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NCEFASHION
名家專欄
陳一平
從1985年起歷任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黨委副處長、處長;1993年任副局級秘書長兼上海市教衛直屬機關黨委書記;1998年後任上海市體育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正局級巡視員;期間,兼任上海市體育局新聞發言人,中國乒乓球協會副主席,上海市乒乓球協會主席、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副會長、上海市體育舞蹈協會會長、上海市體育總會副主席等多個體育社會組織領導職務;現任國際體育仲裁院上海聽證中心理事長,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監事長。

體育文化具有神奇的力量。
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與歷史的脈動同頻共振,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它可以潤物無聲,以其獨特的魅力,陶冶著人們的情操、豐富著人們的內涵,提升著人們的修養。
它也可以激情四射,以其奔放的力量,帶動人們為其狂歌熱舞、歡呼雀躍、振奮精神、激發鬥志。它甚至可以以其特有的開放和包容,彌合矛盾、化解紛爭、傳播友誼、促進交流,化干戈為玉帛,讓世界更和睦。
體育舞蹈是體育文化的物化載體和價值體現。它起源於古代的民間舞蹈,經過提煉而成為宮廷權貴們專享的交際舞蹈,隨著大革命的潮流而走向民間,現已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體育運動。
經歷數百年的歷史沉澱,體育舞蹈已經積攢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具備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那源自生活、美輪美奐的娛樂方式,那講究禮儀、體現公平的比賽規則,以及舞者在比賽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頑強拼搏、追求卓越的精神,都是凝聚人類智慧的文化結晶。
每當一場場賽事音樂的散去,你或許會忘卻名次,抹不去的卻是那份心頭的愉悅和感動,乃至萌生一種效仿和參與的衝動。這種強烈的審美和價值認同便是文化滲透的奇幻效應。所謂“外化於形,內化於心”,說的就是這種意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的文化思想,要求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中國的體育舞蹈運動蓬勃發展,目前全國每年體育舞蹈賽事上千場次,參與人數超過兩百萬人次。在擴大體育舞蹈國際影響力,提升競技水平,豐富人們文化生活的同時,傳播了中華體育文化,弘揚了中華體育精神,推動了全民健身熱潮,為建設體育強國作出了積極貢獻。
下面,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談一些體會。


禮儀,是體育舞蹈的文化底色
禮儀,是現代文明社會人們在交往活動中,在儀容、儀表、儀態、儀式、言談、舉止等方面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它體現了相互尊重,文明交往的文化底色,也是人類進步、社會和諧的基本準則。
體育舞蹈在長達數百年的演化過程中,儘管增添了更多亮麗的色彩和異域風情,其競技規則也有所改變和完善,但仍一直沿襲著當年盛行於宮廷社交舞蹈時的優雅、高貴的禮儀。這種禮儀文化對體育舞蹈的約束、規範和革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體育舞蹈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成為當代世界各國人民所喜愛、所推崇、所參與的體育項目,很大程度源於其倡導的禮儀文化,代表了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普世哲學。
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更應發揚光大這種禮儀文化,為建設和諧文明社會作出貢獻。在這方面,體育舞蹈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載體。
體育舞蹈的禮儀文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 嚴謹的禮儀程序
體育舞蹈有著整套嚴謹的禮儀程序,舞者從邀舞開始,到領舞、起舞、共舞、謝舞止,舉手投足間都應顯示莊重、典雅的風格,以體現出對舞伴、裁判、觀眾的尊重,帶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和回味。
如在邀舞環節,必須是男伴彬彬有禮地主動向女伴邀舞,得到允許後男伴要手挽女舞伴進場,並在旋轉後向觀眾致禮。
在舞蹈結束的謝舞環節,男舞伴在向觀眾致禮後要面帶微笑優雅地手指女士,以對女伴完美表現的讚許。女舞伴在微微頷首回意後,更需向觀眾行古典式的屈膝禮。這些禮節看似小節,其好壞都能影響到舞者最終的得分,不能有絲毫馬虎。
2. 優雅的舞者風度
體育舞蹈作為一項優美的體育運動,展現的是男性的陽剛之氣和女性的陰柔之美。它有別於有些舞種著重表達的豪邁和激昂,而是重點展現其瀟灑、悠揚、流暢的一面。所以,優雅的風度便是體育舞蹈舞者最重要的文化內涵。
它不僅對舞者的外貌、形象和氣質方面有著較高要求,而且在整個起舞過程中,男伴應盡顯紳士風度,女伴應展露淑女風範。無論舞者跳什麼花樣的舞步都不能亂了舞程。
而舞者的路線必須是沿著舞池中央按逆時針方向行進,絕不能不顧他人的橫衝直撞。即使與別的舞者偶爾有所重疊和碰觸,也須主動致歉,給對方讓位。
3. 高尚的個人修養
體育舞蹈作為禮儀文化的重要載體,對舞者個人的修養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以說,其個人的修養直接影響著最後的競技成績。
拿妝容著裝來說,舞者會根據不同舞種的藝術表現形式選擇不同的妝容和服裝。這種選擇往往反映出舞者的修養和學識,稍不得體便會讓體育舞蹈的美感大打折扣。又如在邀舞環節,早期宮廷舞階段男士邀請女士和女士接受邀請都有一整套繁瑣的禮節動作。
儘管經過演變和改革,這套禮儀已適當簡化,但仍舊是體育舞蹈中所必備的禮儀流程。這套禮儀既體現了尊重女性,女士優先的現代文明,也展示了雙方間相互禮讓和包容的個人修養,讓體育舞蹈更顯高雅。


