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行業的至暗時刻

最近幾個月,地産行業內有幾個比較難過的消息。

首先,是頭部房企的銷售額,有點不太好看。

從錶上看,相同名次的頭部房企銷售額,基本算是腰斬瞭。

比如去年第一名比今年第一名,下跌瞭 49.13%,去年第五比今年第五少瞭一半。

銷售額大幅度下跌,讓房企的現金流壓力山大。

基本上,前五名房企每個月的工程款支齣,大概都在百億級彆上下。也就 i 是說,2024 年前三個月,這些房企賣房子的錢,差不多剛夠支付工程款。

更糟糕的是:為瞭防止這些房企暴雷,賣期房的錢大概率要進監管賬戶。這些錢用於支付工程款來保交樓。實際房企可用的資金,會更少。

剩下不多的可用資金,得用來還債、發工資、交稅、支付營銷費用……

這裏麵,債務是不能欠的,稅也是不能欠的,能動的就是工資和各類服務費用瞭。

鑒於一季度銷售數據的不理想,引發瞭第二個問題:

一季度前十名房企的土地儲備增長瞭,但是牌桌上的運動員多瞭一些新麵孔。

但,更有意思的是:前十的名單不太一樣。

石傢莊城發投、廣州城投、城投集團上榜,這兩傢房企我不太瞭解,看起來像是被動兜底。

值得注意的是:中鐵建和中建係上榜,看得齣來基建不行瞭,建築商要齣來自己給自己當甲方——這和日本、颱灣、美國特彆像。他們基本上沒有什麼特彆大的地産開發公司,整個房地産市場就是由銀行+建築商一起完成的。

而前十的榜單裏,隻有華潤、國貿、綠城、招商四傢衛冕前十,並有一定的增長。其中,華潤蟬聯第一,增長翻倍。其餘去年在榜的頭部房企,投資額基本與去年相當。

榜單中沒有齣現的一支值得注意的力量,叫貝殼。

貝殼具備不少城市第一手的供求數據和銷售網絡,理論上來說,他隻要得到銀行的支持和建築商的支持,他們就可以做齣最符閤市場需求的産品,以及最龐大的銷售網絡。

在開發商越來越依賴渠道的今天,貝殼下場從中介上攻開發商,對現有的開發體係來說,是一個係統性的顛覆——假設貝殼在思明區拿地,那麼貝殼整個係統會讓思明區的開發商流量至少減半。

行業迭代洗牌,地産人,正在經曆疫情後的第二輪下崗潮。

上一輪,是私營房企暴雷,地産企業瘦身,地産人下崗潮。2020 年-2022 年,開發商從業人數,應該少瞭很大的一大半。

這一輪,國央企開始瘦身——組織架構調整,管理片區閤並。總之,都在減員。

國央企地産公司HR,目前的原則底綫,應該都是隻齣不進。

沒畢業還在崗的地産人,收入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有口飯吃已屬不易,先苟住,纔能迎來曙光。

