的兵工廠再度滿負荷啓動,生產出大量的武器炮彈。
 
種種威脅,使美國格外有危機感。洛林軍事基地正是因此而建立,並且在美蘇對峙、中美交惡的情況下,保持運行了半個世紀。
 
直到1994年,美國政府才因爲軍事基地位置暴露、基地設施老舊、安全情況不佳等原因裁撤洛林軍事基地,運走大量軍火炮彈,運往一個更加神祕的軍火庫。
而這個軍火庫,正是繼洛林軍事基地以後,新任的世界第一大軍火庫——霍桑軍事基地。
 
霍桑軍事基地佔地594平方公里,甚至超過了兩個澳門的佔地面積。其規模要比洛林軍事基地大得多。
 
從1977年它就承擔起了軍火庫的重任,而洛林軍事基地裁撤以後,它更是接過了前輩的重擔,成爲了新任全球第一大軍火庫,威懾着全球各個可能與美國爲敵的國家。

因爲接過了洛林軍事基地的遺產,霍桑軍事基地有着比洛林軍事基地豐厚得多的軍備儲量。在這5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造着兩千多座鋼筋混凝土澆築的碉堡,它們之間互相連接,並且可以通往美國位於海邊的軍事港口。
 
這些碉堡所儲存的彈藥數量超過2000種,炮彈總量超過一千萬噸。而子彈數量更是遠超洛林軍事基地,達到了百億發的巨大數量,對整個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威懾。
 
時至而今,霍桑軍事基地仍舊樹立在美國的土地上,這些彈藥,也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野心所至的任何地方,對那裏的人民造成巨大的災難。
 
我們生活在一個七十年沒有大型戰爭的國家,但是,我們今天的和平,並不是沒有代價的。所以,我們也應該居安思危,對於美國這種可能的威脅,更應該積極瞭解,做好與之對抗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