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20年觀察 3分鐘分析 點贊關注支持

特朗普栽大跟頭,關稅大戰,我們已掌握4大致勝法寶!

特朗普栽了吧?過去一天他的反應,作為超級大國的總統,真是堪稱荒誕!在他宣佈對中國再加徵50%的關稅後,他得以地說,全世界有很多國家都在準備親他的屁股(kiss my ass),並認為對中國傷害很大。萬萬沒想到,中國幾個小時後就即迅速反擊,這讓特朗普一下子慌了神。中國反擊幾個小時後,特朗普立刻強行挽尊宣佈兩件事:一件事是把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加到125%,表示自己很強硬;另一件事是授權暫停給75個國家加徵的關稅90天,並在此期間大幅降至互惠關稅至10%,立即生效。

什麼是反擊的效果?這就是反擊的效果!本來特朗普要騎在全世界腦袋上,要讓所有國家都去“親他的屁股”,中國以強硬反擊直擊其軟肋,給特朗普來了個措手不及,結果他不但在X上連續發癲,轉而還孤注一擲對華施壓。結果,在中國的反擊下,他好像立刻就清醒了,現在急眼了只和中國對打。

此時此刻,全世界都明白了,原來特朗普這樣的美國流氓,得中國這樣的扛把子去狂扇他耳光才行!此時此刻,誰才是大哥?誰才是流氓土匪?一目瞭然!特朗普,這次是栽了大跟頭,用強行挽尊的方式來給自己找臺階,最後還說最終會和中國達成協議。


特朗普為啥這樣?因為他也知道,他自己外強中乾,他和全世界對著幹也沒那個實力,他就是要用關稅大棒來威脅讓他國跪下,但當真的遇到國家強勢反擊的時候,他必然得慫!中國不過是對等反擊,他就慌了!

其實,特朗普對中國還是缺少點了解,他不知道中國人的脾性,對中國的真正實力也缺乏本質瞭解,或者說暫時還不願意承認。事實上,面對特朗普的這場關稅大戰,我們已經掌握了4大致勝法寶,其中第四個法寶是最大法寶:

第一大致勝法寶:中國強大的軍力

關稅世界大戰,看起來的確是一場混亂,但坦率說,對這個世界來說,這其實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或者說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下這種格局,放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世界大戰早打起來了。或者說,如果不是現在的中國足夠強大,美國早帶著列強像清末八國聯軍那樣再次進中國燒殺搶掠了。我們只要看看今天的加沙和黎巴嫩,看看以色列是怎麼對待他們的,就能明白如果中國沒有強大的軍力,現在又會是怎樣的結果。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正是中國的強大,才有了之前的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等各種戰,唯獨沒有爆發大國直接的熱戰。

說白了,人類到現在還能維持一個和平狀態,從根本上說原因就兩個:

一是中國足夠強大。今天的中國,已經強大到美國不敢和中國打一場熱戰了。為什麼不敢打?因為,要打,必輸無疑。這個必輸無疑不是臆測,一方面美國是基於一次一次的推演,另一方面是基於中美工業能力、科技實力的對比。就美國最牛的海空軍而言,中國造船業是美國的230倍以上,中國五代機比美國更多更先進,中國有六代機而美國沒有,中國無人機比美國強大很多······


二是中國人熱愛和平。把中國現在的工業能力和產能放給美西方身上,那還不得把世界打個稀巴爛?看看二戰時的美國,他就是在工業產能與中國現在差不多的情況時下場的。中國人與西方的帝國主義思維不同,中國人歷來熱愛和平,近代更是曾經遭受百年凌辱,中國人太知道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所以中國共產黨一心想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也想把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與全人類分享,建設出偉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沒有美國以色列那樣的惡霸基因,想盡一切辦法把炸彈扔到別國人民的頭上。