美感,是體育舞蹈的文化亮色
體育舞蹈是體育和藝術高度融合的一項體育運動,它既有體育的屬性,又有舞蹈的特質,是所有競技體育項目中最具美感的一個運動項目。
在優美音樂的伴陪下,男女舞伴翩翩舞動,或歡快旋轉,溫馨又浪漫;或激情四射,酣暢又淋漓。這種人體之美、運動之美,不論對舞者還是觀賞者來說,都是一種感官上或者精神上的美的享受。
而文化與美學又是相通的,文化內涵為美學思想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導,反之美學表現則作為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得以傳承和光大。
美感作為體育舞蹈的文化亮色,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1. 形體美
形體美是體育舞蹈舞者的一大特徵。他們普遍身材挺拔勻稱,皮膚光滑細膩,脂肪含量合理,肌肉更有活力,表現出一種精緻的美感,更符合當代人們的審美觀。所謂“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大概是對他們的最高褒獎。
2. 運動美
體育舞蹈的運動美主要體現在動作、技巧、造型等方面。舞者會隨著音樂和燈光的變化,用合理的速度和技巧以及連貫流暢的動作來表達舞蹈的主題。
舞者中,男性大都剛健有力,女性則柔緩婀娜。這些動作甚至音樂都是經過專家和大師們根據舞者特色,運用人體黃金分割原理精心設計和編制的,自然讓人美不勝收。
3. 情感美
體育舞蹈是一種情感語言,可以充分表達舞者的喜、怒、哀、樂。在表演過程中,舞者會把自己的情感,通過姿態、動作、造型以及略顯誇張的表情,把對自由的追求、對愛情的憧憬、對生命的解讀、對人生的感悟充分地宣洩和表露出來,展現一種情感美。
4. 服飾美
服飾是舞者展示美感的藝術形式。作為舞者的“外層皮膚”,他們會根據不同舞種選擇不同的服飾。這些服飾或大氣、或高雅、或感性、或靈動,樣式新穎多樣,色彩五色繽紛,常常給人一種觀賞盛裝舞會般的視覺衝擊感。
5.音樂美
古人云“舞為樂之容”。音樂是體育舞蹈的靈魂。在舞蹈過程中,它既扮演了一位動作指揮者,又擔當了一個情緒烘托人。
那一張一弛的音符律動,使得體育舞蹈充滿了現場表現力和感染力,在讓舞者充分享受音樂蘊含情感的同時,也讓觀賞者更好地理解了舞者所表達的主題。音舞合一,是體育舞蹈的最高境界。
健身,是體育舞蹈的文化本色
儘管體育舞蹈具備了競技性、娛樂性、社交性、禮儀性等特點,但作為一個體育項目,健身還是其根本的文化底色。
我們一定還記得,在中國革命最艱苦的延安時期,缺乏體育設施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就是通過體育舞蹈(當時稱作交誼舞),來鍛鍊身體,活動筋絡,放鬆心情,從而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鬥爭中去。這種良好的鍛鍊習慣甚至一直沿襲到解放後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之中。
體育舞蹈的健身價值是全面的。它既包括強身健體,也包括益智健心。
第一,體育舞蹈能夠幫助舞者美體塑形,打造符合當代審美要求的完美身材。體育舞蹈的動作樣式很多,練習過程中對身體姿態的要求較高,如一般要求舞者須抬頭挺胸,膝關節、肩關節、腿部都能得到拉伸,讓人體各部位得到充分的舒展。
這就能有效地糾正人們平時低頭、哈腰、駝背等壞習慣,從而塑造挺拔的身姿。而經常鍛鍊者,又能有效消除多餘的脂肪使肌肉更具有活力,給人一種健康、充滿活力的形象。
第二,體育舞蹈是一項全身的有氧運動。它需要舞者有快速的節奏感和協調性,在短時間內做出轉體、擺動、下腰、跳躍等難度動作,需要很強的體力儲備,長期鍛鍊者,能有效的改善人體呼吸系統機能,提高心血管系統機能,從而擁有更強壯的體魄。
有人做過統計,跳30分鐘的拉丁舞,能消耗舞者210千卡的熱量,相當於長跑10公里和游泳500米。長久堅持鍛鍊,能讓你纖腰塑臀,輕鬆減肥,在提高身體柔韌性的同時,增強自身身形美感。
第三,體育舞蹈對人們的心理建設也能起到積極作用。當舞者在舞伴的陪伴下,和著優美的樂曲翩翩起舞時,可以讓緊張的心靈得到舒緩,也能讓憂鬱的情緒得以撫慰,從而進入一個美妙的藝術世界。
同時,參加體育舞蹈鍛鍊還能夠幫助人們克服社交恐懼,增強與人們的互通和交流能力,促進人們更好地融入社會。在運動中收穫健康、享受快樂、體驗人生,體育舞蹈是一個生動的縮影。
近年來,隨著電視和網絡的普及,藉助其強大的傳播力,體育舞蹈正以其高雅雍容的姿態、瀟灑脫俗的氣度、優美迷人的動作、豔麗華美的服裝、沁人心靈的音樂,悄然完成了從觀賞文化向參與文化的轉變,從而進入校園、社區乃至千家萬戶,讓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上它,成為自己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體育舞蹈這一古老體育正迎來蓬勃發展的新的春天。我們有理由相信,依託體育舞蹈運動這一載體而展現的體育文化,將凝聚強大的力量,推動新時代中國體育舞蹈事業加速發展,為建設體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撰文 | 陳一平
圖片 | 聯合會官網·孟飛龍
責編 | 劉子倩
《尚舞》
國家體育總局主管
中國體育報業總社有限公司主辦
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官方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