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齊月菡
來源 | 山東大學數學學院
畢達哥拉斯說:數統治宇宙。
高斯說:數學是科學的女王。


01
數論是研究整數性質的學問,而整數都可以分解成素數的乘積,因此素數分佈是數論的核心問題。
歐幾里得定理(《幾何原本》約公元前 300 年):自然數中有無窮多素數。
歐幾里得
Dirichlet 定理(1837):
若一個等差數列




潘承洞

這是關於Linnik常數的第一個定量結果。 這項工作非常重要,Linnik親自為此寫了長篇評論。
此後對Linnik常數的改進,都是在潘承洞這一框架下得到的,後續研究者,包括陳景潤和Heath-Brown等數學大家。
時至如今,Linnik 常數仍是研究熱點。
2023 年,邵逸夫獎得主Iwaniec給出了證明L≤75744000的新方法。
哥德巴赫猜想是哥德巴赫在1742年給歐拉的信中提出來的。
此後100多年的時間裡,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沒有本質的進展。
1900年希爾伯特將哥德巴赫猜想列入其23個數學問題。
Euler
Hilbert
一個好的猜想要滿足三個條件:
一是美;
二是難;
三是與數學的其他分支有廣泛的聯繫。
哥德巴赫猜想就滿足這三個條件。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在1920年以後開始取得突破:
英國學派Hardy與Littlewood;蘇聯學派Vinogradov, Linnik
華羅庚和他的學生們(左一為潘承洞)
Rényi 定理(1948):
學術傳承
在任教的30多年中
潘承洞為本科生、研究生
開設了10多門課程
指導並培養了13 名博士研究生
20 名碩士研究生
潘承洞與學生們在一起
潘承洞與展濤、劉建亞等學生在一起
數論始終是一個試驗場,任何數學工具都可以用來解決數論問題。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分析、代數、幾何、組合等各數學分支,在此高度交叉融合。數論各分支之間也越來越交叉融合。
僅就分析工具來說,已經從原先的實分析、複分析擴展為李群上的調和分析、自守表示、Langlands 綱領等現代工具。
群作用的一個軌道的示意圖
在介紹結尾時
劉建亞引用師兄展濤的話
以表達潘氏弟子對潘先生的敬仰
“潘承洞先生是
勇攀高峰的科學家典範
獎掖後學的大先生典範
追求卓越的教育家典範
我們敬仰潘先生、懷念潘先生
學習潘先生…”
傳播數學,普及大眾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身邊的朋友
▼

▼▼▼點擊閱讀原文發現更多好玩的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