我們永遠要記住,中國軍事能力是我們打贏一切戰爭的基礎,也是我們致勝的關鍵法寶。我們正是有了這樣的底氣,才可以懟著美國的臉說:“不管你想打什麼仗(貿易戰、關稅戰甚至真刀真槍的戰爭),中國都奉陪到底!”。其實,中國當前的戰略優勢恰恰是美國原來的戰略優勢,以前美國就是靠強大的軍事能力擁有最終裁決權,但這一招在中國這裡現在不靈了。

第二大致勝法寶:中國的工業製造能力

還有一些人對中國打贏關稅戰缺乏信心,都2025年了還這麼不自信,簡直是讓人無法理解。現在什麼情況?是我們心裡有底,美國心裡虛。因為,中國掌握了全球主要工業產能,美國只是掌握了“一般等價物”的美元。中國製造現在佔全球產值35%,但這只是產值數據上的表現,實際產能和產量要高得多,尤其是主要基礎工業品和中高端製造業方面,我們更是佔了世界一半以上。大家來隨便看幾組數據,就能明白怎麼回事了:

2024年中國粗鋼產量達10.05億噸,佔全球總產量18.8億噸的53.3%‌;2024年中國水泥產量18.25億噸,佔全球總量(38.86億噸)的47%;2024年中國造船完工量佔全球份額55.7%‌;2024年中國個人電腦產量佔全球的90%以上;中國汽車產量佔全球三分之一,新能源汽車產量佔全球四分之三,中國電視產量佔全球95%······事實上,說起產能來就更可怕了,譬如鋼鐵我們還有1億多噸的產能沒有釋放,其它主要工業品也大體如此。


中國除了產能以外,還有技術,中國現在不但擁有所有工業門類的產業鏈,還有全球領先的技術,我們現在除了像芯片、大型客機、生物科技等局部高精尖領域還在追趕發達國家的過程中,其實大部分工業科技領域都已實現領先。不但技術領先,還質優價廉。

美國有什麼呢?美國本來依靠金融貨幣霸權、科技霸權、專利霸權對他國進行掠奪,實在不行還有軍事霸權兜底做終極“裁決”式的入侵。但是,現在這一套對中國全部失效,中國強大的工業能力讓美國這一切霸權都達不到預期效果了,也就剩下金融貨幣霸權還在起作用。


第三大致勝法寶:中國巨大且潛力巨大的市場

特朗普為什麼敢對全世界發起關稅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國強大的消費市場,美國2024年商品總進口額3.3萬億美元,佔全球進口的13%,他依然是全球第一大進口市場,這是他的底氣。中國相比美國,在進口方面還是有幾千億美元的差距,中國2024年是2.7萬多億美元的總進口額。

雖然中國總進口額還不如美國,但一則中國人口是美國四倍多,消費增長潛力比美國大得多;二則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製造業國家,這意味著中國的產業結構也就決定了,中國進口規模的潛力會比美國大得多。中國現在是全球15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世界各國不但高度依賴中國製造,他們也高度依賴中國市場。

美國為啥不生產製造產品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持全球第一大進口國的地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國傳統的金融貨幣霸權、科技霸權和軍事霸權。一直以來,美國都是用軍事霸權兜底,用金融貨幣霸權和科技霸權對其他國家進行盤剝。可能有人會說,世界各國為啥接受美國盤剝?因為,全世界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這一點美國能用軍事霸權維繫以美國為中心的整體穩定,誰不聽美國的話就揍一頓,但世界整體和平穩定;世界貿易需要一般等價物的貨幣提供交易便利和貨幣冗餘後提供投資品,這個美國的美元和資本市場可以做到;過去美國在高科技領域遙遙領先,可以把高科技產品賣高價,把大量的錢從世界各國盤剝到自己手裡。
現在的問題是,美國的科技霸權沒有了,中國把科技產品做成了白菜價,美國收不到了科技霸權帶來的巨大紅利;美國的軍事霸權也沒有了,現在軍事科技上甚至被中國超越;美國現在剩下的就是金融貨幣霸權,在美國收取的鑄幣稅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各國也開始去美元化。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才發起了這個所謂的關稅戰,試圖更大力度地把他國生產的利潤盤剝到自己手裡。然而,在這種時候,世界還有一箇中國,隨著中國在中高端製造的技術進步,中國市場的含金量、人民幣的含金量都會增加,中國市場會對美國市場形成替代。美國為什麼打擊我們的科技和出口,就是因為這些會對美國的霸權形成解構,雖然美國極力想困死中國,但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巨大的製造能力,以及強大的科技研發能力,都決定了美國做不到這一點。

