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那個賣腎買蘋果手機的17歲年輕人,現在怎麼樣了?

/鍾有魚   編輯/MBA智庫琉琉


12年前,一部蘋果手機掀起瞭智能手機的熱潮。


一代神機iPhone 4一經發售便引領瞭時尚潮流,許多人甚至把它視作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誰要是擁有一部iPhone 4,那一定是人群中最亮眼的崽。


然而,它的售價也高得嚇人,4000多塊錢的價格,堪比當時一位白領一個多月的工資。


但正應瞭那句話,越貴的東西越有人追捧。


許多人為一部蘋果手機而瘋狂,就連一些沒有經濟能力的學生也趨之若鶩。


1


那一年,安徽的小王纔剛17歲,是一名高中生。


眼看身邊幾個同學都用起瞭iPhone 4,他羨慕至極,迴到傢跟父母提齣要買一部蘋果手機。


無奈,傢裏的經濟條件並不足以支撐他的夢想。


但父母的拒絕並沒讓他死心,反倒成瞭一個執念。


偶然的機會,他在網上看到一條賣腎廣告,一顆腎可以換兩萬多元報酬。


這讓他看見瞭達成夢想的曙光:我有兩顆腎,為什麼不可以賣掉一顆?


一番猶豫之後,他聯係上瞭賣腎中介,隨後跟著他們去瞭湖南郴州。



在這裏,他用一顆腎換得瞭2.2萬元報酬,買到瞭夢寐以求的一部iPhone 4和iPad。


可是他不知道,欲望和無知會讓自己付齣多麼慘重的代價。


如今12年過去瞭,當年風靡全球、價值韆金的iPhone 4,早已經成瞭一塊僅值幾十塊錢的磚頭。



而那個17歲的少年,卻因為少瞭一顆腎,人生提前進入“風燭殘年”。


2


由於當初摘腎的地下醫院,手術環境惡劣,沒有達到消毒標準,這導緻小王術後沒多久就開始傷口感染。


起初,他隻是感到身體很纍提不起神,漸漸整天昏昏欲睡,最後直接臥床不起。



走到這個地步,小王隻能跟傢人坦白。


父母大驚之下,趕緊把他送到醫院救治,可已經遲瞭,剩下的那顆腎,功能也已經嚴重損壞。


他迫不得已隻能結束學業,在傢臥床養病,身體虛弱乾不瞭活,需要傢人照顧生活。



更嚴重的是,他必須長期依靠透析來維持生命,而且隨時可能發生意外,傢裏也因為給他治療變得一貧如洗。


小王的父母曾嚮公安機關報案,最後獲賠147萬元,背後的黑中介也被判刑三年。


可這些賠償,和兒子的健康比起來,又算得瞭什麼。


僅僅為瞭一部手機就選擇賣腎,代價慘痛至極。


這些年來,人們把小王的事跡視作貪婪的反麵典型,嘲笑他為瞭一時的虛榮和滿足,齣賣自己的身體和未來,何其不智和短視!


然而,亙古不變的是人性。


即使前車之鑒已經足夠慘痛,但現實中被物欲捕獲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有人為瞭獲得最新款蘋果手機,公開在網上招募提供陪遊服務;


有大學生為瞭過上精緻的生活,陷入裸貸走上不歸路;


有人不願吃苦,幻想不勞而獲,找“乾爹”改變人生軌跡。


這一幕幕,和賣腎買蘋果的小王並沒有本質區彆。


可這麼多悲劇,難道真的隻是因為這一屆年輕人太虛榮瞭嗎?


我想這僅僅隻是原因之一。


人性中固然有愛慕虛榮、喜歡享受、渴望安逸等等避不開的弱點。


但消費風氣越來越狂熱、衝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消費主義對人性欲望的鼓吹、迎閤、誘導。


3


“小王們”之所以頻頻在物欲橫流之中迷失自我,很大一個原因,是現代商業社會通過各種手段,讓消費者在主觀或客觀上,陷入一場精心布局的操控之中。


比如你原本隻想買一瓶幾塊錢的維生素C,但是藥店卻告訴你,他們的保健品不僅純天然提取,而且能補充多維營養,還可以抗癌增強體質。


你頭腦一熱花瞭幾百幾韆買下一件保健品,渾然忘瞭最初隻是需要一瓶維生素C。


通過對商品功能的鼓吹,放大人心中的恐懼感,讓人對本不需要的商品産生需求感,智商稅就是這麼來的。


很少有人會去想,自己購買的商品是否屬於真正的需求。


隻是單純地相信,自己需要這些東西,買瞭也不吃虧。


這恰恰是商傢所喜聞樂見的,他們用鋪天蓋地的廣告,直接或間接地誘導消費者,“女人應該對自己好一點”、“男人要捨得花錢”。


聽多瞭很多人也就信以為真,認為必須要用好的、貴的、精緻的,不然就是虧待自己。


到瞭各種節日,更是要給自己、戀人和傢人準備禮物,美其名曰:生活要有儀式感。


可實際上,這些需求大多都是被製造齣來的。


更為關鍵的是,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當一種消費需求被滿足瞭後,它所能帶來的刺激感、滿足感也就結束瞭。


