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一位中國畫家結婚了。
1986年,一位中國畫家結婚了。
在新婚之夜,他不做俗人之舉,為一絲不掛的妻子畫了一幅人體畫,26年後,這幅畫賣出了3450萬元……
這位畫家這是我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院長楊飛雲教授。
1
楊飛雲是內蒙古包頭人,出生於1954年。
15歲的時候就下鄉做知青去了,回城裡後分配到了鐵路當鉗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叮叮噹噹的修火車輪子。
然而,此時的楊飛雲心裡已經有了一個藝術夢想,幹了四年鉗工後,被調去文化宮擔任美術幹事,並因此認識了著名油畫家、美術教育家妥木斯,跟著他學習起了油畫。
1976年,是楊飛雲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年。他在畫人體的時候缺人體模特。
正巧,這一年剛滿12歲的佟芃芃被母親送來學畫畫,找的老師就是22歲的楊飛雲。
看著面前緊張不安的少女,楊飛雲沉思了一會兒後說道:
“我給你畫一張吧!”
然後,他就把揹著書包,穿著小棉襖,繫著條紗巾的佟芃芃畫了出來。
自此,佟芃芃就開始了她的楊飛雲“御用模特”生涯。
1978年,中央美院開始公開招生,原本只打算招8個學生,後來擴展到了10個。
楊飛雲記得,當時的競爭很激烈,他能入選就跟“做夢一樣”。
在央美期間,他聽過羅工柳、艾中信、靳尚誼、詹建俊等先生的課。
這段時間對他的影響很大,學習了更為系統、專業的美術知識。
在上學期間,楊飛雲喜歡上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了在國內舉辦的《羅浮宮二百五十年》展。
大師的風格讓他沉迷,後來專門跑去法國系統的看遍了羅浮宮和奧賽博物館裡面珍藏的精品。
自覺受益匪淺的楊飛雲,回國後開始嘗試畫作,模特仍然是佟芃芃。此時,兩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自從當年楊飛雲去中央美院後,佟芃芃就很少畫畫了,但和楊雲飛之間的聯繫卻日漸增多。
楊飛雲沒事就會給她買些藝術類的書籍看。
2
1981年,佟芃芃考上了北京中醫院中藥系,和楊雲飛見面的機會逐漸增多,沒事就跟著他去看藝術展或者歌舞劇。
兩人興趣、志向相同,很自然的就談起了戀愛。
1986年,楊雲飛和佟芃芃結婚了,新婚之夜,他的代表作《靜物前的少女》就新鮮出爐了。
此時,佟芃芃已經給楊飛雲當了十年的模特了。
兩人之間有著很好的默契,她甚至能感覺到楊飛雲畫到了那個地方,並做好配合。
在當模特的時候,佟芃芃甚至比丈夫還要認真,畢竟畫的是她自己。
畫完之後她總會做出一番評價,比如哪個地方的顏色用的不好等。
《靜物前的少女》和楊雲飛的另一幅同樣以佟芃芃為模特的《北方姑娘》,被視為“新古典繪畫中的里程碑”的作品。
人們對這幅畫的評價頗高,說“感染力已經達到了結晶的濃度”。
3
在1998年就成為了“油畫人體藝術大展”封面,2012年,《靜物前的少女》被拍賣了3450萬元。
自從結婚生子後,佟芃芃就很少有做模特的時間了。
也正因此,有人給楊飛雲找來了一些身材比例很完美的模特,但他並不喜歡畫這些公眾普遍認為漂亮的的模特,還是喜歡畫身邊熟悉的朋友、親人。
覺得這樣畫起來更直接、更親切一些。
後來,佟芃芃在接受採訪時說了這麼一段話:
“他為什麼一直讓我做模特?直白的說就是喜歡我吧,越喜歡,就越覺得好看。”
在妻子12歲時與之相識,再到後來的相知相戀,楊飛雲和佟芃芃這對年紀相差十幾歲的夫妻,普通而又不平凡,在經歷重重阻礙後,他們最終選擇衝破世俗羈絆,走到了一起,並將彼此作為靈魂伴侶,互相幫輔互相進步著。
從楊飛雲的作品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他和妻子佟芃芃的變化和成長,透過畫布,我們還共同見證了那一份攜手進步、不離不棄的純真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