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銀行賣私募了?

Tips:全文3200字,閱讀完成需要10分鐘。


昨晚大家都在瘋傳一張二十五條的截圖。圖裏的文字是那樣的“監裏監氣”,和很多路邊社消息一樣,非常勁爆,可又是那麼地不可信。


第二十五條是這麼描述的:

(二十五)商業銀行不得代銷本通知規定範圍以外的機構發行的產品,不得代理銷售私募投資基金或通過借道其他持牌金融產品的方式變相代理銷售私募投資基金。債券、實物貴金屬以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也就是說,以後合格投資者無法在銀行買到私募基金了。


很多人立馬直接否定了這個消息,認爲這事兒絕對不可能!

本着對互聯網傳播之信息天然的懷疑,我還是決定去找找答案,看看這第二十五條的真實性的強弱。


一、這是舊文嗎?

有人說這是2016年監管機構出的文件,於是我去找了一下。結論是:並不是舊文。

這是銀監會早在2016年發的一則規範通知,其中明確了商業銀行代銷業務的對象必須是持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機構。而在證監會監管體系中,所謂金融牌照,就是擁有下面這個證照的機構。

衆所周知,私募基金管理人是沒有這個證照的。或許有人會拿出來下圖來證明私募管理人也是金融機構,理由是上面寫着“金融機構”四個大字。


這作數嗎?不作數。

首先,這個證是基協發的,不是監管機構發的,基協是自律組織。其次,基協從2015年元旦開始,就已經讓這種證書退出了歷史舞臺,而改爲這種電子版本的備案證明文件。



“私募基金登記備案不是行政許可”,同時取消實體證照,基協似乎在上級監管機構的授意下,刻意地在明確私募管理人的性質,那就是:私募管理人並不是“金融機構”。


那麼,嚴格意義來講,在這個規範通知發出之後,商業銀行理應是不能代理銷售私募基金產品的。然而事實卻是,各家銀行尤其是私人銀行部門一直賣私募賣到了今時今日。其中有不少產品是以陽光私募信託產品的形式來由銀行代銷的。

這可能有點危言聳聽 ,但是我細品一下上面的幾個要點,得出的潛臺詞,就是監管機構並不認可私募基金的金融機構屬性,不管是原先的銀監會還是基協的主管單位證監會。

如果這網傳的“第二十五條”爲真,你會發現其實如今的國金總局對於私募的監管思路一直未變。


另外,不要忽略一個事實,去年的金融監管機構改革,雖然國金總局負責除了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但是原屬證監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責是劃入了國金總局的。


二、 私募代銷的崩塌?or 銀行“壯士斷腕”?

爲了能解答這兩個問題,我去搜了些數據。

可惜的是,對於銀行私募代銷這個細化的數據,更多的是籠統的表述。

我就從兩個側面去嘗試討論一下。



1.2022年睿郡董承非私募產品的銀行代銷

2022年5月,上證指數剛從2863點爬上3000點,任職公募期間管理規模達700億的董承非,發行了其首支私募產品。五家有着頭部私行業務的銀行參與募集,最後所有募集機構給董募集了45億,這個數字在當時低迷的行情下,被稱作“大賣”,其中零售之王賣了超過10個億,這是在募集領域具有絕對統治力的數據,排在其後的是平安、中信、興業、寧波。這次發生在市場低谷時期的募集,銀行代銷絕對是中流砥柱,券商的募集能力在此時點顯得異常孱弱。

一傢俬募管理人成爲百億大白馬,不能缺席銀行的代銷,董的這45億,已經算是頂流公奔私人物中很寒磣的募集量了。如果沒有銀行,私募基金想短期擁有大量的子彈入市會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尤其是這些自帶流量的基金經理,將不得不從小規模做起,流量效應或許只能從券商的募集上來體現了。這當然和銀行大哥的推動不可同日而語。這也會深深地影響到未來私募行業成長的格局,甚至是動搖很多想要公奔私的頂流公募基金經理的職涯規劃。

所以不能沒有銀行代銷啊,這應該是很多私募管理人的心聲。


2.如果砍了,會影響一家銀行多少的中收?

(以招行和平安的數據做估算)


截取自招行年報

招行年報顯示其基金代銷收入是51.79億元,同比下降了21.52%,信託代銷收入是32.06億,同比下降了19.43%,2022年的代銷基金的數據是65.99億,代銷信託的數據是39.79億。

年報提供的信息,根本篩不出真實的證券類私募產品的確切數據,因爲統計口徑裏的基金含了公募,公募還是大頭,統計口徑裏的信託規模裏還含了通過信託發行的管理人任投顧的證券類信託。

報告顯示招行私行客戶戶數14萬戶,有趣的是,2023年年報並沒有披露私行客戶的AUM,2022年是有的,AUM是3.79萬億,也就是說私行客戶戶均資產量達到2900萬。


爲啥23年就不披露了,怕財富的集聚效應傷害到我嗎?


截取自招行年報

而23年是14萬戶,反推一下,毛估去年招行私行業務的AUM至少在4萬億的級別。這4萬億的AUM裏面有多少是持有的私募基金產品?

