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男人沒那麼重要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今日主播 | 姝璇
前幾天朋友們聚會,離異後一直單身的L,突然說她戀愛了。
“你想清楚了嗎?”大家都很驚訝。
當初,因爲前夫的背叛,L發誓自己要將感情徹底從她的生活中剔除。
她寧願獨自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也不願再被男人牽絆、影響自己。
十幾年,L就這麼自己帶着孩子相依爲命,雖然辛苦,但生活也過得有滋有味的。
L說:“我也是這幾年不斷地成長,才漸漸放下過去,也明白女人的幸福要掌握在自己手裏,就要學會把男人當生活的配菜。
“你會喜歡這道配菜,但他不會成爲你生活的必需品。”
“我現在跟他,只談戀愛不結婚。在一起高興就繼續,不高興也沒必要委屈自己。”
就活在當下的緣分中,不會考慮太長遠的事。畢竟誰都無法保證,以後會是什麼樣子。”
L的這番話,讓我想到:
“好的親密關係,都要有各過各的能力”。
這種各過各的,是一種精神上的獨立與自主。
不是不對他有所求,而是別讓那些期待成爲自己生活的全部,修3個不執着的功課。


不執着於男人的承諾
“你不會出軌的吧?”,“你會永遠只愛我一個人的吧?”
很多人走入婚姻時,都會擔心,但卻期待一個永恆且專一的承諾。
正如《霸王別姬》那一句經典臺詞:
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但愛這種東西,是瞬息萬變的,是無法預知的。
即使在婚禮上說着錚錚誓言,婚後也不知道會面臨什麼。
第一段感情,在一起7年,L一直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前夫顧家,公婆不跟他們住在一起,他們兩口子的日子過得有聲有色,即使結婚了,還像熱戀中的情侶一樣,啥儀式感都安排得滿滿的。
直到某天,L無意翻看前夫的手機,發現了他的婚外情。
瞬間,L崩潰了,感覺五雷轟頂,天崩地裂:
原來男人可以在愛着你的同時,愛另一個人。
她感覺自己過去這幾年的幸福,就像一個笑話,她生理上都開始反胃、噁心。
很多人在第一次遭遇男人背叛時,都有跟L一樣的想法——覺得過去的一切都是假的,是騙人的。
好像失去了這個男人,自己的人生就要崩塌了一樣。
  • 有的開始攻擊:“男人都一個樣,都是騙子。”
  • 有的變得極端抓取、不斷向另一半索要承諾:“你保證……嗎?”
  • 有的對愛情灰心喪氣,“算了,就這樣吧。”
在我們受傷時,很難冷靜下來思考:
這僅僅只是一段關係的結束而已,只要自己還在,愛就不會消失。
當然,不論是哪種狀態,都只是失望、悲傷之後一種暫時的心理防禦
是你在保護自己在當下的情感重創中,稍微好過一點。
只是隨着時間的流轉,不少人會把自我保護會變成了新的桎——
不僅沒有讓自己真的變得更加輕鬆、喜悅,反而生出對幸福的悲壯感,一種不甘又無力的妥協。
L在離婚後就曾沉浸在這樣的痛苦與悲傷中。
直到她願意接受心理治療,才慢慢看清關係與愛的本質。
她說,有次心理諮詢師問她:
“如果那個男人的愛都是騙你的,那你感受到的愛,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呢?”

“在其他人那裏,或在別的什麼那裏,能讓你感覺到類似的愛嗎?”
那一次治療,L想到了很多。
她想前夫是愛過她的,“他的承諾也是真的,只是人心會變。”
被愛的感覺是真的,“但被愛可以被剝奪,愛是不會的。”
她還意識到,自己的喜怒哀樂,好像一直在圍着別人轉。
小時候,這個人是父母。
父母誇我,我就開心;父母忽視我,我就不開心。
工作後,這個人是領導。
領導肯定我,我就開心;領導否定我,我就不開心。
結婚後,這個人是老公。
老公送我禮物,我就開心;老公忘了紀念日,我就不開心。
看到這些,L的內心第一次出現了這種叩問——
“我可以自己給自己快樂嗎?”
“我可以自己愛我自己嗎?”

當她漸漸學會發自內心地愛自己以後,她發現男人好像沒那麼重要了。
或者說,那些她曾經以爲一定要從他者身上獲得的愛與認同,都沒那麼重要了。
“我只需要享受每段關係給我帶來的經歷與感受就好了。
也不會再去執着於一個所謂的承諾。承諾本身就是枷鎖。”
這時候的幸福,並不源自他人。
而是一種活在緣分中,享受當下、順其自然,彼此都來去自由的鬆弛感。
就像躺在草坪上看天空的雲,任它在你的天空停留、來去、變化……
雲是自由的,你也是。
這時候,要修的第一個不執與放下,也就真的做到了——
是一種隨順姻緣,心無掛礙的自由。

不執着於要男人愛
第二個功課,是修不執着於要男人愛。
朋友36歲了,戀愛17年交往了10任男友,卻都沒有進入談婚論嫁的地步。
她每一段戀愛,都傾盡所有、全情投入——
談得轟轟烈烈,愛得撕心裂肺。
本來是幻想張愛玲在《時有女子》裏的那句: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細心保存。