第四大致勝法寶:中國經濟內循環

中國打贏戰場關稅大戰的最大法寶是什麼?在軍事能力維持了戰略平衡的情況下,佔豪認為中美關稅戰的最大法寶是中國經濟的內循環增長空間,以及基於強大內循環而帶動更大規模的外循環增長空間。

可不要小看經濟內循環,在逐漸全球化的近代歷史上,能真正以經濟內循環為主的國家非常之少。因為,經濟內循環意味著人口足夠多市場足夠大且是統一大市場,生產製造能力、科技含量、產品競爭力都足夠強,兩者缺一不可。美國有一段時間經濟相對以內循環為主,但在經濟空心化以後,就徹底失去了這種能力。就像現在,特朗普政府一直宣稱的要製造業迴流,也是想提升美國經濟內循環的能力,可惜美國經濟現在已經失去了復興製造業的能力了。

中國情況則不同,雖然經濟外循環在中國經濟中依然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中國經濟正在走向內循環為主,並且內循環的潛力巨大。而現在看來,這個經濟以內循環為主的格局也只有中國有潛力做到,但中國做到這一點還有兩個條件沒有具備:

第一個條件:中國還沒有完全佔據科技的頂端。尤其像芯片、大型客機、生物製藥這些最尖端、最高附加值的高端科技的研發與製造,我們的確還有差距,還需要時間發展。當然,這個差距已經不算很遠了,像芯片、大型客機等也就是幾年的差距。

第二個條件:以中部地區崛起為標誌的全國統一大市場。以中部地區崛起為標誌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對中國經濟內循環來講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或者說,如果沒有中部地區的崛起,我們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形態很難形成。在中部六省中,湖北又是地理的中心,經濟的中心,湖北武漢市是中部唯一的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從這個視角觀察,大家就會明白為什麼習總書記在十來年時間裡六次來到湖北考察。湖北是中部地區地理的中心、交通的樞紐,可以說是中國經濟內循環的心臟地帶。

那麼,湖北地區要依靠什麼才能真正實現崛起?佔豪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產業,湖北必須形成以工業、科技、文化等重要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集群,然後形成對周邊省份、城市的帶動作用,最終才能形成合力,實現中部地區的戰略崛起。

在工業、科技產業當中,哪個產業科技集成度和市場規模最高?或者說哪個產業的產值最高?毫無疑問是汽車產業。汽車產業全球市場規模高達4萬億美元,是全球客機市場的4倍,全球手機市場的10倍。前兩天有戰友問佔豪,哪個產業能替代房產,佔豪就告訴他是汽車產業。汽車產業市場規模大、科技集成度高、上下游關聯產業多,是高端製造、科技研發的驅動型產業,對中部地區崛起意義極為重大。

中部地區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也已經形成了以武漢、合肥、鄭州等汽車產業集群城市,像東風、奇瑞、江鈴等汽車企業在這些地區都形成了非常龐大的產業集群。尤其是武漢,現在正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基礎上,大力推動智駕和固態電池產業的發展,可謂是中部地區的龍頭。

中部地區要重點發展汽車產業,客觀上是中國經濟內循環快速取得重大成效的關鍵元素,汽車產業是製造業中產業鏈最長、技術集成度最高的領域之一,其產值佔中國GDP比重超過10%。通過自主研發和新能源轉型(如電池、智能駕駛技術),汽車產業成為突破“卡脖子”技術、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關鍵領域‌。最關鍵的是,汽車產業的高技術集成度正好能與湖北長期佈局的“光芯屏端網”(‌‌光通信及激光‌、‌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下一代信息網絡‌)產業結構無縫對接。去年上半年一位領導問我,作為中部地區崛起的領頭羊,湖北應該如何做產業上的突破,佔豪給他的回答是:一定要做好汽車產業,因為汽車產業不但市場規模大、高新技術集成度高,更重要的是,汽車產業可以與過去湖北數十年的產業佈局和積累高速、高度融合起來,迸發出巨大的產業發展能量,會帶動中部地區鋼鐵、電子、服務等數十個行業,再加上武漢100萬大學生的人才基礎,那真的是如虎添翼,相互借勢,可以加速中部地區崛起,也可以加速我國形成以內循環為主的發展模式。

