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想跟大家說幾句心裡話,算是有感而發,希望各位讀者看完後都能重視起來。
我這個公眾號,運營了好幾年了,多虧了各位讀者的喜歡和支持,才讓我有了持續更新下去的動力。我平時大多是在和大家分享乾貨,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讀者的來信。“你好,我最近遇到一件事,心裡很糾結,希望通過文字尋求您的幫助。前幾天發小突然來找我,說家裡的老母親突發心肌梗塞,好不容易砸了17萬,人才得以從ICU中搶救回來。現在又被醫生告知,要想保證母親今後的生命質量,就必須再做一個心臟搭橋手術才行,至少還要再準備十幾萬。我這個發小,其實經濟條件並不差,一年20多萬的收入,按理來說不至於到找別人開口借錢的地步,這次主動開口,說明確實是遇到難處了。作為多年老友,我很想去幫助他,但同時心裡又很糾結。借錢吧,知道治病是個無底洞,還上這筆錢遙遙無期,自己手頭也沒那麼寬裕,而且自己也有一家老小要養。說真的,在現實面前,我真的做不到和年輕時一樣,把情誼看的比什麼都重了。最後擰巴了半天,還是微信轉了1萬塊錢給他,想讓自己內心好受點。首先感謝對我的信任,我很能理解你內心的糾結,我之前也遇到過和你類似情況,最後處理的方式也和你差不多。我們大多數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背後誰都是頂著生活的巨大壓力的。我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要養,在現實面前,沒法和年輕時一樣把情誼看的比什麼都重要,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1萬塊雖然看似不多,但每一分都是辛苦錢,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相信你的朋友也能理解你的難處。畢竟,疾病、事故、意外都是人生旅途上的暗礁,指不定哪一天自己也會遇上,我們也需要提前為自己的家庭做好打算。要錢還是要命?這道選擇題,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我記得之前看到過一個醫學紀錄片,片中有這麼一段令我印象深刻。那是一位30多歲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在ICU裡僅能維持生命,我已經忘記了她的名字,但還記得大家都叫她“九床”。她住了半個多月ICU,催費單上幾乎每天都出現9床的名字。9床,欠費26000元
9床,欠費30800元
9床,欠費53000元...那些日子,9床成了ICU裡大家時不時地談起的話題,擔心她的家屬會選擇放棄治療。果然,沒過多久,9床不得不提前出院。出院前幾天,她全身浮腫,呼吸衰竭,行氣管插著管,上著呼吸機。出院那天,9床看見丈夫進來,她像往常一樣,浮腫的臉上浮出一層笑意,吃力的向丈夫揮了揮手。但她丈夫,並沒有看向她,而是一直望著醫生,彷彿在故意逃避著什麼。醫生停頓了一會兒,才說,9床,別怕,我們今天需要把管子拔了。9床臉上的笑意頓時凝住了,怎麼要拔管子?她說不出話,但眼神裡滿是疑惑,她將目光從醫生移到一旁的丈夫身上,丈夫看向床畔的監測儀,沒有說話。她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扯了扯丈夫的衣角,終於,他的丈夫說話了“咱們回家治,真是沒有辦法在這裡待下去了,親戚都借遍了”。護士要伸手解下她嘴上的呼吸面罩,她一把抓住呼吸管子,驚恐地望著醫生,再望著丈夫。管子插在嘴裡,她無法開口,可是她很清楚,這是救命的管子,哪能拔掉?管子在一天,她的生命才能維持一天。當醫生最終伸手拔掉她身上的插管時,她抓住醫生的手終於慢慢地、無力地鬆開,眼淚一直在流,那種求生的慾望令人看著心碎。1個月後,得知她去世了,這是預料中的結局,大家並沒有那麼驚訝。生和死這個大命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並不會去考慮,但當我們真正面臨的時候,往往都會措手不及。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如果能負擔得起,誰都有要求醫生馬上做手術的底氣,而不會糾結於計算錢與生命哪個價值更高。沒進醫院,根本不知道錢有多不經花。進了醫院,就會知道你的那點錢就像在長江裡打了幾個雞蛋,根本拍不出啥浪花。如今萬事順遂的時候,一切看起來都還過得去。但意外一旦來臨,大多都招架不住。我們很難避免一輩子不遇到這些事情,也無法避免它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衝擊。但是有兩樣東西是我們可以決定的:至於如何準備?我思來想去,發現其實也沒太多的辦法,就兩條路:1、不斷增加收入、控制開支,掌握儘可能多的存款,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意外。2、對於結餘比較少、收入增幅比較慢的讀者,應對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和家人的保險配置齊全,用儘可能少的錢,把自己不能承受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本文不推薦具體保險產品)關注老賊的老粉都知道,一直以來我都建議大家一定要把保險配置齊全,那是因為,這些年在醫院裡見證了太多這樣的悲劇,而這些很多時候都是一份很便宜的保險就能解決的事情。藉此機會,我想再給大家做點簡單的保險科普,都是很實用的知識,希望耐心看完。相信大部分人都已經參加了城鎮醫保或者新農合,因而可能會覺得已經後方無憂,那你就錯了。大病面前,會發現醫保根本就不夠用。目前醫院的藥品分為甲乙丙三類,其中甲類藥100%報銷,乙類藥部分報銷,丙類藥一點不報銷。像進口抗癌藥、靶向藥、新特效藥都屬於丙類藥,只能自費。

