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的前任“遺物”,該如何安放?

編者案:如何處理與前任的關係,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我們內心的某個隱祕的部分。今天,我們就從“前任”這個話題入手,聊一聊與前任相關的心理學內容。

你還留着前任的什麼東西?
我替你們到知乎、微博和抖音去搜尋了一圈前任留下的東西:
(1)實用類的
“我用着前任送的口紅和現任接吻。”
“之前在一張照片裏看到,前夫和現任老婆還用着以前我爸爸給我做的木製泡腳桶。”
“我老公用跟前女友求婚時用過但被拒絕的鑽戒來跟我求婚。”
“我到現在還用着前女友送我的剃鬚刀,爲什麼不扔呢,因爲我的現女友到現在都沒有送給我一個新的。”
“我婆婆讓我把她兒子前女友繡的十字繡掛在婚房。”
“我老公還留着初戀送的一套指甲刀,我一直在用,是真好用。”
“前男友送我的三套海藍之謎和兩套赫蓮娜,我咋捨得都扔了啊。”
(2)感受記憶類的
“前女友送了我一大盒子的感冒藥,上面用便利貼寫了每種藥的用法,這是第一次收到女生的禮物,體會到了被關心的感覺,所以那盒藥一直沒喫,保存了下來。”
“男友留着前任的微信以及一千張合照。”
“我男朋友把她女朋友留下的貓養的肥肥胖胖的,還經常和貓玩。”
“前女友把她的手機留下了,那裏面留着我們所有的聊天記錄,她說她怕我太快忘記她,也怕她自己又想起我。”
(3)斬不斷類的
“時至今日,我的密碼還是前女友的生日。這個密碼能打開我的一切。”
“你們知道嗎,我留下了前任的孩子。”
這些前任留下的東西中,你能忍哪些?還是說,是可忍,孰不可忍?
留着前任的東西做什麼?
留着前任的東西,可能大概有這樣幾個逃不掉的原因:
 (1)東西就只是東西而已,不是誰的東西,扔了還要再買,爲什麼不能接着用呢?
《了不起的女孩》中,陸可問張芒,
“你還留着前女友的什麼東西?”
張芒回答,
“地毯、香薰、房裏的地燈、還有你喜歡用的吹風機”。
“但你爲什麼會留着前女友的這麼多東西啊?”
“這些東西沒有錯啊,丟掉不是浪費嗎?”
這裏張芒的回答可能是很大一部分的人留下前任的東西的理由,反正扔了也要再買,爲什麼不能留着用呢?
就像一個段子說的——如果分了手都要扔掉前任送的東西,那爲什麼我在垃圾桶裏從沒翻出來過大金鐲子和鑽石項鍊?
是的,前任的東西也是東西。是東西,那就有價值——利用價值、收藏價值。

(2)這些東西是過去的一部分自己,也是再難回來的記憶,保留着它們就是保留着那時的自己和回不來的美好。
這個原因比第一個原因要更文藝和傷感一些,也好像就不那麼值得現任理解和原諒了。
但我完全支持這一理由的合理存在。
因爲在心理學中,有一個過程叫作親密關係中的自我擴張。
簡單說就是,我們在和另一半建立親密關係時,會把對方的很多物品、特徵、資源等納入到我們自己的自我當中來。
好處是——
我們就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親密無比;
壞處是——
一旦分手,我的這一部分已經擴張了的自我就被對方帶走了。
你想想,一部分的自我不見了,這當然會造成嚴重的空缺感啊。
這要怎麼彌補呢?
我們會留下一些代表性的東西,讓這些東西變成情感的象徵,至少從某個小的意義上來看可以去彌補缺失的那一塊自我,讓我們仍然感覺到自己是完整的而不是缺失的。
(3)是真的沒有忘記,是真的想留着還有以後可以期待。等到再見面時,可以拿着這些東西說,“你看,我從來沒有忘記過你”。東西成了一個象徵。
這是被現任們最爲詬病的一條理由,也是最傷人的一條理由。
因爲有個詞,叫“睹物思人”。
往前說說,我們在關係維繫的過程中,爲什麼會送給對方一些東西?或者有意無意間讓一些東西留下來?
因爲物品可以代表情感,最典型的就是所謂“定情信物”,我們用一些實際而具體的東西,代表我們那些不可言說清楚的愛和愛的程度。
那麼,不能拋卻一個東西,自然會被聯想到不能拋卻那些東西背後的深情和承諾。
如果與前任的關係還有希望,這些東西就是過去、現在和未來最好的鏈接。

