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池廠火災17名中國人遇難:有多少同胞,在韓國打工?

2421 字 | 4 分鐘閱讀
作者: 正解局
來源: 正解局
據說,這是“韓國史上最嚴重化學工廠慘劇”。

前天(6月24日),韓國當地時間上午10點31分左右,京畿道華城市一家電池工廠突發火災。

160名消防員、60臺消防車輛及裝備,奮戰8個小時才撲滅。

目前的消息是已經有23人死亡,初步判斷遇難者中17人爲中國籍,5人爲韓國籍(其中有1人是中國人申請加入韓國籍),1人爲老撾籍。

這家工廠屬於韓國鋰電池巨頭Aricell,一共3層。

據說,光是事發的二樓,當時就存了至少有3.5萬塊電池。

韓國消防人員事後分析監控畫面發現,事發時,鋰電池突然冒出大量濃煙,很快燒了起來,不到15秒,濃煙就充滿了整個樓層。

這些濃煙的“毒性很強,吸入一兩口就會失去知覺

開始時,雖然有人試着用滅火器滅火,但根本無濟於事,電池接連發生爆炸。

最後,工人們衝到了樓層裏的一個區域,但那裏並沒有出口……

根據昨晚(6月25日)韓聯社的消息,由於遺體嚴重受損,才確認了3名死者的身份。

事發初期的內部監控畫面

這17名中國同胞,沒人知道他們在異國他鄉的最後一刻,經歷了什麼。

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

爲什麼有這麼多中國人遭遇不幸?

有消息顯示,這17人大部分是來自中國東北地區的朝鮮族女性,其中多名是1999年生、2001年生的20多歲青年人。

爲了謀生,她們來到了這家韓國電池工廠裏打工。

事發後,遠處眺望的場景


所以,問題就成了:爲什麼這麼多中國人要去韓國打工呢?

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韓國太缺勞動力了,這些年不斷引進外國勞工。

就在上週,韓國總統尹錫悅宣佈,韓國“國家進入人口緊急狀態”。

因爲,韓國總和生育率已經跌到0.72,全球倒數第1。

5000多萬總人口,2023年新生兒竟然只有區區22萬個。

低出生率導致韓國總人口規模開始快速萎縮。

《紐約時報》就說,韓國低生育率帶來的人口下降,比14世紀消滅了歐洲1/3人口的黑死病還要嚴重。

伴隨的後果是:韓國勞動力刷刷刷地往下降。

韓國在去年底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韓國製造業中,60歲及以上員工人數就有60萬。

有分析說,因爲勞動力短缺,韓國潛在經濟增長率將在下個十年降至1%。

所以,這些年來,韓國不斷放寬外國人,尤其是體力勞動者到韓國就業的門檻。

根據韓國官方消息,2023年居留在韓國的外國人是250萬人,其中,中國人最多(超過94萬)。

而韓國統計廳、法務部發布的《2023年在韓外國人居住及僱傭狀況調查報告》,有92.3萬外國人在韓國就業。

也是中國人最多,共37.2萬。

2022-2023年在韓外國就業者的來源國家

根據統計,外國人在韓國就業,分佈最多的行業,第一是礦業和製造業,第二是批發零售、餐飲、住宿業。

其實,大家看過也可能明白:基本都是相對高體力、低技能的行業,幹韓國人不願意乾的活,也有人歸納爲3D工作(Dirty 髒+Difficult 難 +Dangrous 險)

在這些工廠裏,如果有韓國人,也是做管理工作。

在這次火災裏,就能看出來。

據說,當時有幾個韓國人跳窗逃生,雖然有人腿骨骨折,但還是撿回一條命,而這些韓國人從事的是文員工作,有專門的辦公室。

主要是那些外籍勞工幹着髒活、累活,待遇、保障還差。

鳳凰網《風暴眼》採訪了之前在這家工廠工作的一箇中國人(阿成)。

根據他的敘述,當時他所在的班組有5個人,只有班長是韓國人,其他4個人都是中國人。

而廠裏的中國員工,大部分是“非正職員”,工資按“基本工資”算,也就是韓國的最低工資,不少人還是“日結”。

沒活的時候,就要走人,也沒有賠償。

在他的印象裏,這個工廠的管理很混亂,沒有明顯的標識,東西放得亂七八糟,“沒有看到過消防栓。

那麼,大家可能又有疑問:

爲什麼這些中國人還要跑到韓國打工、受罪?

其實,中國人早在1980年代,就開始到韓國淘金了。

當時,韓國已經歷經了30多年發展,與新加坡以及中國的香港、臺灣,被譽爲“亞洲四小龍”。

1988年,韓國更是舉辦了第24屆奧運會。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朝鮮族人是在1860年左右纔是大量進入中國境內的,最初是逃荒,後來朝鮮半島是被日本殖民,很多朝鮮族人又逃亡到中國,最有名氣的恐怕就屬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那位)。

所以,鄰近朝鮮半島的東北地區就有了大量朝鮮族人,吉林延邊,就是中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州,也是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地區。

延邊超過1/3的人口是朝鮮族


韓國經濟起步要早於中國二三十年。

所以,中韓關係鬆動後,最早的民間往來就是探親

有人發現了商機,以至於有個專門名詞:包裹貿易。

就是在行李中,夾帶商品。

比如,當時在中國幾毛錢就能買幾十片的鎮痛片,在韓國一片就能賣大約1塊錢人民幣。

而當時,韓國的長筒襪、皮夾克,在中國也很受歡迎。

1992年中韓建交後,中國對韓國的勞務輸出就逐漸流行起來。

光是延邊地區對韓國的勞務輸出是335人次,到1997年已經達到4836人次……

1996年,延邊官方統計,以個人名義匯入的境外資金達人民幣10.3億元,實際勞務收入估計在15億。

要知道,崑山當年的財政預算內收入也才60億。

而韓國針對境外的朝鮮族,也有特殊政策:無需考試,可以直接申請韓國簽證,獲批了,就能在韓國製造業、農畜業、服務業等行業工作。

還能帶孩子過去上學。

所以,在開頭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一個小細節:這次遇難的同胞,多是來自東北的朝鮮族。

很多人可能還是納悶:在中國,不說其他地方,長三角、珠三角到處都是工廠,爲什麼不在國內打工。

撇開其他因素先不說,雖然這些人在韓國不能享受跟韓國人同等的待遇,但是必須承認:

現在,比起國內,在韓國打工,收入還是要高一些。

即便前面說了,這些人領的是韓國的最低工資,時薪9860韓元,換算成人民幣將近51.5元。

國內是什麼水平?

相比之下,北京市是26.4元,江浙滬是24元,廣州、深圳是22.2元。

如果按最低工資標準,在韓國打工,收入也是國內一線城市的2倍左右,大部分還包喫包住。

據說,在發生火災的這家工廠,普通員工一個月到手的收入換算成人民幣,在1萬元左右。

2021年,韓國被聯合國認定爲發達國家。

在收入上,現階段,韓國比中國還是有優勢。

文章開頭提到的遠赴異鄉的同胞,原本是想通過雙手改變生活,卻不想遭到飛來橫禍。

救援人員在被燒燬的廠房裏搜救

物離鄉貴,人離鄉賤。

就像鄉愁最好的解藥是發展。

同樣的道理,只有埋頭髮展,把經濟搞上去,才能少些背井離鄉。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點分享

點點贊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