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門口,很多10幾歲孩子眼神麻木,死氣沉沉:有些話爛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


文 | 小樹媽媽
原創文章,其他公衆號轉載請後臺輸入“授權”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話題是這樣的:“什麼時候,父母讓你感到無能爲力。”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是:“在批評我的時候。”


當他羅列出父母的一系列做法,被其他網友稱爲“家有同款父母”:


每次練琴,我媽不是說,“怎麼總彈快”“手又塌下了”,甚至我每彈一小節,我媽就打斷一下。總被嫌棄我合蓋走人,我媽後面追着我喊,“每次才練不到十分鐘,能練好纔怪!”


每次我穿新衣服時,我爸就說,“學生就該好好學習,整天就知道打扮!”我不換衣服,我爸又要說,“整天邋里邋遢的,不愛乾淨!”


作業寫不完熬夜了,我媽會說,“早點休息,別明天上課又打瞌睡!”;睡早了,她又說“睡這麼早,作業寫完了嗎,多大了還不知道學習爲了誰!”


不得不說,這個高贊回答中提到的場景,在生活中確實有不少。



但我們也會發現,如果父母用放大鏡仔仔細細盯着孩子看,那麼無論如何都能挑出他一大堆的毛病。


結果往往是孩子在父母面前,一舉一動如履薄冰。不僅沒有如願變得更好,反而越來越差。有些孩子十幾歲就沒有活力,死氣沉沉,有些甚至出現了抑鬱、焦慮的情緒,小小年紀就需要到精神科就診。


當孩子的全部精力,都用來對抗出錯帶來的壓力和恐懼,他就很難眼裏有光、能量充足。



父母越“挑剔”,孩子越差勁



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美國哈佛著名的“白熊實驗”。


研究人員要求被試者不要去想一頭白熊,結果幾乎所有被試者的腦中都會浮現出一頭白熊,甚至還有人在心中反覆描繪了白熊的細節。



這個心理現象被稱爲“反彈效應”,簡單來說,就是越被禁止,越被重視。


比如當孩子學習時,總聽到“這不好,那不對”的聲音,大腦接收到的指令就是反覆強化這件錯誤的事,就像被試腦中的白熊,揮之不去。


而且人們在聽到指責時,大腦會釋放一種壓力激素“皮質醇”,而孩子大腦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弱,無法迅速降低激素分泌。



當壓力激素處在高水平狀態時,孩子就會陷入緊張焦慮的狀態。


他內心原本渴望把事情做更好,但越是努力避免失誤,越容易積累對錯誤的恐懼和焦慮,反而錯得更多。


父母的批評和否定,就像是往孩子的傷口上撒鹽,而表揚和賞識就會開啓孩子生命的另一扇大門。


知名班主任魏書生曾任遼寧省盤錦市教育局局長,在他的教學生涯中,遇到過很多調皮搗蛋的差生,他的教育經驗,就是要少看孩子的缺點。



有次,他跟一個愛打架的學生聊天。


“孩子,這個月打幾架了?”


“老師,打兩架了。”


“好孩子,28天沒打架了!咱爭取下個月少打一架,行不行?”


“老師,以後我一架不打了。”


“慢慢來,改正錯誤需要有一個過程。”


後來這孩子充滿信心,找到很多管理自己的方法,以後他真的一架都沒打。


魏書生老師說:“父母老師永遠不要盯着孩子缺點錯誤,那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焦慮。別去看孩子哪些沒做到,而是去想孩子能做到什麼”。


當孩子做錯一件事,告訴他沒關係慢慢來,耐心陪他走向成熟和完善,勝過一切嘮叨和挑剔。





讓孩子變好,我們可以這樣做



很多父母可能會說,我也想當個樂觀的父母、我也想心平氣和,但是孩子就跟聾了一樣,怎麼說都不聽,渾身都是缺點,那怎麼辦?


一般來說,有這麼幾招是“百試不爽”的:


01.

幫孩子建立快樂的“腦回路”


我看過一位媽媽分享自己兒子改掉壞習慣的事兒。她說孩子房間很亂,怎麼說都沒用,起初她覺得無大礙,就隨他去了。


直到她再也忍受不了的一件小事出現了:家裏空調遙控器是通用的,客廳的壞了只得用孩子屋裏的,但每次她找的時候不是在牀上,就是在雜物堆裏。


她告訴孩子,遙控器用完要放回牆上的底座,孩子也答應了,可每次照舊。


後來博主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戒掉無用的批評,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給他表揚。


這在心理學裏是有依據的,講的是條件反射。


大約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行爲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設計了一個裝有槓桿的木箱,槓桿的另一端連接了食物盒。



