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推薦|何登發等:構造-沉積分異原理及其地質意義

構造-沉積分異原理及其地質意義

何登發1包洪平2高山林3李滌1

1.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2.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3.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事業部


論文原文


論文摘要

構造-沉積分異是地球表層的常見地質現象,發生於沉積盆地、造山帶與克拉通等岩石圈構造單元,表現爲岩石圈的深、中、淺層始終發生着沉積物、流體、能量與力的交換與分異過程。文中從物質組成、時空分佈與力學機制等方面闡述構造-沉積分異的基本特徵,並以中國沉積盆地爲例進行分析。作者首先將構造-沉積分異定義爲“由構造應力、熱力、重力、地幔動力等因素引起地表地形差異,從而導致沉積物源、搬運體系與沉積作用變化的過程”;認爲構造-沉積分異發生在不同尺度的洋-陸系統、盆-山系統、隆-坳系統、凸-凹系統與高-低地貌系統,受基底結構、強度與活動性的明顯控制,構造應力、重力、熱力、地幔動力等控制了該分異機制;強調隨時間演變出現構造-沉積分異演化旋迴,表現爲伸展期裂陷向聚斂期隆坳轉變,碳酸鹽巖分異臺地向統一臺地轉變。上述控制因素與機制在時空上可以發生複合,導致多類構造-沉積分異作用出現。研究構造-沉積分異作用,可以爲重建地球歷史、加快礦產資源勘查和改善人類宜居環境做出貢獻。


精美圖表













結論

1)構造-沉積分異是地球表層的常見地質現象,是指“由構造應力、熱力、重力、地幔動力等因素引起地表地形差異,從而導致沉積物源、搬運體系與沉積作用變化的過程”;板塊構造作用與深部地質過程引起了源-匯系統、沉積物分散與充填、沉積物質就位分佈的系統變化。

2)構造-沉積分異在物質、時空及機制上遵循級次(序次)、基底控制、力學成因與演化(轉換) 4個原理。構造-沉積分異發生在不同尺度的洋-陸系統、盆-山系統、隆-坳系統、凸-凹系統與高-低地貌系統之上,基底結構、強度與活動性對其有明顯控制,構造應力、重力、熱力、地幔動力等控制分異機制。構造應力作用表現爲拉張控制

裂陷、擠壓控制隆坳、走滑控制拉分與壓陷,且隨時間變化出現分異演化旋迴,伸展期裂陷向聚斂期隆坳轉變,碳酸鹽巖分異臺地向統一臺地轉變。這些因素與機制可以發生複合,在時空上出現多類構造-沉積分異作用。

3)研究構造-沉積分異作用可以爲復原構造—古地理、重建地球歷史奠定基礎,也可以爲釐定成礦(藏) 要素的時空分佈、加快礦產資源勘查和改善人類宜居環境做出貢獻。


原文PDF鏈接:007何登發.pdf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