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饞哭!來廈必吃→TA常年霸榜廈門人的夜生活

夏天到了

A萌生活圈》的粉絲問:

天氣那麼熱,廈門哪裏“好city啊”?


咱A萌,環島路、南普陀寺、沙坡尾

華新路、百家村、篔簹湖

十里長堤、同安竹壩、翔安澳頭

……

歲月靜好, 每一處都好 city啊!

好吧,今天挑一個“尚正港”的

一起“city”一下


01

煸豆乾!走起!

什麼是煸豆乾?



“煸”字在閩南語當中的意思是“翻來翻去”。煸豆乾,可以說是廈門獨有的“鐵板燒”或燒烤吧!



一個攤點,幾個煎鍋,客人圍桌而坐,“煸”着各式食材,聊着百味人生。


吳記煸豆乾大排檔的老吳介紹,煸豆乾是廈門特有的飲食文化之一,它起源於20世紀70、80年代的廈門老市區。當時,在老開明電影院、老第五碼頭對面、老鷺江電影院門口、人和商場路口等地,都有一些“煸豆乾”的攤點。這些攤點通常只有一兩口煎鍋,客人圍坐成一圈,等着老闆煎好食物後享用。


在古早的廈門,食物還沒有那麼豐富時,“煸豆乾”菜品相對單調,主要有豆乾、豬皮、海蠣、大腸頭、小魚小蝦、青菜等。富含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豆乾,十分受歡迎,是老一輩人的最愛。所以“豆乾”在衆多食材中脫穎而出,成爲代名詞。



現在,在小學路、明發商圈、環島路、禾祥東路,甚至島外都能找到一些不錯的“煸豆乾”店,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百家村”


舊時百家村是一片農田,名爲深田。當時蓼花溪流經此地,加上邊上的東嶽河,阡陌縱橫。良好的自然環境,引來白鶴嶺上白鷺飛入水田覓食。清、民時期廈門“二十四景”中的“白鶴下田”,指的便是百家村一帶。 1927年,爲興建中山公園,原公園片區的124家住戶自願遷往此處,爲構建中山公園騰出空地,故名“百家村”。這裏生活氣息濃郁,大概30年前開起了“煸豆乾”的小店,就一直成爲老廈門人“煸豆乾”的祕密基地。


02

夜幕降臨,“煸豆乾”的聲浪漸起

一般都是下午五點左右開始營業



快,跟隨閩南之聲廣播《A萌生活圈》主持人珊珊一起去品味廈門最正港的煸豆乾吧!


趕緊啦,鍋熱了,開始“煸”了


【豆乾】


既然叫“煸豆乾”,那就用“豆乾+大腸”的組合做個開場。



把豆乾煎至兩面金黃,外酥裏嫩,蘸上醬料,咬開後,濃郁的豆香讓人欲罷不能。



豆乾還經常和鹹粿、魚粿、肉棗等來拼個組合。



靠海喫海,煸豆乾當然少不了各種海鮮。


【海蠣煎】


店家把海蠣煎的麪糊準備好,方便食客自己動手。有經驗的老廈門只需翻面一次,煸好的海蠣煎中間軟糯,邊緣酥脆,鮮美可口,濃郁的蔥香和大海的氣息撲面而來,不禁感慨:就是廈門的味道啊!



【鮮蝦】


活蹦亂跳的大蝦,只需要加一點薑絲,下鍋後很快變橙紅色,簡單又美味,新鮮的大蝦肉質Q彈鮮美,也是“煸豆乾”一味主材



【魷魚】


魷魚,加上薑絲、青椒、紅椒,簡單出品就是來自海洋的饋贈。魷魚可不能炒太久,嫩且帶着嚼勁,根本停不下。



【貝類】


用錫紙包着各種貝殼,直接放在烤盤上烹飪,很好的保存了貝類的鮮味,汁水都鎖在錫紙裏,每一次打開都有種期待和喜悅的感覺。



【魚類】


廈門人還喜歡煸各種魚類,比如帶魚、新鮮的帶魚被煎得焦香,只要用筷子輕輕一撥就能讓魚肉和骨頭分離,魚肉細嫩,在嘴裏輕輕一抿就化開了。當然肉類也是必不可少。


【肉類】


牛肉配着青椒與薑絲,下鍋後爆炒,Q彈滑嫩。



最後你也可以點個蔬菜收尾。


一邊煸豆乾,一邊來點冰啤酒、冷飲,一邊話仙……恰到好處時,再到轉角買一份廈門人獨享的“芒果蘸醬油”!圓滿!



夏日,廈門夜色好“city”啊

人們喫着喝着聊着

一天工作的辛苦

就在這歡聲笑語中被悄然化解了……



來源:閩南之聲廣播

《A萌生活圈》策劃: 陳宏 阿柯

編輯:珊珊 陳微雯

拍攝:珊珊

責編:陳虹 鍾華平

編審:張瑤

終審:陳文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