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準備了充足的反制措施”

玉淵譚天:歐盟接連發起反補貼調查,中方其實也有充足的反制手



5月13日,歐盟委員會發布聲明稱,將結束對兩家中國企業的調查。


事情的起因是,此前,這兩家中企競標歐盟成員國羅馬尼亞一太陽能項目,而歐盟委員會依據《外國補貼條例》,以“兩家企業都獲得了‘扭曲’歐盟市場的政府補貼”爲由,對這兩家企業發起了反補貼調查。

由於企業承擔非常龐雜的舉證工作,且歐方未給予企業充足時間準備材料,兩家中企被迫撤出該項目的公共採購投標。

這是近三個月以來,又一起中國企業被迫退出歐盟國家項目競標事件。

此前,歐盟委員會對參與保加利亞項目的中國企業發起反補貼調查,該企業同樣被迫退出競標。

歐盟的《外國補貼條例》是2023年7月12日開始生效的,自生效以來,歐盟根據這一條例發起了三次深入調查,三次全部都是在針對中國企業。

譚主瞭解到,對於歐盟接連發起並叫囂不斷擴大對中國企業反補貼調查的行徑,中方其實也有充足的反制手段,如果歐洲繼續採取行動,中方很可能不得不採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回擊。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部分歐盟政客,就開始將“反補貼調查”掛在嘴邊。

去年9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發表年度“盟情諮文”時表示,“全球市場現在充斥着廉價的中國電動汽車。由於國家的鉅額補貼,它們的價格被人爲地壓低了,這正在扭曲我們的市場。”

由此,馮德萊恩宣稱,要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


馮德萊恩(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來說,這種調查的發起流程應該是先由產業界提出申訴,然後由政府專門機構立案。而這一次,歐盟委員會是自行發起的調查。

這樣的行爲,並不代表歐盟國家相關企業的利益。

當時,歐洲最大汽車製造國——德國就對調查表示了明確反對,德國總理朔爾茨明確表示,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將爲德國車企提供創新驅動力。

就在朔爾茨訪華前,代表650家車企的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公開表示,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

部分歐盟政客打着保護相關企業利益的旗號,實則是在傷害這些企業的利益。

那以馮德萊恩爲首的部分歐盟政客炒作所謂反補貼調查的真實意圖,又是什麼呢?一個細節,足以說明問題:

去年7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開始渲染中國電動汽車“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過去幾年,馮德萊恩在一些問題上與美國政客亦步亦趨。這樣的行徑,引發了歐盟不少國家領導人的不滿。

今年3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公開表示,歐盟委員會主席的職責是捍衛整體利益,不能過度政治化。必須指出的是,這個即將卸任的委員會的情況根本不是這樣。

事實上,這些政客不僅是立場經不起考驗,其說辭,也經不起推敲。

炒作中國電動汽車接受“國家補貼”的馮德萊恩怕是忘了,歐洲國家在新能源領域的“補貼時代”,正是由自己開啓的——2023年2月1日,馮德萊恩正式推出《綠色協議工業計劃》,該計劃放寬了政府對企業補貼資金的限制,而這通常是歐盟單一市場(歐盟內實現沒有內部邊界的區域)規則所禁止的。

這一計劃原本是爲了提高歐洲在清潔能源領域上的競爭力,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歧視性補貼的問題。

據統計,歐盟向電池製造商提供了30億歐元補貼。當前,有至少7個歐盟國家爲工業投資提供土地補貼;至少11個國家爲企業提供優惠貸款。


歐盟總部旗幟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除了新能源行業,歐洲在農業領域也存在大量補貼的情況。

我們都知道,歐盟致力於推行積極的氣候政策,但這些年來,歐盟國家的農業污染排放基本保持不變,這背後,就和補貼有關。

根據歐盟2023-2027年中期預算,歐盟直接支付給各成員國的農業補貼爲1940億歐元,年均388億歐元。而有研究表明,歐盟農業補貼的82%或都流向高排放畜牧業。

正是這些補貼,讓農業成了歐洲應對氣候變化行爲的“老大難”領域。

從這些數據中就能看出,部分歐盟政客叫囂着對中國企業發起反補貼調查,完全是單邊主義、雙標主義的體現。

針對部分歐盟政客打壓中國企業的行徑,譚主瞭解到,中方準備了充足的反制措施。

熟悉經貿領域的沈倩律師告訴譚主,歐盟在包括葡萄酒、乳製品等在內的農產品上,都非常依賴中國市場。

我們剛纔提到,歐盟在農業上存在大量補貼的現象。事實上,去年9月,中國商務部就宣佈對從歐盟進口的馬鈴薯澱粉做出反補貼裁決,繼續徵收反補貼稅。

沈倩表示,歐盟的補貼行爲、傾銷行爲導致中國國內的相關產業受到了實質性損害,那麼中方也有必要用實際行動,展現中方維護中國企業利益的決心。

事實上,除了農產品之外,歐盟在航空器等領域,同樣依賴中國市場。

空客公司最近發佈的報告預計,中國有望超過歐美,成爲全球最大航空服務市場。這對於歐洲航空器公司而言,意味着機遇。

而某些歐盟政客意圖打壓中國,無疑是在“喫飯砸鍋”。

譚主瞭解到,中國業界對歐盟的補貼政策和惡劣做法非常不滿,認爲這嚴重地損害了中國產業的利益,呼籲政府利用一切手段予以反擊,包括髮起反補貼反傾銷調查。

這樣的局面,讓譚主想到了這樣一件事:

2012年時,一些歐洲企業向歐盟委員會提交申訴,要求對中國光伏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如果立案,這將是當時中國歷史上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

就在這個時候,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站了出來,同歐盟委員會進行交涉,促成了中歐企業之間的和解。

當前,氣候危機是包括中歐在內,全球共同面臨的危機與挑戰,中歐只有共同合作,才能應對危機。是成爲隨美起舞的政客,還是成爲像默克爾一樣的政治家,這是擺在歐洲這些領導人面前的一道選擇題。



來源:@玉淵譚天

編輯:劉婕

校對:林澤宇

審覈:朱穩坦

往期回顧





星標關注環球網

國際資訊盡掌握

覺得不錯,就點在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