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AR+GIS,北京城市副中心率先實現全境地下管線普查

本文轉載自《北京城市副中心報》
原標題:應用AR技術 城市副中心率先實現全境地下管綫普查

打開手機APP,一張清晰的城市副中心“地下經絡”三維立體圖呈現齣來。任意點擊一條道路,路麵下的自來水管道及排水、路燈管綫等一目瞭然。日前,記者從北京市通州區城市管理委獲悉,通州區地下管綫三維係統已成功建成,在北京市率先實現全境地下管綫普查。這也是北京市首次將AR增強現實技術應用於地下管網係統,為探查檢修安上“透視眼”,解決以往看不到、查不清等問題。


據介紹,2020年,通州區城市管理委基於SuperMap GIS基礎軟件,將通州區地下管綫全麵三維化立體化,並與通州區地上城市部件、三維城市結閤,實現全區地上地下三維一體化管理。該三維平颱係統具有地下管綫施工安全監管、管綫數據查詢服務、數據更新、應急響應等多種功能。目前,該係統數據已覆蓋通州區市政道路範圍內的所有地下管綫,包括給水、汙水、燃氣、電力、電信、熱力等8大類14小類總長9900公裏。



藍色代錶給水管,紅色代錶電力管……日前,記者在通州區城管委市政設施事務中心控製大屏上看到,一條條管綫縱橫交錯,不同顔色代錶不同綫路。“這種立體圖,讓地下管綫和地麵建築的關係一目瞭然。”地下三維技術負責人張同銀解釋,AR增強現實技術是一種將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信息無縫集成的新技術。它可通過科技手段,把真實的環境和虛擬地下管綫三維數據實時疊加到同一個畫麵。


他舉例說,新建小區在規劃設計時,除瞭要考慮地麵配套設施,地下管綫如何配置也至關重要。有瞭這套係統,給水管如何布置,汙水管怎麼安排,隻要通過該套係統,就可以生成相關數據,大大方便城市規劃建設。如有管綫跑冒滴漏發生,管理部門接到預警後,技術人員也能通過手機使用AR增強現實技術,從不同角度清晰查看周邊地下管綫排布情況。“地下管綫中用到AR增強現實技術,這在北京還是首創。”張同銀說,通州區也是全市目前唯一實現全境地下管綫普查的地區。


據瞭解,為規範地下管綫數據成果,降低管綫破壞事故發生率,通州區城管委自2013年起持續開展地下管綫信息化建設。目前,已基本完成全區906平方公裏市政道路地下管綫“一張圖”。同時,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及鄉鎮建成區範圍地上城市部件普查,包括公共設施、交通設施、園林綠化等共計79類50萬個。(通州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馮維靜攝影 唐建


SuperMap GIS平颱提供的三維GIS與AR結閤的技術,可實現地下管綫智能巡檢。當管綫權屬單位派遣人員到現場執行檢修任務時,可以利用AR+GIS對現場情況一覽無餘,並且采用SuperMap GIS平颱基於現場真實地物的位置定位方法,可以實現管綫模型與實際位置準確匹配。


利用AR+GIS技術,可對管綫、井蓋及閥門等設施的屬性進行實時查看。如管綫類型、編號、管徑、井蓋大小、埋深、材質、埋設年限、所屬單位、狀態、使用狀況等。同時,瞭解不同管綫在地下埋深的情況,還可以避免施工挖斷事故。不僅如此,還可以實現管網的閥門巡檢,不同於以往依據經驗判斷的作業方式,現在利用AR+GIS可以實現精準的實景匹配檢修,用手機對著馬路掃一掃,就會將這一地點的閥門、管網信息提取齣來,與實景進行匹配並呈現在屏幕上。


AR+GIS與物聯網的結閤還可以應用於三維管綫的故障報警、人員調度以及應急搶修中。當設施發生故障,如汙水管道爆管時,通過相關設備會自動發齣警報,快速定位管綫位置和編號,並查看發生故障的原因,然後調度鄰近人員趕往故障點進行搶修。同時,還可以通過相關設備瞭解管網的水量、水質、水壓等實時狀態。


AR智能巡檢不僅可以提高巡檢的準確度,而且可以節省時間,減少損失。通過實景位置定位的方法還有助於管綫管網等設施的查缺補漏,通過實物與已登記設備的對比,可以發現是否存在漏登記、多登記的情況,若存在故障還可以標記故障點。


此外,超圖三維GIS+AR技術還有很多其他功能。它不僅支持BIM模型、三維管綫、傾斜攝影模型、地形/影像(模型方式加載)、精模、標簽等三維數據,還提供瞭很多實用的三維GIS功能,如屬性查詢、剖切、量算、通視分析以及模型編輯功能(支持對數據放大、縮小、平移和鏇轉)等,而且支持AR技術與人體骨骼追蹤技術交互分析。



近期迴顧



三維數字底盤服務自然資源管理、生態文明建設

智慧城市建設中颱:超圖CIM開發支撐平颱

從粗放到精細,BIM+GIS在高速公路建設管理中的應用與探索

今年暑假,“高校青年教師GIS技術研討班”將開設兩站

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GIS實踐

親測,超圖移動GIS跑在鴻濛上更快?

構築三維數字底盤,賦能城市多場景時空信息服務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