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中房報圖庫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GDP在濟南市排名倒數第五的平陰縣,最近因“賣天”的話題火了。
在各地還在為土地財政帶來的債務化解問題而傷神憂心時,平陰縣似乎已經蹚出了一條“創收”的新路子——出售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性領域,低空經濟之前多活躍於航空產業發達的大型城市,縣城層面的消息並不多見。然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史上首例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的“變現”項目,竟在一個小縣城誕生了。
不過,這一大膽又超前的思維轉變,一時引起了網民的廣泛熱議。
有網友質疑,“這是賣完地之後又要賣天了?”
━━━━
11月26日,平陰縣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出讓項目中標的消息不脛而走。
從相關公告得知,這一項目的招標人為平陰縣發展和改革局,拿下這一項目的是背靠平陰縣財政局的山東金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有意思的是,山東金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成立於2024年11月5日,至今不足一月,其成立時間與平陰縣發展和改革局披露上述項目招標信息的時間僅僅相差一天。與此同時,山東金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僅為2億元,暫無實繳資本,而其中標這一項目的金額卻高達9.24億元。
公告中,平陰縣發展和改革局並未對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出讓項目進行詳細的介紹,只在項目概況中表示,項目位於平陰縣,特許經營者在特許經營期內負責低空經濟的運營和維護,提供飛行執照駕培等服務,特許經營權期限為30年。
這一將“低空經濟30年特許經營權賣了9.24億元”的消息傳開後,引發廣發熱議。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地方部門,平陰縣發展和改革局面臨的輿論壓力自然不小。
有不少網友質疑,繼賣地之後,這算不算是“賣天”?
目前,關於這一出讓項目的招標、中標公告,都已在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上無法搜到。11月28日,山海新財經多次致電相關公告中的聯繫電話,均無法接通。
━━━━
低空經濟作為新興產業領域,目前多集中在經濟及航空事業發達的大城市,而在縣一級地區並不活躍。
縱觀平陰縣的經濟情況,在濟南市中並不算出眾,經濟總量甚至排不進該市地區中前十。
2023年,濟南市GDP為12757.4億元,累計同比增速為6.1%。其中平陰縣GDP為281.2億元,在15個區縣中排倒數第五,GDP的同比增速為3.5%。
今年前三季度,濟南市GDP為9675.1億元,同比增長5.4%。同期平陰縣GDP為198.8億元,增速亦為5.4%,排名在15個區縣中沒有變化。
政府債務方面,截至2023年末,平陰縣政府債務餘額64.47億元,政府債務率為123.59%。而當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32.46 億元。
今年11月20日,平陰縣委書記王秀成在縣屬國有企業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精打細算,在破解難題中提升本領。堅持‘以時間換空間’,著力控制債務規模總量,優化債務結構,持續降低債務風險。”
此次平陰縣發展和改革局出讓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也被外界與地方化債聯繫在一起。
不過,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性領域,在各地競相追逐的背景下,平陰縣也的確有乘勢佈局,加快搶佔這一戰略性賽道,以期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的意圖。
在這背後,平陰縣的底氣在於其不僅坐擁榆山、孝直兩處機場,還是濟南低空產業示範基地、濟南低空物流運營示範中心的擇址地區。
今年中旬,平陰縣進行了一場無人機在物流運送方面的測試驗證。一架無人機從順豐速運網點出發,經過2分鐘來到濟南低空物流運營示範中心,將一盒玫瑰鮮花餅成功送達,這被當地認為是低空無人機物流示範項目成功驗收的關鍵一步。
截至2024年7月,平陰縣已選取約5平方公里無人機物流試點區域,初步建成了3個物流起降場點、7條航線。
此番平陰縣發展和改革局以9.24億元出讓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是平陰縣大力佈局和發展低空經濟的一個縮影。不過,作為史上首例,外界對此看法不一。
有專家認為,空域資源是國家所有,地方無權出讓空域使用權。對低空空域市場化的前景也不樂觀,畢竟目前民航使用的高空空域也沒實現市場化。
有物流企業則擔憂,這種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的“變現”行為,以後用無人機配送路經此地,會不會被收取“過路費”?
但也有觀點對出讓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的行為持積極態度,認為土地、礦產、海域、空域等資源都屬於國家所有,從“賣地”到“賣天”只是思維的轉變,這種出讓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的模式,是將沉睡的資源轉化為可用的資本,有望推動當時產業升級,擺脫經濟及財政對土地的依賴程度。
近年以來,為了積極化債、破解發展難題,各地也時常在大小會議及工作報告中強調創新和突破。

值班編委:李紅梅
責任編輯:馬琳 徐凡淋
審讀:戴士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