沒有數據,但是我想這個比例應該不高。

扒了半天數據,沒推導出啥關於私募代銷的有效信息。

我有點emo了,不甘心,於是再去看平安銀行的。

平安銀行的年報數據比招行的並沒有更詳細,私行數據也是能不提就不提。

我翻到了中國基金報在22年對平安銀行的私募業務做的一篇報道《深度解碼!1.6萬億私行的進擊,私募代銷核心數據首次曝光》,這標題果然是基金報一如既往的風格。

雖然是22年的數據,但是有效數據是比較多的,因爲基金報記者同志採訪了平安銀行私行業務的幾名核心高管。


原文點上面👆鏈接,直接跳轉看。

我這列下數據:


截至2022年10月,平安私行私募銷售量943億,私募保有量2710億元,其中證券類私募保有量約1000億,佔比37%,私募保有量在股份制銀行中排第二,超過了第一名招行的一半。平安銀行私行的AUM大約爲招行私行AUM的40%,22年年中的數據在1.55萬億,這裏面還有1700億的公募和8900億的理財產品。

下圖是一個從2018年開始統計的平安私行數據。平安戶均和招行還是有900萬的差距,這個差距不算小。

表格取自上面的文章


好了,有了這樣的相關性數據,不難估算招行的私募保有量了。招行私行的私募保有量可能在5400億左右,證券類私募可能超過2000億。

一家傳統的主觀多頭百億私募,去銀行代銷,能給出的費用基本就三塊,認購費全額、部分固定管理費、一部分carry。

我來瞎算算:由於認購費1%是首年一次收取,做個五年攤薄,固定管理費有1.5%、2%不等的,取箇中位值,銀行拿走0.6%/年,至於carry分成,一般是carry費率的20%,豐年災年都不一定的,近三年能收到的也不多。姑且只算看得見的中收,那就是0.2%+0.6%=0.8%,這個數值與真實情況有多大偏差,我也不好說,以我的經驗,武斷地用下。

招行的2000億證券私募保有量帶來的年度中收大約有16億,平安的大約有8億,當然還有非證券類的私募,比如一級股權私募,這些費率會更高。

這樣就用這兩個零售大行的毛估數據,看見一個可能會發生的狀況:如果監管砍掉銀行私募代銷業務,可能導致某家銀行當年少掉10億級別的中收,當然私行業務排在這兩家之後的別的銀行,就可能是在幾個億的水平。

這似乎看起來,對於主營爲存貸款的銀行業來說,可能也不算啥大事。

監管:那要麼砍了?


三、一些線索上的猜測


有時候呢,很多謠言最終成爲了遙遙領先的預言。

剛纔我看到財聯社的一個推送,說很多業內人士對於這個消息都表示未聽聞。

實際上,整個金融體系的變革已經在發生,趨勢就是更保守,基金業如是,私募行業也是一樣的。

這個事如果成真,我倒是不是很驚訝,因爲有不少的線索是可以從側面去理解這第二十五條冒出來的深意的。


一、券商的強強整合正在進行,有傳言說連國泰君安和海通這兩頭部都要並,那以後私募代銷的重擔是不是可以交給合併後的大券商?

二、171號正式文已經下發,裏面很多新的規定,都是在讓私募更“私”,比如單隻產品備案的門檻提高、私募數據不允許無資質的主體傳播、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的識別等等。銀行作爲金融業的基礎服務商,在未來還有更艱鉅的化解金融經濟風險的重擔,賣私募這種事情,讓證券業的機構多幹幹吧。

三、基金業正在全面降低各項費率,不論是公募還是私募都面臨這樣的問題。私募費用蛋糕就這麼大,公募又賣不過你銀行,專業度更高的私募理應讓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發揮其一技之長,何況他們還有交易方面的中收呢。

四、北京有家國有小公募發生人去樓空的現象,後來說只是換個地方;華軟、瑞豐達的雷聲、以及基協顯示的不斷增加的私募管理人註銷家數,都在說明這個行業已經是進入供給側改革的實質階段了。

五、有業內人士說,不直接銷售私募,銷售陽光私募信託不就行了,信託可是金融機構哦。麻煩您再認真讀一遍這謠言“二十五條”。

就說五條了,供大家思考,作者主觀猜測,有無價值,不敢保證。

當你收到一條炸裂的信息,不要立馬推翻,也不要無腦盲從,在這不景氣的當下,保持冷靜的頭腦纔是一名金融從業者的基本素質。


追熱點寫作文費勁,買條被子吧!

散會。



(企業微信使用者是作者本人,別加了又刪就很尷尬)

END

審覈 | 大泥巴

來源 | 作者大腦

排版校對 | 小泥巴


往期好文推薦👇

關於泥巴總

泥巴總,80後,財富管理行業從業16年,經歷過次貸、股災、18大熊市,掙過非標的錢,捱過非標的打。他做過期貨經紀人,受過信託大廠的培養,建設過三方財富分支機構,創立過財富公司。他現在既是一個理財師老兵,又是一個成長中的FOF組合投資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