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不還的人,背後是什麼心理?

作者:天雅

來源:武誌紅(ID:wzhxlx)


生活中,不知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老賴”:


他生活有睏難嚮你藉錢,你藉給瞭他,但到瞭還款期限,他卻遲遲沒有動靜。


當你提醒他還錢時,他要麼嬉皮笑臉地敷衍你,要麼反過頭來指責你不近人情。


等催的次數多瞭,他甚至還有可能人間蒸發,把你拉黑。


真是令人又為難,又氣憤,又無奈……


好吧,我最近就遇到瞭這檔倒黴事。


今天藉此契機,我想聊一聊:


欠錢不還的人,背後是什麼心理?


麵對這類人,我們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


圖/CC0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小區便利店店長張大姐,是我的同省老鄉。


我們平時見麵會時不時寒暄幾句,偶爾從傢鄉帶來一些特産,也會彼此分享。


整體來說,關係比陌生人好點,但還不至於到好朋友的程度。


某天夜裏,張大姐突然給我發來信息:“門店急需資金周轉,請藉給我×××元,我兩天後還你。”


金額雖然沒有很龐大,卻也足以影響我當月的生活開支。


我本不太想藉,但後來轉念一想:“也就藉兩天而已,影響應該不大。”於是我便把錢轉給她瞭。


而這,也成瞭我與她關係糾纏的開端。


兩天後,她一聲不吭,沒有按時還錢。


我次日一早發信息做提醒,她沒有迴復。


到瞭晚上我繼續追問,她依然不迴復。


無奈之下,我去到便利店,當麵找她要說法。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明明是她理虧,欠瞭錢逾期不還,但見麵的時候,她卻像個大爺一樣,蹺著二郎腿高高在上,像是我在求她似的。


當時,她敷衍性地承諾一個還款日期,便把我打發走瞭。


但到瞭規定期限,她依然沒有還錢,也沒有迴復我的信息。


當我再次找到她時,令我始料不及的事發生瞭。


她先是憤怒地指責我忘恩負義,不懂感恩:


“我對你這麼好,春節還給你帶瞭傢鄉上好的蜂蜜,你如今卻天天催我要錢,令我難堪……”


憤怒發泄完瞭,她又開始嚮我訴苦和抱怨:


“老公不爭氣,天天賭博,欠瞭一屁股債。我一個人辛苦賺錢,要替他還債,還要養孩子……”


完瞭以後,她抬起頭,哀怨地盯著我,仿佛在等我迴應些什麼。


可能很多人在這個場景之下,都會忍不住泛起同情心,甚至會想為她做些什麼。


嗯……我也是。


聽完她這番話,我內心隱隱約約感到一陣羞愧,並忍不住自我懷疑:


“她這麼可憐,我還天天催她還錢,是不是太過分、太不近人情瞭?”


我嘗試說服自己去體諒她。但不知怎的,我的心裏堵得慌,總感覺有些不對勁,卻又說不上哪裏有問題。


直到幾天過後,我冷靜下來迴顧整個事件經過,梳理我與張大姐之間的關係,纔終於察覺到這種不對勁的來源:


自始至終,她都在用一種“糨糊邏輯跟我溝通。


圖/CC0




所謂糨糊邏輯,是一種隱藏在各種人際關係中的常見邏輯。指人與人,或事與事之間,彼此拎不清、相互混淆的狀態。


例如,我原本是去處理我與張大姐之間“藉錢、還錢”這件事,但她卻瞬間把彆的事情(春節送瞭我蜂蜜)、彆的人(她老公和孩子)牽扯進來,令我産生瞭很多不該由我來麵對和消化的情緒感受。


這就是典型的“糨糊邏輯


糨糊邏輯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把人搞混,另一種是把事搞混。


其一,人與人之間的“糨糊邏輯


它有兩種錶現形式:


① 我=你,你=我。


在關係中,按照這條邏輯,就意味著:


我要操心你的事情,為你負責;

你也要操心我的事情,為我負責。


這一點,在張大姐身上其實挺明顯的。


一方麵,她對人非常熱情——


社區老奶奶買大米提不動,她會主動幫忙送上去;


隔壁小夥子沒對象,她會主動張羅給他介紹對象;