想要獲得新的快感,就必須進行新一輪的消費,用更多錢、更多商品,纔能獲得滿足。


所謂的消費升級,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商傢鼓吹的結果。


明明知道消費主義有害,但現實中很多人還是無法罷黜影響。


無他,僅僅因為它充分拿捏人性。


正如有一句話:“金錢是抽象的快樂。”


沒有什麼比買買買,更能即時獲取極緻的快感。


可一旦沉迷各種消費,輕則錢包月月光,永遠無法達到有錢有閑的盈餘狀態,重則負債纍纍、窮睏潦倒,甚至傢破人亡。



4


你是願意做欲望的奴隸,還是成為自己的主人,關鍵在於頭腦是否理智清醒。


01、理性看待消費 


人在世一天,便避免不瞭有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不可能不消費。


我們也並非提倡不消費,而是避免過度消費。


畢竟過於摳門和過於大方都不可取,前者會苦瞭自己,後者會傷心傷身。


適度消費纔能大幅提升生活的愉悅感,過度消費卻是給自己套上一個絞索。


最可怕的是有人沉浸於消費主義而不自知,寄希望於通過不停購買商品,來實現自我滿足和價值感。


這纔是消費主義最大的陷阱。


消費是需求,消費主義是欲望。


分清需求和欲望,是避免踏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第一步。



02、認清自己,關注內心真實需求 


同樣是消費,有的人掏空瞭錢包,買瞭一大堆價格昂貴的東西,內心卻還是感到空虛、匱乏,忍不住想要繼續剁手。


有的人僅僅隻是適時買下需要的物品,卻體會到瞭生活的自在和喜悅。


而這,都取決於是否認清內心的真實需求。


有的東西僅僅隻是為瞭及時行樂,滿足一時的虛榮和短暫的快感。比如為瞭維持錶麵的精緻,背著信用卡買下昂貴的包包、化妝品、手錶。


有的東西卻能帶來實用價值和長期收益,在精神和物質層麵帶來質的提升。比如給自己報一門專業課,實現瞭個人能力的大幅提升。


一個人真正的精緻感,從來不靠昂貴的服飾鞋包化妝品,而是來自豐盈、平和、清醒的內心。


03、重視自己的財務規劃 


有句話說得很好:成年人的生活底氣,都是錢給的。


你的錢包有多厚,底氣就能有多足。


每個人都有必要給自己建立儲蓄賬戶,製定閤理的財務規劃,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最近阿裏巴巴在裁員,剛好有個朋友的前同事,這次也不幸被畢業。


聽說這幾天愁壞瞭,按理來說,以他之前上百萬的年薪,足以讓他一傢人下半輩子躺平,何需憂愁。


後來纔知道,他前幾年年景好的時候,買瞭一座上韆萬的豪宅,一個月貸款要還近10萬。


以前自然沒問題,可現在被裁瞭,這座房子等於是催命符。他的現金流隻夠維持五六個月,想脫手也很難,有錢人看不上,沒錢人買不起。


這顯然是沒有好好規劃自身財務的典範。


雖然每個人的經濟狀況都不一樣,但都有必要根據自身現狀和未來,做相應的財務規劃。


這樣即使有一天遭遇失業、生病、結婚、生子等等突發事件,也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變化。


所以,不要以為收入高就可以任意消費,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


你現在存下的每一分錢,都是給自己尊嚴充的值。



歸根結底,消費主義也隻是一個人為製造的幻境。


當你不再被虛榮和攀比濛蔽雙眼,不再被鋪天蓋地的廣告蠱惑內心,不再被貪婪和欲望支配選擇,你就能在消費浪潮中保持獨立和理性,獲得真正的自由。


消費,應該是根據內心真實需求而定,而非被所謂的身份、形象、欲望所禁錮。


願你做消費的主人,而非消費主義的奴隸。


參考來源:

央視網《過去十年,當初賣腎買iPhone的小夥已經3級傷殘,還有人走他的老路》

九派新聞《蘋果産品“計劃性報廢”?法國調查》


-THE END-


●本文為MBA智庫原創首發,轉載請聯係我們。作鍾有魚。部分圖源:圖蟲創意。MBA智庫——管理者專業學習成長平颱,兼具熱點與乾貨,頂尖管理知識、進階職場指南。APP、頭條號、微博@MBA智庫。

//

拜托星標MBA智庫纔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庫好文精選:

 “我20多歲,沒坐過高鐵也不會點咖啡”:央視報道的這個網紅,越多越好!
 日韓韆萬「下流老人」警鍾背後:我們這代人,可能連體麵老去都做不到…
 看完《天道》,纔明白人生最好的過法:不逞強,懂示弱,少爭辯
 “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這種底層思維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