比如免疫治療藥物pd-L1抑制劑,不管是進口還是國產,都沒進入醫保,即便算上了贈藥,進口藥一年需要13~14萬,國產2年需要7.5萬;在搶救危重症病人中常用的人工肺,開機費6萬元,之後每天2萬元起。有的讀者可能又會想,一個人患上癌症、中風、心梗這類大病的概率太低了。我只能說,太想當然了。如果去查一查保監會公佈的數據就知道,人一輩子中招這些大病的概率是72%,當然,大部分人都是在四五十歲後發病的,但不能等到年紀大了才考慮這個事,那時要麼保費太貴,要麼就直接買不了。很多人都是家裡的經濟支柱,我相信,動輒幾十、上百萬的治療費並非所有人都能輕易掏的起的,就算掏得起,那又得花多少年來追回這筆損失?可以這麼說,沒保險的家庭就像一個脆弱的玻璃球,遇到衝擊整個家庭就碎了。而有保險的家庭就像是一個皮球,即使被打壓也能夠彈起來。但保險不能瞎買。保險本身是有很高的門檻的,涉及金融、醫學、法律三方面知識交叉。因為不懂相關知識,買錯保險,最後賠不了錢的,大有人在,我見過的也不止一個兩個了。為了避免大家掉進買錯保險的坑,在此,我再次向大家鄭重推薦這個老朋友,一家靠譜的第三方保險諮詢服務平臺:
他們平臺的保險專家都非常專業,我體驗後感覺確實很不錯,建議大家在挑選具體的保險產品前,可以都先去找他們做個全面的瞭解和諮詢。他們家的「家庭保障規劃服務」非常專業、細緻,很多人親身體驗後覺得很不錯。粉絲的事情,讓我很感慨,所以特意和他們爭取了100個免費諮詢的名額給到各位,先到先得哈,下文長按二維碼即可報名領取。👇👇👇

(長按識別二維碼報名,前100名免費)
他們不推銷保險,不為任何一家保險公司做廣告。
只站在你的角度量身定製最適合的家庭保障方案,真正做到了中立、客觀,同時還能做到比傳統機構節約30%-50%費用。有專業的保險服務顧問,會結合智能規劃系統,1對1分析我們的實際需求,生成專屬的保險方案,以及相應的儲蓄和理財規劃方案,並給我們詳細講解。
(保險顧問詳細溝通後給出專屬的方案)不管之前有沒有買過保險,都可以去體驗下,真心希望每位讀者能去預約下這項服務,做好保障,補齊短板,這是對自己和家人的負責。價值500元保險規劃服務包含:
1.專屬一對一老師,量身定製保障方案,推薦合適投保的產品;
2.產品深度解讀——貨比千家只選合適的,中立客觀絕不吹捧隱瞞;
3.提供N+1服務——全面檢測已有保單值不值;
4.一站投保服務——對接全網保險公司,一站投保優質產品;
5.持續增值服務——提供後續理賠、保單管理及法律援助等服務;
......他們平臺是一傢俱有14年資歷的老牌保險諮詢服務機構,累計服務的客戶已經超過了1500萬,全國30個省市有4萬多名專業的保險服務顧問。而這次為大家提供諮詢服務的這100位老師,更是以不足1%的通過率,從中優中選優選拔出來的。

這100個免費名額,是為大家特別提供的,建議大家都趁這個機會去做個諮詢。(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領取專屬福利,也可以通過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報名)👇👇👇

(長按識別二維碼報名,前100名免費)
↓↓↓點擊閱讀原文領取,服務限時免費,限前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