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故意的:不打招呼

今天是《孩子不是故意的系列》的第9期,和大家聊聊孩子不肯打招呼。

文末有前8期的鏈接。

歡迎點擊下方【預約】按鈕預約您有興趣的直播主題!
有些孩子在出門時,不願意跟人打招呼,即使家長強烈要求,孩子也無動於衷。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一味生氣地指責孩子,而是要先了解孩子不願意跟人打招呼的原因。
孩子不願意跟人打招呼的原因
1、年齡較小,還沒有道德意識
孩子不主動與人打招呼,大家會覺得這個孩子很沒有禮貌,沒有教養。可是孩子在5歲以前,是沒有道德意識的,所以不會因為講禮貌而主動跟人打招呼。
但是,如果有人拿著零食哄他,那就不一樣了,因為孩子很聰明,他只做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
2、跟熟人打招呼後,自己受到冷落
有時候孩子會發現,跟熟人打招呼後,媽媽就會一直跟別人聊天,把他晾在一邊不管了,媽媽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孩子就會覺得受到了冷落。
因此,他很抗拒所有吸引爸爸媽媽注意力的人或事,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會突然扔掉媽媽的手機,就是因為媽媽的注意力一直在手機上面。
3、孩子不喜歡那個人
如果孩子只是不跟特定的人打招呼,可能是因為孩子在和那個人的相處過程中,發生過不愉快的事,導致孩子不喜歡那個人,那他肯定也不願意打招呼。
4、家長總是“貼標籤”
當孩子不願意打招呼時,家長總是會說孩子“內向”、“膽小”、“害羞”、“認生”,輕易給孩子“貼標籤”,導致孩子越來越不願意開口。
5、家長沒有做好示範
我們女兒有個同學,每次見面都不會主動打招呼,即使別人跟她打招呼,她也不愛理。後來觀察到,她的爸爸媽媽也是如此。家長沒有做好示範、指導作用,又怎麼要求孩子主動打招呼呢?
王榮輝小課堂:
1、幫助孩子跟人打招呼之後獲得好處,比如讚美,誇獎,小零食,或者是一起玩遊戲、做一些開心的事情,這些都會正向地激發孩子重複這種打招呼的行為。
2、家長不要在孩子打完招呼之後,去做損害他利益的行為,比如說,不要只顧著跟人聊天,要多關注一下孩子的感受。
3、在孩子有道德意識以後,慢慢地去培養孩子的道德感,也就是所謂的禮貌行為。
4、接受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不要強迫孩子、當場指責孩子,或者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家長要私下與孩子多交流,積極指導。
5、家長要言傳身教,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去親戚朋友家做客時,主動與人溝通交流,做好帶頭作用。
這個系列大約包括45篇文章,都是過去14年的個案分析,讓我們從生理和心理發育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差異性行為。如果你的孩子也有一些讓你煩惱或詫異的差異行為,你也許可以在這個系列合集裡找到答案。
下期預告:第10期《孩子不是故意的:插話、自說自話》
孩子不是故意的系列文章:
1、孩子不是故意的系列:孩子和我們以為的太不一樣了!
2、孩子不是故意的:尿褲子
3、孩子不是故意的:丟東西
4、孩子不是故意的:不想洗澡
5、孩子不是故意的:不收拾玩具
6、孩子不是故意的:故意打人、咬人
7、孩子不是故意的:說髒話
8、孩子不是故意的:喊不動
孩子不是故意的系列合集:孩子不是故意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