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
報
綜合醫訊
1、國家醫保局開展醫保影像雲索引上傳試點工作
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發佈關於開展醫保影像雲索引上傳試點工作的通知,根據《放射檢查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中的影像資料上傳和價格減收要求,徵集有條件的地區開展醫保影像雲索引上傳試點工作。試點地區醫保部門指導當地醫療機構、檢查檢驗機構應用統一的編制方案,編制規範、準確、真實、可溯的“醫保影像雲索引”,並將原始影像數據、“醫保影像雲索引”及數據集上傳至地方影像雲數據共享中心;指導地方影像雲數據共享中心將“醫保影像雲索引”及數據集上傳至當地醫保影像雲索引共享模塊。通過試點工作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證券時報)
2、四川電生理耗材集採
近日,四川省醫療保障局正式發佈《關於開展四川省電生理類醫用耗材帶量聯動採購有關工作的通知》(SC-HCDL-2025-2),標誌著四川省在電生理類醫用耗材領域的集中帶量採購工作正式啟動。此次採購涉及磁定位診斷導管、冷凍治療導管、心內超聲導管等多款心血管醫療器械,採購週期為2年。這對於心血管醫療器械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事件。本次集採涉及的產品包括磁定位異/星形診斷導管、冷凍環形診斷導管、磁/電定位環形診斷導管、線形診斷導管、磁/電定位壓力感應治療導管、非壓力感應治療導管、冷凍治療導管、房間隔穿刺針、導管鞘、心內超聲導管、體表定位電極等。(心未來)
3、山東“三端合一”新醫療模式登上“超級高速”
近日,濟南市兒童醫院、青島市市立醫院、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等聯合京東健康,以醫院為核心、互聯網平臺為紐帶,推出線上到家呼吸道檢測服務,構建起“互聯網+醫療”的醫療服務新模式。通過京東APP,患者可以實現“線上下單—即時配送—居家採樣—專業檢測—雲端報告”,足不出戶即可享受三甲醫院實驗室的高效檢測服務。通過京東平臺,樣本可以從患者家中直達醫院。醫院採用核酸“金標準”,靈敏度比抗原高100至1000倍,可早期識別6種病原體。依託聖湘生物數智化快檢平臺,40分鐘內即可完成檢測,3小時生成電子報告並支持跨院互認。(體外診斷網)
4、國產手術機器人助力北京協和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邁入精準微創新階段
近日,北京協和醫院口腔科為一位扁桃體癌患者順利實施了機器人輔助口咽癌擴大切除+頸淋巴結清掃+皮瓣修復“三合一”手術。口腔頜面及口咽部解剖結構複雜,手術空間狹小,術區神經血管密集,傳統開放手術常需下唇、下頜骨裂開,易造成術後功能障礙及外觀損傷。在口咽腫瘤切除及修復重建領域,根治腫瘤的同時保留患者語音、吞嚥功能及面部美觀,一直是臨床難點。北京協和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團隊從深部視野侷限性、操作靈活性等方面尋找突破口,經過深入調研,引入國產手術機器人系統。該手術機器人搭載10-15倍3D高清內鏡系統,配合手術團隊自主研發的顯露裝置,可清晰顯示舌根、扁桃體、軟顎、咽側壁等隱蔽區域。同時,機器人的機械臂突破人手極限,能夠540°旋轉,從而實現鏡下血管神經精準分離。(北京協和醫院)
5、強生軟組織手術機器人順利完成臨床試驗手術
近日,強生宣佈其OTTAVA™ 機器人手術系統的臨床試驗手術已順利完成。強生公司的Ottava手術機器人平臺以其獨特的設計和功能,旨在為手術干預提供無與倫比的靈活性和控制力。Ottava採用四臂設計,這種設計允許機械臂在不需要時可以收起放在手術檯下,從而實現零佔地面積,增加手術室空間並改善手術室流程。雙動功能:通過“雙運動”功能,Ottava系統能夠滿足手術過程中的重要臨床需求,例如在不中斷手術的情況下重新定位患者,這在傳統的手術機器人系統中可能需要重新對接或中斷手術。(MedRobot)
6、無導線心衰起搏器WiSE CRT獲批上市
近日,EBR Systems宣佈其無導線的起搏器---WiSE CRT獲得FDA批准上市。WiSE CRT是針對左心室心內膜起搏的無導線解決方案,使臨床醫生能夠在不使用導線的情況下實施心臟再同步治療。這將擴大CRT療法的潛在患者群體,特別是那些不符合傳統導線系統治療條件的患者。EBR Systems的WiSE CRT採用無導線設計,通過無線電極直接向左心室傳遞起搏信號,因此可以顯著降低併發症風險並提升治療效。根據EBR Systems發佈臨床數據就可以看出(SOLVE-CRT研究是一項前瞻性的多中心關鍵試驗,包括隨機部分和隨後的單臂部分)。EBR Systems計劃於2025年底進行限量市場投放,2026年初全面啟動商業化。(MedTF)
7、得印科技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近日,上海得印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上市公司南京新百旗下的產業基金領投,國內銀髮用戶健康服務龍頭享佳健康,以及某知名民營康復/護理醫療集團跟投。本輪融資將重點用於得印科技旗下二便智能護理機器人、無人駕駛輪椅機器人、AI陪伴機器人產品的量產與市場拓展。目前得印科技已經正式推出3款養老機器人產品,分別圍繞不同的老年人群體的大小便護理問題、出行問題、孤獨與安全問題,提供智能化的解決方案,產品進度顯著領先於同行。其中,二便智能護理機器人、無人駕駛輪椅機器人產品已經在知名大型養護院測試超過1.5年時間,獲得了包括B端養老機構、產業戰略合作伙伴等在內的多筆意向訂單,現在已經進入量產階段。AI陪伴機器人進入了實質的測試和迭代階段,預計2025年年底開始量產。(動脈網)
奧諮達整理(微信號:medicaldeviceCRO)歡迎關注並轉發分享

總是錯過三分鐘新聞推送?別擔心!加入馮站長之家新聞分享群,每天準時為您精心呈現馮站長之家三分鐘新聞,隨時隨地掌握最新資訊!長按上圖二維碼掃碼進群,與萬千新聞愛好者一起,共享信息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