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重啟,這場“國家級競賽”誰勝出了?

難上加難,優中選優


暫停兩年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首次在6月召開。


作爲我國科技領域最高級別的獎勵,此前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評選一次,一般在次年1月舉行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公佈結果。但2021年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推遲了10個月舉行。此後兩年,國家科技獎的評選工作按下暫停鍵,直到2023年底重啓。


此次揭曉的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具體包括五大類。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與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獎勵對象是人,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與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選的是項目,後者也被統稱爲“三大獎”。


自2017年以來“三大獎”的獲獎項目總數“瘦身”,在上一屆264個的基礎上繼續減少,此次共評出250個項目。需要指出的是,基於2021、2022年度都沒有頒發國家科技獎,相當於積累了3年的項目在角逐2023年度國家科技獎,其獲獎難度較過去大幅提升,最終突出重圍的項目可謂優中選優。


此次獎勵名單揭曉後,大部分省份開始在榜單中找自家高校、院所和企業。或主持、牽頭,或參與、合作,展現各自在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的科技創新實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這場最高規格的科技實力“角逐”中,誰在領跑?背後的支撐力源自何處?


1

區域實力


從省級層面來看,北京、廣東、上海摘得前三甲。


擁有高校、院所衆多的北京,排在首位,該地區單位主持完成的成果已達到58項。其中,雙“唯一”——唯一的特等獎項目和唯一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項目,均由北京地區單位主持完成。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項目中,北京地區單位主持完成的佔3項。


圖片來源:攝圖網507630093


廣東有53項牽頭或參與合作完成的成果獲獎,其中牽頭14項、參與39項。根據廣東省的梳理,與上一評審年度(2020年)相比,該地區獲獎項目總數增長47%,牽頭完成項目數翻倍,牽頭的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項目從2020年度的1項增加至2023年度的4項。


上海共有49項牽頭或合作完成的成果上榜,其中牽頭18項。這些牽頭項目含金量高,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


僅是“主持”項目,北京就已完勝其他,對於其他省份而言,通常情況是“參與”項目多過“主持”。當然也有湖北(主持19項通用項目)和陝西(主持18項通用項目)兩個例外,比上海(18項主持)、廣東(14項主持)還表現優異。


湖北主持完成的通用項目共19項,位居全國第二。不僅獲獎項目創歷史新高,獲獎者也梅開二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李德仁院士,由湖北提名。湖北稱,這是繼黃旭華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以來,我省第二位通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評審的人選。


陝西共32項成果獲獎,主持完成了18項通用項目,陝西稱,18項通用項目中,15項契合陝西重點產業鏈,佔比83.3%。此外,作爲國家重要的國防科技工業基地,陝西地區單位還主持完成了3項專用項目。


從全國的獲獎分佈來看,據不完全統計,除了北京、廣東和上海所在的“第一梯隊”外,江蘇、山東、陝西、浙江的獲獎數量在“30+”,分別排在第四到七位。此外,河北、遼寧、河南、四川、吉林、湖南、安徽,這七個省份的獲獎總數在10項以上。



各省份的獲獎格局,與各自研發強度比較相符。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此前接受採訪時提到,中國各省可以用研發強度指標來分成三個梯隊。


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浙江6個省市,其研發強度水平遠高於OECD(組合組織)國家平均水平。張燕生認爲,“這些省市已進入創新驅動階段。但在知識、技術和人才存量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需要更長時間的積累來提高”。


陝西、山東、安徽、湖北、四川等12個省份,研發強度雖低於OECD國家水平,但高於1.7%的自定義值,“這個板塊的發展動能主要依靠投資驅動發展。這意味着這些省市已進入從投資驅動到創新驅動過渡的階段。”


剩下13個省份,“研發經費投入總和還不到廣東省研發經費投入額的一半。這個板塊的發展動能主要靠資源驅動”。


2

創新支撐


從產業角度看,此次獲獎項目涉及交通運輸、電子信息、先進製造、醫藥衛生、農業等多個重要領域。而作爲中國科技創新的主要動力源和載體,企業和高校則成爲了國家科學技術獎主力軍。


比如江蘇地區單位主持完成的14項項目,均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廣東的14項牽頭項目中,由高校(含附屬醫院)完成的有8個,佔比達到57%。


具體來看,高校第一完成單位中,清華大學總獲評9項,位居第一;華中科技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緊隨其後,獲評7項;上海交通大學總獲評6項;東南大學和中山大學均獲評5項;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湖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總獲評4項。