降薪,已經是行業的普遍現象。

金融係統、地産、虛擬地産(互聯網巨頭,詳見互聯網的盡頭是地産)們的收入,互為因果,抱團降薪。

行業暴利的時代告一段落,從業者的命,當然不可能像暴利時代那麼好。

地産人的收入降低,必然反嚮影響地産。

三四綫樓市在經曆瞭:體製內醫師工降薪減福利+基建收縮包工頭及利益流通鏈條萎縮+教培市場打擊,四大購房主力群體瞭仨。

緊接著,地産從業者在三四綫的齣清,以及三四綫齣身在一二綫打拼的地産從業者降薪,最後一個購房的大群體,也頹瞭。

這些地産從業者中,包括原來還挺賺錢的中介個體,以及地産上下遊企業。

地産上下遊企業,正在謀求轉型

比如剛纔說的建築公司和中介巨頭,他們在過去 20 年中積纍瞭天量的財富和授信。這讓他們有機會反攻上遊,自己當自己的甲方。

而鼎盛時期雖然也賺錢,但是賺的錢沒有大中介和大總包多的企業,在傳統業務收縮的情況下,也在謀求新航道。

比如設計院

過去二十年,設計院的人均産值高到令人震驚的 60-90萬。資源強的設計院一年光蓋章授權收入都能買幾套島內房産。

現在,有些設計院轉型文旅項目設計,整閤策劃+運營,把下遊的活一起乾瞭;也有些垂直專業的設計院通過數據與專業整閤,和 AI 小模型公司閤作開發基於水暖、製冷、消防等係統産品。

比如全國性代理行

世聯行,曾經是中國代理行的代錶,也是中國地産顧問、營銷界的黃埔軍校。可以說,世聯行的大資管、大金融、大 IT 等轉型方嚮也很值得地産乙方藉鑒。

區域型服務商

甚至包括我們肆意在內的區域型地産服務商,迫切需要開源節流,開闢新航道。

整個市場的現金總量在急劇萎縮中,整個行業現金流最嚴峻的考驗,就要到來。

上遊乾旱,下遊顯然滋潤不起來。

行業的緊縮帶來的危機感,比盛世的使命感來得更有驅動力,挺好。

起碼,大傢終於可以一起琢磨下,乾點更具進步意義的事情。

過去二十年大傢憑運氣賺來的錢,看看這一把,會不會憑實力輸齣去。

行業齣清基本結束,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最近的幾個風嚮,比較有代錶性意義。

首先是大人們的講話,開始重新給地産定調:我們還有一億多人需要房子,需要城市的房子。

地産新增信貸,也在更充裕地供應。開發商們的資金成本,正在不斷地下降。

資金成本下降,意味著更大的周期韌性。韌性是強瞭,但仍舊有幾股力量在拉扯開發商的資金鏈條。目前比較顯著的現金流矛盾我看也在積極化解中。

  1. 下跌的抵押物價格與信貸續期的矛盾。

    不少開發商的開發貸、在建工程抵押貸款是基於2020年左右的估值貸齣來的。比如當年評估這個在建工程貨值是 100 億,能貸五六十億。但現在開發商自己賣著賣著變成瞭 80 億。眼瞅著貸款閤同要到期,這筆錢還能從銀行裏貸齣來多少?反正按照最新的銷售價格做評估,肯定沒有原來五六十億那麼多。這需要增加授信或開闢新的融資渠道。

  2. 保交樓監管資金與開發商償債需求之間的矛盾。

    開發商其實挺有錢的,理論上來說,賣樓的錢是勉強能完成周轉的。但是,地方上為瞭防止齣現爛尾的情況,設立瞭一個監管賬戶。原則上這個賬戶裏的錢,隻能用於工程建設相關支齣,纔能百分之百確保交樓不齣亂子。但事有輕重緩急,利息是到點要還的,有些項目賣樓的錢就在賬上卻不能拿齣來還利息,這也極大地降低瞭開發商的資金周轉效率。甚至有些房企暴雷,和監管賬戶資金不能用來還利息有很大關係。

    ……

問題有很多,非業內的小夥伴也沒有必要瞭解那麼深。

總之,金融係統的大人們正在不斷地伸齣援手,把管子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接入地産。

續命,纔能求發展。

過瞭6 月 30 日,開發商們的境外債,應該已經還得七七八八瞭。那時候還站著的開發商,應該能得到更多更具有咱們特色的金融支持。

總之,我想,會以一係列洋人不太理解的方式注入流動性。

底綫是,咱們的鈔票現在還不能毛,毛瞭,就和廣場上的小日子很像瞭。

反正呢,這是地産行業最最難過的半年,這半年挨過瞭,應該日子會好過些。

與同業的兄弟們共勉。阿 Q 一下:不是現在的日子太難過,而是過去二十年,運氣太好瞭。

這麼想,應該就會舒服點,大傢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