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一部電影探討文化變革,娜塔莉·波特曼的演技獲得好評

許多評論把娜塔莉·波特曼在《光之聲》中的演出和《黑天鵝》聯繫到了一起。娜塔莉·波特曼憑藉後者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小金人。

《光之聲》的音樂和歌舞的標籤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同樣在威尼斯亮相的《一個明星的誕生》,不過兩者風格大相徑庭。《一個明星的誕生》聚焦的是女主的演員和愛情生涯,《光之聲》則從由娜塔莉·波特曼扮演的女歌手 Celeste 的生涯切入,希望探討一代人的文化變革。

《光之聲》的故事從 1999 年的一起槍擊慘案開始。Celeste 是這場災難的倖存者。在之後的藝人生涯中,這場災難始終是 Celeste 的一個心結。影片的後半段,時間來到 2017 年,已經身為人母的 Celeste 的生涯在另外一起暴力事件面前受到了考驗。

娜塔莉·波特曼之外,裘德·洛也加盟了演出,他扮演的是發掘 Celeste 的經紀人。《聖鹿之死》的小演員拉菲·卡西迪在《光之聲》中飾演了兩個角色,分別是年輕時候的 Celeste 以及後來由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 Celeste 的女兒。

娜塔莉·波特曼在片中的演技得到了諸多褒獎。這個角色本計劃由魯妮·瑪拉飾演,後來換成了娜塔莉·波特曼。經歷災難衝擊和謀求藝人生涯的設定看上去給了娜塔莉·波特曼很大的表演空間。早先的介紹用“怪物”(monster)一詞形容她角色的設定。

Indiewire 給電影打了 B+ 的評價,在評論娜塔莉·波特曼時則寫道:“《光之聲》是一部強大的、令人回味的電影,其中一部分要歸功於波特曼強大而令人回味的演出。你無法將視線從她身上移開,哪怕你試著那麼做。在表演一個需要滿足諸多要求的角色時,波特曼無所畏懼。”

《綜藝》則稱,娜塔莉·波特曼在下半程奉獻了極具爆發力的表演。“當一位電音流行天后名聲隕落,我們看到了深藏在一臺明星機器裡鋒利且陰鬱的靈魂肖像。”

《光之聲》由曾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的布拉迪·科貝特( 《戰前童年 》)自編自導。在談到娜塔莉·波特曼的角色和影片時表示:“她並沒有被設定成一個怪物。她是時代的受害者,同時也是引領者。電影表達的是,20 世紀被‘平庸之惡’定義,而定義 21 世紀的則是更兇狠的惡。電影主題和角色是交織在一起的。”

因為與槍擊暴力事件掛鉤,電影多出了政治的解讀空間。雖然娜塔莉·波特曼本人在就政治事件發聲這件事情上非常活躍——這位以色列裔的演員由於拒絕出席以色列頒獎典禮的行為以及抗議以色列政府的言論引起波瀾——但在談到電影時表示,它的意義並非要傳遞什麼政治信息,而只是反映我們當下的生活,以及流行文化和暴力的交織。


題圖來自:豆瓣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