免我驚,免我苦,免我四下流離,免我無枝可依。

結果,愛得她自己千瘡百孔,傷得她體無完膚。
其實很多女性,在戀愛婚姻中,都很容易陷在對“愛”的執着裏。
“你爲什麼花時間送你同事下班,都不願意幫我拿一下快遞?你不愛我”;
“我照顧這個家這麼辛苦,你都不知道心疼我一下,你根本不愛我”;
“要錢沒錢,要愛沒有情緒價值,跟你在一起過個什麼勁”;
......
就像網友們調侃的:
本來是想找一個人避風雨、護我周全的,結果風雨全是這個人帶來的,還給我搭建了一個在婚姻裏孤勇拼搏的戰場。
真是謝謝他了!
就像這個談了十幾年戀愛的朋友,終於在10個男人來來去去的謊言、密語、爭吵和分開下,懂得了:
她好像只是在追求一種被愛的感覺。
德芬老師也分享過自己這樣的一段經歷。
她從18歲第一次戀愛後,幾乎沒有“空窗期”。
因爲她害怕沒人理會、孤單、無人可依的感受。
而這個感受來源德芬老師小時候重複經歷的痛苦。
那時候,德芬老師經常被限制在家裏,無人理會,每天只能透過窗戶望着外邊的世界。
即便長大了,這種悲苦、孤單、無依的感覺常常困擾着德芬老師,甚至會把她打成抑鬱的狀態。
在《愛到極致是放手》的這本書中,德芬老師談及自己離婚、單身的第一年,經常感到自己在不斷重複小時候經歷過的痛苦。
她覺得自己需要心裏踏實地有個男人,才能讓她感到安全,感到自己在地球上有安身立命之處。
儘管那時候的德芬老師已經擁有了千萬粉絲、兒女成羣、父母安在。
看到自己的這個情緒模式後,德芬老師讓自己待着這個負向情緒中,不斷鼓勵自己安住在當下,告訴自己:
“這是我小時候情緒模式的延續,是我頭腦創造出來的幻象。”
當女人看清幻想,瞭解被愛有時候就是騙局,不再想着依靠男人時,哪個不是手拿武器就能上生活的戰場,回到家裏又能照顧好自己的一切的女人?
她們本身就是自己的蓋世英雄:
  • 家庭裏對孩子的悉心照料;
  • 職場上對項目的運籌帷幄;
  • 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能想辦法解決。
男人的愛,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漸漸走出來的德芬老師,也活成了事業、生活都風生水起的大女主。
“應無所住(執着),而生其心(清淨心)
唯有穿越自己的情緒黑洞,突破自己的情緒模式,不着相、不執着於要男人愛
我們才能舒展自己的生命,獲得真正想要幸福。

不執着於做關係裏的“好女人”
第三個功課,是修不執着於做關係裏的“好女人”。
有的女人最大的擔憂,就是自己在丈夫面前不夠完美,不是足夠好的女人。
爲了讓自己成爲“好女人”:
她們付出一切,卻還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多;
她們精心打扮,卻還覺得自己不夠美麗;
她們努力平衡工作生活,卻還覺得自己很失敗;
她們照顧孩子、家庭,卻還覺得自己不是個完美的母親和妻子……
而在其中最典型的,要屬《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中的米琪·麥瑟爾夫人。
她的生活就像一場永無止境的馬拉松,每一步都充滿了對完美的追求和對自我的苛責。
在丈夫面前,她從來都是一張精緻、優雅的面容,結婚4年,她從未讓丈夫看過自己素顏的樣子。
即便是兩人一起休息、睡覺,她也會等丈夫睡着後,再去衛生間卸妝;
然後又在丈夫起來錢,化好妝躺下,確保丈夫睜眼看到的是美美的自己。
在朋友面前,她也時刻記得要展現自己最美的一面。
不論什麼時候出門,她都會在出門前認真地換裝,穿上正式得體的衣服,時刻保持積極熱情的一面,笑臉迎人。
日常她也非常懂得穿搭、身材保養,嚴格要求自己即便生了兩個孩子,也要把身材保養的苗條如初。
……
然而,這樣完美的她,卻仍遭遇了丈夫的背叛。
但面對丈夫出軌的消息,米琪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
自己哪裏做得還不夠?
於是,她更加努力、用心、低姿態地挽回丈夫,但丈夫卻離開家,逃得更遠了。
但也正因爲這次感情的裂痕與傷痛,讓米琪開始發現新的自己。
——她去酒吧買醉,並藉着酒勁上臺吐槽自己的生活,贏得滿堂喝彩。
甚至有經紀人專門找她做專業脫口秀演員。
只是這時候的米琪,覺得昨晚的她,根本不是自己。

很多女性在生活中都會不由自主地對自己有很多的桎梏:
“一大把年紀了,還情情愛愛的,老不羞。”
“都有孩子了,還把自己整得那麼花裏胡哨的,沒必要。”
生活要怎麼過,她們有很多的標準、應不應該,而不是考慮自己喜不喜歡。
好在生活,冥冥之中總會有那麼幾次“意外”,來鬆動我們固化的信念。
因爲,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顆種子。
生命天然的、真正的、向上、向外發展的慾望,是沒辦法埋藏太久的。
就像米琪,藉由這次丈夫的出軌事件,看見了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
並也藉此幫助丈夫,透過“被人崇拜的男人”的面具,看到他內心真正的自己。
而這番改變,也讓親密關係中的兩個人,重新真實、具體地認識對方,重新相愛。
這也讓我不禁想到:
真正的親密關係,不是從第一個吻開始的,而是從第一個屁開始。
所以,不執着於做關係中的“好女人”,學會做真實的自己,是我們需要修的第三個功課,也是最重要的功課。
如果你感覺很難做到,可以參與德芬老師親自研發的《親密關係》體驗營。
這不是讓你一味學習經營親密關係的技巧,而是藉由打磨親密關係這面“鏡子”,更好地看見自己,修自己。

*本文由張德芬空間主筆團成員創作,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策劃丨小熊
編輯丨小熊

主播丨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