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放映時間:
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19:00~23:59
線上交流時間:
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21:00~22:00
線上對談嘉賓(暫定):金嘉·米哈爾斯卡,內利坦·金希里亞
請在報名後聯繫遊擊社助手(微信:Guerrilla2024)獲取觀看和交流鏈接,請合理安排觀影時間

吸血鬼,並非笑談
Vampires, It's Nothing to Laugh at
36分鐘,2023,加拿大
金嘉·米哈爾斯卡
入圍2023年瑞士真實影展
2021年,金嘉·米哈爾斯卡深入安大略省威爾諾地區——加拿大現存最古老的卡舒比族聚居地。當這位紀錄片導演向當地前鎮長探詢傳說中的女吸血鬼秘聞時,竟遭絞刑威脅。原來早在1960年代,人類學家揚·佩爾科夫斯基便以語言學研究為名造訪此地,其宣稱在電臺訪談中邂逅"缺失上頜兩顆門牙"的神秘婦人之說,意外造就了這個"迷你特蘭西瓦尼亞"的詭異盛名,吸引無數獵奇者接踵而至。米哈爾斯卡通過檔案考古發掘出塵封的原始錄音資料,以戲謔式展演解構學術田野中的奇觀化敘事。影片《吸血鬼,並非笑談》巧妙運用恐怖類型片的視覺語法,層層剝開披著擬真外衣的認知迷局,揭示實證研究如何蛻變為奇幻敘事的文化生產機制。

金嘉·米哈爾斯卡 Kinga Michalska

哥斯拉大戲院 Salam Godzilla
41分鐘,2019,瑞士
吉爾斯·奧布里
1960年,摩洛哥阿加迪爾。一場劇烈的地震幾乎摧毀整座城市,僅存的建築中包括色蘭電影院。命運的安排充滿弔詭——據記載,災難當晚影院放映的正是後啟示錄時代的經典怪獸形象《哥斯拉之魔界決戦》。這場時空的錯位成為吉爾斯·奧布里展開調查的線索,這位傾聽往昔迴響的探索者,試圖在時光長河中打撈那些遙遠而微弱的痕跡。恐龍足跡、新聞紀錄片、地震勘測數據與阿里·法伊克吟唱的詩句、魯瓦伊斯舞者的肢體韻律在此形成豐饒的互文。影片穿梭於影院廢墟與阿加迪爾地貌之間,現場錄製的抽象音軌編織出獨特的敘事經緯。

吉爾斯·奧布里 Gilles Aubry
吉爾斯·奧布里(Gilles Aubry)的創作橫跨聲音與視覺藝術、實驗音樂及學術研究領域。他以實驗性研究方法為基底,融匯電影、行為藝術、裝置及廣播藝術等多媒介表達,汲取藝術、人文與技術研究中的跨學科智識。其2023年出版的學術專著《聲、身、種:摩洛哥的聲音人類學研究》(Adocs出版社)深入探索了摩洛哥的聲音文化肌理。
近年重要藝術項目包括:與羅伯特·米利斯及印度聲音團體"旅行檔案"合作的委約聲音作品《留聲機效應》(第十四屆卡塞爾文獻展,2017年,卡塞爾/雅典);與娜塔莉·姆巴·比科羅共同呈現的行為藝術《黑色觸角》(城市調頻藝術節,2018年,梅塞尼);以1960年阿加迪爾地震為背景拍攝的影像散文《薩拉姆哥斯拉》(2019年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首映,並參展柏林世界文化宮"愛與民族學——敏感性的殖民辯證法"展覽);探討摩洛哥大西洋海岸生態之聲的《大西洋裂痕》(2022年捷克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特別提及);反貪腐聲吶團體VACUT創作的聲學裝置《哨音》(蘇黎世OTO聲音博物館委約,2022年);以及探究北非技術批判理論的《機械志》(2023年,受柏林KW當代藝術中心與德國對外文化關係學院委約創作,參展"卡薩布蘭卡學派"展覽)。

光之亮 Light of Light
12分鐘,2023,希臘
內利坦·金希里亞
1932年圓寂前,一位僧侶在世界最偏遠的角落親手打造相機。近一個世紀後,某位電影人發掘並修復了封存的3000張玻璃底片,將塵封影像與個人拍攝的超8毫米膠片交織,鑄就一場電影朝聖。往昔與此刻在迷幻的視覺織錦中渾然相融,以掙脫時間桎梏的影像敘事,完成跨越生死的靈性對話。

內利坦·金希里亞 Neritan Zinxhiria

報名後請加遊擊社助手微信:Guerrilla2024,並主動出示報名記錄,
請在放映時間內觀看影片,遊擊社不予退票或延長放映時間,敬請理解
撰文:林秉翰
策劃:肥羅,梁詩蔚,林秉翰,王淞可(按字母順序排序)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