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156年前,帕丁頓站開出了世界上第一班地鐵

今天是 2019 年 1 月 10 日,這一年的第 10 天。

法靈頓(Farringdon)站位於倫敦中部,距離倫敦金融城不遠。1863 年的今天,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大都會線(Metropolitan Line)從帕丁頓出發,開向這裡——和人類的地下通勤時代。

想出“把火車開進地下”這個點子的,是在倫敦金融城上班的事務律師查爾斯·皮爾森(Charles Pearson)。早在 1846 年,他就提出了興建地鐵的計劃,但遭到議會的否決;1854 年,他再次嘗試,這次,他的建議得以採納。

之所以要建地鐵,根本上是為了解決人口問題。1850 年,倫敦已經有了 7 座火車站,將大量人口從鄉村吸引至大都市,不斷湧入的居民讓倫敦變得擁擠不堪。同時,由於火車站建在當時的城市中心以外,大多數人選擇住在工作地點周邊,無力承擔房租的打工者不得不擠在貧民窟,承受疾病與犯罪的威脅。

皮爾森有意將大都會線的起點設在帕丁頓站,終點設在法靈頓,從而將火車站和金融城連接在一起。按照他的設想,地鐵建成後,人們可以享受城市邊緣乃至鄉村更舒適的居住條件,同時藉助地鐵系統方便地進城上班。換句話說,交通方式的改變,也是對城市空間的改變。

通車首日,38000 名旅客搭乘了大都會線;首年,950 萬人次乘坐地鐵出行,次年更升至 1200 萬人次。地鐵證明了它的商業價值。

過去 150 多年,倫敦地鐵已經發展成擁有 11 條地鐵線的複雜系統,每日承擔約 480 萬人的出行。法靈頓站也早已不是大都會線的終點。地鐵線的建設從明挖回填發展為盾構技術,蒸汽被電力所取代,發車間隔也從約 15 分鐘縮短為數分鐘。

每一次大規模的線路故障,都會造成地面交通癱瘓的危險,同時讓人們感慨,建得早也有建得早的代價。好消息是,正在修建的伊麗莎白線將是一條現代化的地鐵線,但它的通車時間一再被延後

如同設計者的初衷,地鐵正在全球各地改變城市人口的分佈。最初的大都會線全長只有 6 公里,現在的倫敦地鐵則一直延伸至幾十公里以外,形成所謂的“大倫敦”。另一方面,地鐵站的修建,也影響了財富的流動。隨著大都會線通車,法靈頓一帶的貧民拿著微薄的補償被打發走,讓位於雄心勃勃的中產階級。地鐵站上的房地產成了被競逐的黃金區位,以及地鐵公司的收入來源。

(如果你對倫敦地鐵的歷史感興趣,不妨觀看 BBC 2013 年的紀錄片《倫敦地鐵史話》

1861 年,大都會地鐵線在國王十字車站附近的建造現場。圖片來源:Wikipedia

此外還有:

標準石油公司

1870 年的今天,約翰·洛克菲勒創建了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這個名字意在告訴消費者,公司出產的石油“符合標準”。這一年,洛克菲勒 31 歲。

接下來的十幾年,洛克菲勒迅速擴張了他的石油帝國。在煉油產業內部,他不斷收購橫向的競爭對手,組成托拉斯式的企業;同時,他也實施了教科書般的縱向壟斷,通過與運輸公司達成排他性協議,擠壓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到 1904 年,標準石油控制了美國 90% 以上的石油生產,是世界上最大的煉油公司。

標準石油公司見證了壟斷與反壟斷的最初博弈。1890 年,美國通過了被認為是所有反壟斷法鼻祖的謝爾曼法(Sherman Antitrust Act)。根據這部法律,政府在 1909 年提起訴訟,最終於 1911 年迫使標準石油公司拆分為 38 家新公司。這些公司依然主導著石油業,包括後來的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

生日快樂,丁丁!

1929 年的今天,比利時《二十世紀報》上出現了一個系列漫畫:《丁丁歷險記》。漫畫在報紙副刊上每次連載 2 頁,作者是 22 歲的插畫家、筆名埃爾熱(Hergé)的喬治·勒米。

年輕的埃爾熱原本只是負責將體育編輯提供的故事畫成漫畫,但他很快意識到,這種製作方法已經落後於被美國漫畫家確立的標準,轉而創作自己的故事和角色。他讓丁丁以記者和探險家的身份去環遊世界。

不過,埃爾熱依然受到報紙主編 Norbert Wallez 的干預,早期的丁丁故事美化了反共、法西斯和殖民主義。《二十世紀報》是一份帶有天主教和保守主義色彩的報紙,主編本人是一名牧師。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人們看到了一個樂觀、冒險、和平主義的丁丁。埃爾熱還在故事裡加入了真實存在的角色,比如一個叫張充仁的中國人——他是埃爾熱在美術學院認識的中國留學生。和他失去聯繫後,埃爾熱在《丁丁在西藏》裡講述了尋找張充仁的故事。1975 年,他們在現實中重逢。

美國-梵蒂岡建交

1984 年的今天,美國和梵蒂岡宣佈建交。在此之前的 117 年裡,在世俗和宗教世界分別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兩個國家始終無法向對方派出大使。

作為清教徒的後代,美國人對天主教一直持有懷疑甚至牴觸情緒。林肯總統遇刺後,人們在兇手中發現了天主教徒,進一步激起了反天主教的浪潮。美國國會於 1867 年宣佈與梵蒂岡斷交。

二戰後,美國總統杜魯門試圖向梵蒂岡派駐大使,最終還是向民意低頭。轉機發生在 1960 年代,美國人先是選出了一位信仰天主教的總統肯尼迪,繼而在民權與文化運動中積蓄了包容力。到 1980 年代,面對共同的敵人——蘇聯及其背後的意識形態,美國與梵蒂岡的復交變得順理成章。

美國在線-時代華納併購案

2000 年的今天,成立不到 15 年的互聯網公司美國在線(AOL)與傳媒巨頭時代華納(Time Warner)宣佈了合併計劃。合併後的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市值達到 3500 億美元,美國在線佔有其中 55% 的股份,時代華納佔有 45%。這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媒體併購案之一。

設想中的合作非常美好。時代華納可以為新公司提供出版、電視、電影製作領域的海量資源,美國在線可以提供 3000 萬的互聯網註冊用戶。時代華納曾經是媒體界的執牛耳者,現在,它將進步的動力寄託在了一家互聯網公司身上。而在大洋彼岸,市場化轉型中的中國媒體將併購稱為“兩情相悅、優勢互補的‘美滿姻緣’”,預言“網絡時代的傳媒業,圖景將是色彩斑斕的”。

但用美國在線的網絡賣時代華納的內容,這個設想並沒有兌現。併購發生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點:次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投資者指責時代華納被美國在線拖了後腿。2002 年,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的季虧損達到了創紀錄的 540 億美元。到 2003 年,“美國在線”不再出現在公司名稱中。


題圖來自: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