現任怎麼看?
伊能靜在節目中談到,剛跟秦昊談戀愛的時候,秦昊的手機裏還有前任的照片,她允許他繼續保留,她說,
“爲什麼我不會生這種氣,因爲人生裏有許多回憶是無法取代的。我甚至會把他前女友寫給他的東西或者什麼,幫他放到一個盒子裏,然後幫他收好。學生時期,第一次碰到女孩手的那種怦然心動,我覺得我會想要幫他保留。”
這段話感人嗎?在理嗎?平凡生活中的現任們,又是怎麼看待現任留着前任的東西的呢?
我隨機訪談了一些有過前任或者自己的現任有過前任的朋友的想法,他們的觀點大抵可歸爲三類:
(1)這是對方不夠專一的表現
“留着東西那就是餘情未了。所謂留個念想,那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你留着,就是還在意那段過去,尤其是那段過去中的主人公。那你是不是很後悔失去了ta?”
(2)這是對方認爲我不夠好的表現
“你真的愛我嗎?還是我只是‘莞莞類卿’?是因爲我不夠好,或者我沒你的前任好,所以你才這麼不在意我的感受。因爲我不夠好,你對我也不是真愛。”
(3)這是正常人的正常表現
“留着東西本來沒什麼,如果我反覆提反覆說,那可能才真的是一種強化、一種刺激,那到最後忘不了對方前任的,反而是我這個現任吧。”

怎樣纔會好一點?
想跟關係中的兩個主體分別來說:
(1)回憶是扔不掉的。
不論你的另一半是不是留下了前任的什麼東西,ta的前任(們)存在過,而且這個/這些前任可能一直隱藏在腦海某處,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哪怕你讓對方扔乾淨了所有的有象徵意義的東西,依舊是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所以纔會有殘忍且不禮貌的網友評論說,“你的現任就是ta的前任用過的最多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每一段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關係都在一遍遍重新養育我們。
這些關係都如曾奇峯老師說的,“是我們早年和養育者的關係的翻版”。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有時也需要感謝那些或美好或不美好的前任(們)。
正在做我們另一半的現任們,他們的前任也曾“再養育”他們,讓他們在一個不一樣的容器中繼續成長、變化,直到走到我們身邊的這一天,直到成爲我們今天遇到的這樣。
所以,如果我們遇到的不是三心二意和背叛(這裏的鑑別重點可能是所留下的是實物還是回憶),如果僅僅是一種留存,倒不至於讓我們完全推翻現在的關係。
畢竟,我們在關係中的實在感受更重要。
(2)如果讓你不舒服了,那我就毫不猶豫地扔了。
我認爲這是一種很必要的覺悟。大可不必推論成對方的小心眼和看不開。
無論前任於我們而言是多麼重要和有意義,既然已經成爲了過去,並且最重要的是,既然我們已經選擇了再一次出發,那就是另一個篇章了。
我們要拿出真心誠意來對待這個篇章,包括,至少從形式上讓對方覺得安全和唯一。
所以我很讚賞一個網友講的生活橋段:
“我跟他說過我在意之後,他就連馬桶都換了。”
愛可能就是這種明目張膽的要求和偏愛。
作者:一葉舟,心理學專業學習、從業16年,註冊心理師,二寶媽媽,潛心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向生活學習,向每一個生命學習。



心理學探討議題,與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是相關的。而參與現場訪談,是通往我們內心最直接的一種方式。
當我們坐在一位資深的心理諮詢師面前與她對話,以她的訪談技巧與來訪者深度鏈接時,會是什麼樣子?有彌聯合心理傾聽現場訪談演示課,爲大家提供了一次這樣的機會。明天與後天晚上18:00,我們精心籌備了兩場“傾聽”現場訪談演示,付麗娟老師與徐倩老師將準時與大家見面!
這兩場直播課,兩位老師將與學員連麥進行訪談,帶您深入訪談現場,沉浸式感受訪談的氛圍和場域,學到真正有用的乾貨。
課前,我們還爲您準備了經典的課前預習內容——【付老師:傾聽的“四個點位”】視頻課,幫助大家更好的去理解諮詢師如何在和來訪工作中去傾聽。
您只需要付出 200元的小小投資,就能親身體驗付老師和徐老師的教學風格,提前瞭解“傾聽技能”的學習和訓練是如何進行的,以及自己是否對這門課程有持續的興趣和動力。
如果您希望參與系統學習,報名【第5期傾聽打磨營】,這 200 元將全額抵扣。
一起探索訪談的奧祕,讓您的職業生涯更加精彩紛呈!倒計時4天,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編輯 | N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