值得一提的是,在“雙一流”建設中,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和大成果是關鍵支撐,引領着高校學科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國家科學技術獎,作爲目前國內最高級別的科技獎勵,也是各大高校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最直觀體現。


據相關機構統計,此次共有19所地方高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的身份獲獎,這無疑爲它們衝擊新一輪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奠定了基礎。以浙江爲例,該地區主持完成的5項成果中,有3項來自雙非(非“雙一流”)高校。


當地媒體專門對其中獲得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浙江工業大學項目進行了報道,稱學校2013年就超前佈局,開展有組織創新,推動膜領域真正“頂天立地”,實現國產自主可控。雖然是雙非高校主持的項目,但集結的創新力量並不遜色——十餘位主要完成人裏,3位院士名列其中。


圖片來源:浙江工業大學官網 攝影/元彬


除了高校院所,領軍企業、骨幹企業也是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


比如廣東53個獲獎項目中,有34個與企業相關;山東企業牽頭或參與完成的科技成果達27項,佔該省獲獎總數的77.1%;四川獲獎項目中,有31項成果由高校院所與企業合作完成,佔獲獎總數的88.6%;內蒙古上榜的4個項目,其中2個“參與”項目均由企業貢獻;河北16個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項目中,企業主研或參研的12項,“成爲河北科技創新中的‘主角’”。


這些獲獎的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果,正在推動我國在多個領域實現從“跟跑”到“並跑”,甚至局部“領跑”,創新突破與經濟收益兼具。


“陸上寬頻寬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摘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在該項目成果有力支撐下,我國成功發現塔里木富滿油田等3個十億噸級大油田和4個萬億方大氣區。這項成果還走出國門,爲300多家石油公司提供中國技術,營業收入連續9年位居全球物探行業首位。


“複雜條件高壩工程智能建設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優良乳酸菌種質資源挖掘與產業化關鍵技術創制及應用”項目、“高效低成本太陽能單晶硅片製造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等等,涉及醫學、能源、農業、人工智能等領域,都因科技創新實現了一些關鍵環節的“自主可控”,產業創新突圍比比皆是。


3

十年一劍


細看這些獲獎的項目攻關歷程,“10餘年”“用了15年”“30餘年”等表述屢見不鮮。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現在距離實現建成科技強國目標只有11年時間了”,國家進一步要求,要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只爭朝夕、埋頭苦幹,一步一個腳印把這一戰略目標變爲現實。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273661


有了目標,還需營建好創新的體制機制,助力“十年磨一劍”的定力與耐力。從各省的報道中已能看出近年來創新環境的進化——


補齊創新的基建。此次科大訊飛聯合中國科大、清華大學、華爲公司等研發的“多語種智能語音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了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在這背後的安徽,目前建成、在建、擬建的大科學裝置有13個,還擁有國家實驗室等一批“國之重器”,建成各類“國字號”創新平臺200多家。


加大資金的投入。此次獲獎數增長47%的廣東,提出了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卓粵”計劃,將1/3以上的省級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投向基礎研究。佈局省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和省高等學校基礎研究卓越中心,不斷加大人才培養、團隊建設力度。


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北京共推進9家試點單位進行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已完成63個項目的賦權工作。2023年,北京認定登記技術合同突破10萬項,成交額突破8000億元大關,實現了技術交易“雙突破”。


培養創新的人才。有數據顯示,“三大獎”通用項目中,45歲以下完成人佔比40%左右。國家自然科學獎中,45歲以下完成人超過一半。匯聚中青年科技人才,並落實貼心的政策讓他們踏踏實實搞研究,是北京正在做的事。目前,超過50%的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由40歲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承擔。


產學研融通創新。油氣勘探、語音識別、動力電池研發、家電精準控溫控溼,當科技成果從實驗室源源不斷直達產業鏈,地方的首位產業也在一路奔騰,以科技創新爲引擎,邁向千億、萬億。


就在盛會召開的第二天(6月25日),我國的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着陸於內蒙古預定區域,在人類對月球正面進行了10次採樣返回後,首次實現首次在月球背面採樣,重返地球。這抔土,與這些年攢下的重大科技成果一起,振奮着人心: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文字 | 吳林靜

*題圖說明:攝圖網600703028 *城市進化論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複製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猜你想看


「“小透明”省會,開始逆襲了」

「這次,鄭州都市圈又要“擴容”了?」

「衝刺千萬人口,北方省會拼命“搶人”」



猜你想聊



熱點視頻

更多城市熱點視頻,歡迎關注“城市進化論”


↓分享 點贊 在看

表達你的態度,也歡迎與我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