…………


仿佛在她眼裏,周圍人的事都是她的事。


但另一方麵,她怨氣有點重——


當她遭遇睏難,彆人沒有幫助她,或無法滿足她的需求時,她會非常憤怒,甚至還會公然吐槽對方,罵對方是白眼狼。


仿佛在她眼裏,她的事也是周圍人的事。


② 我=我們,你=你們。


簡單來說,這種邏輯就是,你一個人得罪瞭我,讓我不爽,與你有關的人都要為此負責。


比如,媳婦和婆婆鬧矛盾起衝突,晚上卻拿老公齣氣。


理由是,你媽媽讓我不爽瞭,你是她兒子,你要負責嚮我賠禮道歉。


如果老公拒絕道歉,她就會找來自己的父母嚮老公施壓,逼他道歉。


她不能將婆婆視為單獨的“你,而是將婆婆和老公混閤成一體;也不能將自己視為單獨的“我”,而是將自己與父母混閤成一體。


這是一種典型的“未分化現象


圖/攝圖網


其二,事與事之間的“糨糊邏輯


事件A=事件B,事件B=事件A。


事件A和事件B,本是兩個獨立的事件。


但按照糨糊邏輯,兩者卻變成瞭互相關聯,甚至互為因果的關係。


就像我與張大姐之間——


春節她給我帶瞭傢鄉的蜂蜜,我其實也迴瞭她一箱臘味,這是事件A。


前不久她嚮我藉錢,逾期不還,一拖再拖,這是事件B。


這是兩個相互獨立的事件,但在張大姐的糨糊邏輯裏,卻變成瞭:


“我春節送瞭你蜂蜜,你如今就不應該再嚮我催款。”


如此一來,它就變成瞭一筆講不清道不明的人情賬。


這是令人睏惑和無語的地方。




在現實關係中,無論是親子、伴侶還是朋友之間,糨糊邏輯時常會發生。


如果我們不能識彆它的存在,便很容易陷入與他人永無止境的糾纏中。


過度糾纏之下,關係雙方會越來越痛苦,越來越吃力,陷入惡性循環。


那麼問題來瞭,我們具體要怎麼做,纔能跳脫“糨糊邏輯的糾纏呢?


在處理完這件事之後,我總結齣很關鍵的兩點


① 在人物關係上做減法。


我們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的糨糊邏輯,整體上會有這樣的作用:


在事件中,減輕個人的責任,並把它分攤到關係裏共同承擔。


但壞處就是,它會助長責任個體的惰性,令無辜之人被迫承擔責任,令事情變得越來越復雜。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在人物關係上做減法,把焦點還原到責任人身上,事情就會變得清晰簡單很多。


就像張大姐,丈夫賭博欠債,無力撫養孩子。


按照糨糊邏輯,丈夫欠債=她欠債,在替丈夫還債的過程中,她被迫承擔兩個人的責任。


但如果能通過做減法,不再替丈夫還債,把責任歸還給丈夫,那她的負擔就會輕鬆很多。


意識到這一點以後,我也決定在人物關係上做減法:


盡管張大姐生活艱難,值得同情,但這是她個人的選擇,我沒辦法透支自己的財力物力,替她承擔責任。


圖/CC0


② 在事物關係中做減法。


在關係中,很多人在衝突和矛盾的時候,喜歡不斷翻舊賬。


它有一個作用就是,可以對衝我們當下的無力,規避責任。


但壞處就是,它會掩蓋我們當前的錯誤,妨礙問題的解決。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在事物關係中做減法,一碼歸一碼,事情就會清爽明朗許多。


就像張大姐,按照糨糊邏輯,因為她贈予過我傢鄉特産,所以她有理由欠錢不還,而我也不應該催她還錢。


但按照“一碼歸一碼——


她贈予我傢鄉的蜂蜜,我迴她一箱臘味,我們之間的人情債,已經通過這兩件事清瞭。


眼下尚未完結的事情是,她欠我的錢,卻逾期不還,這是我們彼此需要麵對和處理的。


意識到這一點以後,我也決定在事物關係上做減法,並采取以下措施與她進一步溝通:


肯定過去——


“謝謝你過去那麼熱情地與我交談,分享食物。”


陳述事實——


“你當初藉我的錢,承諾兩天還,但拖到現在還沒有還。”


坦承睏擾——


“我需要這筆錢還信用卡和交房租,如今令我生活有點為難。”


確定最後期限——


“請你確定一個日期,按時把錢還我,否則我就采取行動瞭。”


沒想到,當我把以上文字發送過去以後,張大姐當天下午就把錢還給我瞭。



寫在最後


的確,麵對欠錢不還的“老賴”,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陷入對方的糨糊邏輯中,不僅要遭受利益損失的睏擾,還要被迫背負人情上的道德壓力,令人苦不堪言。


這個時候,不妨試著在人際關係、事物關係上做減法,覺察並跳脫關係背後的糨糊邏輯。


誠如阿德勒所說的“課題分離——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重要的就是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你承擔你的責任,我承擔我的責任,我們可以相互幫扶,但我們絕不過度捆綁。


當你遭遇現實睏境,尋求我幫助,我願意為你排憂解難。


但我不願意過度損耗自己的利益,去承接你生活的無力。


相反,我會把原本屬於你的一切責任,原封不動地歸還於你。


然後,我會繼續敞開懷抱,擁抱我們之間清爽、通透的關係。


從這個意義來講,在人際中,將彼此的利益和責任拎清,也是對關係的一種成全。



作者:天雅,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廣州心協三級心理谘詢師。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武誌紅(ID:wzhxlx),微博:@武誌紅。現於北上廣深杭廈門成都蘇州南京青島10個城市開辦瞭武誌紅心理谘詢中心。

▽ 點擊閱讀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