客觀而言,東風汽車作為湖北龍頭車企,其產值佔湖北省工業增加值約15%,直接帶動省內2000餘家配套企業發展,是中部汽車產業鏈的核心節點‌。近年來,東風在新能源商用車、氫燃料技術等領域加速佈局,其自主研發的“嵐圖”等品牌已進入歐洲市場,為中部地區參與全球價值鏈高端競爭提供了示範‌。

為了進一步加速中部崛起,加速形成以內循環為主的新發展格局,國家也正在加速佈局。譬如,日前國家就發佈了東風汽車與長安汽車重組計劃,很顯然這是國家在加速資源整合,加速資源的科學配置,從而加速中國在高端製造領域快發展,提高高端製造產業的產值,在提升我國汽車產業的全球競爭力的同時,加速中部地區崛起為中國經濟內循環的賦能。2025年全球汽車產業正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東風與長安重組可通過技術共享(如電池平臺)、產能優化(關閉冗餘燃油車產線)和渠道整合,降低研發成本,提升規模效應‌。雙方聯合起來後,在採購關鍵零部件(如芯片、電機),可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增強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為應對國際貿易摩擦、打贏對美國的關稅戰提供保障‌。

中部崛起與汽車產業的協同發展,既是打通國內大循環“任督二脈”的關鍵抓手,也是中國突破技術封鎖、重塑全球產業話語權的戰略選擇。東風與長安的重組,標誌著中國汽車產業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攻堅的新階段,其成功實施將為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相信湖北的產業優勢能夠更強地賦能新東風,也相信新東風能夠為中部地區崛起、為中國經濟內循環的主導提供澎湃動力。

也有戰友問,這次關稅大戰,到底誰會是最大的贏家呢?其實,在佔豪看來,這次關稅大戰,最大的贏家就是特朗普背後的“斯密斯專員們”。為什麼這麼說呢?一方面,特朗普不斷通過不合常理的措施操縱市場,讓美股陷入劇烈波動,如此一來,他背後的利益集團一定可以通過劇烈波動的做多做空來獲得鉅額利益。不止如此,由於美國經濟根本離不開中國製造,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有大量的“斯密斯專員”從中國購買商品後,通過第三國將商品走私到美國去。所以,誰是關稅戰的最大贏家呢?就是特朗普利益集團背後的“斯密斯專員”們啊!

關於這一點,我們只要看看庫克在特朗普加徵關稅前的行為,就知道美國的“斯密斯專員們”會怎麼幹了。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生效前,庫克趕緊租了幾架貨機,運輸了屬實億美元的水果手機,這大約可以給蘋果公司帶來10億美元的額外收益。

所以,特朗普發起的關稅大戰,最大的贏家是他背後的“斯密斯專員”,其他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佔豪去年底已經在《大國終極對決》中對今年的對決形勢進行了深度分析,2025年是大國終極對決之年,精彩紛呈!這一戰將創造偉大歷史,太值得我們去深入思考了,也歡迎還沒有閱讀佔豪10萬字的《大國終極對決》系列文章戰友繼續閱讀,看看裡邊的預測和推斷!點下圖查購買
屯亨醬醬香白酒,高檔品質,中檔價位,適合招待貴客與收藏!《大國終極對決》共4冊隨酒附贈,1瓶1冊!限量100%返利+25%抵扣,到手366.75元/瓶!還有新春重磅優惠,買就送券包:內含紅包10個+書法紅福1個,數量有限,點下圖查看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