小白鼠進入“斯金納箱”後上躥下跳,不經意間觸碰到槓桿,就掉下一粒食物。


反覆多次後,小白鼠發現了觸碰槓桿和掉落食物的關係,學會了按槓桿來獲取食物。


這套理論同樣對孩子也是有用的,強化也可以塑造人的行爲習慣。


這位媽媽把“放回遙控器”和“得到誇獎”這兩件事情建立聯繫,孩子就形成了快樂的腦回路。


後來這位媽媽見放遙控器這件事有了成效,又嘗試了其它。


比如,她引導孩子喫完零食後把袋子扔進垃圾桶,如廁時把馬桶座掀起來,脫下來的髒衣服放進髒衣簍裏。


建立“快樂腦回路”,就是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強化他的成長思維。


讓孩子覺得自己被肯定、被關注、被讚賞,就逐漸塑造了他良好的行爲習慣。


只有當孩子自己覺得好的時候,纔會越來越好。


02.

給孩子提供穩定的情緒價值


心理學裏,存在一個“55387定律”。


就是說,在人們交流溝通時,有55%取決於態度,比如肢體語言、面部表情,還有38%來自你說話的語氣,最後7%纔是你要說的內容。


因此,在和孩子交流時,我們說對錯、講道理都是其次,首先要保證和孩子說話的方式是他能接受的。當孩子願意聽時,我們的教育才能起到效果。


反之,如果我們帶着不耐煩的態度和嚴厲的語氣跟孩子溝通,無論你說得再對,多半他也聽不進去。


就像心理學家李中瑩強調的那樣,父母首先要培養自己的“移情式聆聽”能力。


就是要以孩子的視角,不批判、不打壓、不說教,多多關注孩子的情緒體驗。


比如孩子跟你分享快樂時,我們要真誠地傾聽;當孩子跟你說起自己的遭遇時,我們要積極地回應。


能及時地爲孩子提供情緒價值,這樣孩子纔會感到,自己是被父母理解和尊重的。


慢慢心理學裏,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筆者經過一個賣春聯的攤位,攤主的孩子幫忙時不小心絆到,扯斷了兩根掛春聯的繩子。


周圍的人都替孩子捏把汗,擔心他會因忙裏添亂挨父母的一通罵。


沒想到的是,攤主放下手中的事,把孩子扶起來,關切對問他有沒有摔疼。


孩子搖搖頭,忙問爸爸,春聯都掉下來了怎麼辦。


爸爸淡淡對說,“沒事,再掛起來就行,不過你要幫我們呀!”


這位父親沒有抓着孩子的錯誤不放,而是把重心放在教會孩子處理情緒以及解決問題上。


這種父母的內心是有“張力”的,給了孩子充分的容錯空間,不會在小事上內耗他。


孩子也會在鬆弛的環境中,學會樂觀自信,培養出成長型思維和自我驅動力。


即便在犯錯以後,也有強大的自我反省和糾錯能力。


孩子永遠不會因爲被欣賞和誇獎,變得糟糕,反而會因爲沒有得到真正的認同而備受打擊。


被認可、被欣賞,是孩子成長的土壤。



當我們不再用唯一“正確”的卡尺去衡量孩子,他的思想才能更加開闊;


當我們不再用“犯了錯誤必須糾正”的教條去要求孩子,他的內心才能更加堅韌。


就像一位網友說,“來自父母的話,既可能是一束光,也可能是一根刺。”


我們千萬不要和問題站在一起,打敗孩子。


樹媽說:


孩子的幸福是從父母戒掉指責開始的。遇事不奚落,平時多寬容,少潑冷水,多捧場,纔是對孩子最好的心靈滋養。

文章之後,還要跟姐妹們說件事兒。馬上到暑假了,很多姐妹問給娃安排點什麼興趣班比較好。我其實覺得可以適度安排運動類和腦力類,比如圍棋、編程這種比較鍛鍊邏輯思維和數學思維能力的。

我身邊也有不少孩子想學編程,但不知道應該怎麼學、不知道從哪裏入手、不知道應該參加什麼樣的比賽纔有用。6月21號(週五)我請到了少兒編程研究院講師、有20年編程及編程教育經驗的李麗娟老師來到直播間。

她會給大家分享少兒編程學習和規劃,也會分享一些“升學信息差”,給大家做科技特長生方面的政策解讀。並且會帶來含金量超高的Python基礎與智能硬件編程課程,適合1-6年級孩子暑期學,姐妹們一定要立即預約起來。


另外姐妹們記得掃描下方二維碼入羣(已經在羣裏的媽媽不用重複添加),羣裏經常有各種活動,還會實時發送直播消息,解答大家各種問題哈。


···


 

  如 果 不 想 和 樹 媽 從 此 失 聯  
  請 一 定 按 照 下 方 提 示 操 作  


設置【 星標 】




成長樹



點開下方公號名片,即可關注樹媽↓






- 一個溫暖的育兒公衆號 -

200萬父母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