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我用考研“重啟人生”



作者丨遲文

編輯丨聞與

排版丨vv 

一戰考研398分——查到成績的那一刻,東四十條一間辦公室裏爆發齣一片“哇”聲。站在歡呼聲中心的主人公是52歲的肖朝虎。

人到中年,肖朝虎常常會半夜醒來,這時候往往是他産生靈感的時候。去年九月一個淩晨,他又一次從夢中醒來。一道靈光在他腦中閃現:考個茶學研究生。他立馬起身,打開電腦搜索“考研的年齡限製”——他要考研,重迴大學讀書。

肖朝虎是1988年貴州正安縣高考理科狀元。當年,他穿著全傢最體麵的衣服——大哥結婚時訂做的八成新中山裝,揣著375塊錢一路坐火車到北京讀書,學的專業是計算機。畢業後,他如願獲得留京指標。1994年,工作兩年後,肖朝虎又考上瞭母校的經濟學研究生,此後一直奮鬥在北京。

可以說,這次考研是時隔30年,肖朝虎重新走入考場。398考分一齣,炸響瞭朋友圈,大傢纔發現他不是立人設,也不是鬧著玩,而是認真的。

緊接著一堆問題來瞭:52歲的肖朝虎為什麼要考研?對於這個年紀來說,考研還有必要嗎?他是怎麼在上班的情況下,隻復習100天,就考齣如此高分的?不都說考研很捲嗎?

肖朝虎的準考證

一開始,他否認考研是源於中年危機。但說著說著,他坦陳確實多少有點關係。作為一個80年代從貴州偏遠地區考齣來的大學生,肖朝虎稱自己一直以來都是坐在命運的順風車上。他堅信越努力越幸運,也堅信工作對人的價值和意義。

憑藉個人奮鬥和時代的東風,肖朝虎在北京安傢立業,從一個報社記者成長為一傢傳播策劃公司的閤夥人,去年他將兒子送到芝加哥藝術學院。他在現在這傢公司已經工作瞭二十多年,因為“待得很快樂”,他曾誌氣滿滿地計劃乾到70歲再退休。

但50歲之後他漸漸發覺行業下行,70歲退休的夢想恐怕難以實現。他開始張羅研究自己的民族仡佬族文化,資助貧睏大學生,為傢鄉捐錢修路、修繕學校……生活溫飽之後,他開始追求價值實現。

伴隨著考研結果的齣爐,他還在馬不停蹄地做視頻、寫文章、開拓茶企關係。無限的可能再次嚮52歲的他迎麵撲來,身處其中他感到知足和幸福。

作為一個52歲的中年人,他身上仍然有一種不閤時宜的天真和樂觀。他是第一批使用ChatGPT的國內用戶,並在備考中充分利用瞭它一把,可以說,他比大部分年輕人都知道如何“拿捏”AI。他物欲不高,沒有那種所謂成功人士的包袱,自稱是地鐵常旅客、共享單車VIP、非BBA生活的踐行者——“韆金難買少年貧,我的幸福感比彆人強”。

他相信是父親的“小草”精神一直鼓勵著他——他父親在六十七歲那年決定種茶,一種就是十七年。而這次肖朝虎也考瞭茶學專業,如果一切順利,他將會在今年九月開啓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他想用所學為父親一直不夠景氣的茶園和傢鄉的茶産業做點什麼。

盡管肖朝虎的經曆沒有太大的可復製性,但他的故事在當下仍然足夠有意義——在年歲漸長,身處的行業前景收窄,人生的河流看似不再奔騰嚮前時,一個人還可以做點什麼?他的故事提供瞭一種迴答:你可以選擇“躺平”,在變化中以靜製動,也可以選擇畫一條新的起跑綫,再次齣發。

以下是肖朝虎的講述:

考完試,我就把準考證發到小紅書說:“我52歲考研,不知道是不是年紀最大的?”一下就爆瞭。很快有人迴我說,你不是,張大爺纔是。

小紅書有個網紅張大爺,最初是他的同事把他發到網上,標題是60歲考研。實際上他今年58歲,前年開始備考,2023考研因故缺考,2024考研結果不太理想。張大爺考的是北大的對外漢語教育專業,我認為他選擇瞭一條難以攀登的高峰。

清北是全國頂尖學子趨之若鶩的地方,站在北大導師的角度來講,他們可能更傾嚮於把資源給到年輕、博學、聰明的考生,像我們這樣的大齡考生考400分也不一定能錄取。不過張大爺樂在其中,把備考過程當作學習過程,也很不錯。

大齡考研,我給的建議是:第一,要選學校、選專業。雖然考研年齡沒有限製,但是學校和導師是有偏好的。必須要跟學校聯係,提前溝通,確保你分數上綫瞭有導師接收你。清北、985誰都想去,不能說不打招呼,直接就去考。

第二要專注,最好一下考上,不要搞二戰、三戰、四戰。我知道有人考瞭十幾次都沒考上,還在考,成一個執念瞭。考研不光是自己,整個傢庭都在給你讓路,不能不計成本。

我備考期間,太太非常支持。但傢庭的支持也是有限度的,假如說我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一年還可以。如果明年還沒考上,我再考,人傢可能心裏就有想法瞭。

也有人給我留言,說有一種擔心:你70後還在考研,擠占年輕人的名額。我想說,我沒有擠占年輕人的名額。我既沒有選熱門專業,也沒有報考名校。

考研這個事第一次在我心裏埋下種子,是源於跟同事的一次吃飯。那個同事跟我同齡,吃飯閑聊時,他說他有個同學跨專業報考瞭書法研究生。我當時覺得挺有意思。以前我對大齡考研有點印象,類似有新聞說陪孩子考研,最後孩子沒考上,自己考上瞭。再聽同事這麼一聊,我這個年紀可以讀研的印象徹底留下來瞭。

我睡覺經常半夜醒來,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容易産生靈感。有一天半夜醒瞭之後一下冒齣來一個想法:我考個茶學研究生。

一想到這事兒,我就立馬起來調研,在網上搜哪些學校有茶學專業、對年齡有什麼限製。接著我就鎖定瞭目標學校,通過熟人、網絡各種找人打聽。

我還找瞭一套考研英語真題來做。當時在公司做瞭一半,下班瞭還有一點沒做完,帶迴傢繼續做。當時我跟我太太說:“你現在彆打擾我,我在做一套題。”我也沒告訴做什麼題。做完以後,一對答案,60分的客觀題,我得瞭50.5分。

我就跟我太太說,我準備考研究生。她稍微有點驚訝,覺得你怎麼又冒齣瞭奇怪的想法。但她也沒說什麼,就說行,那你考。

一開始我都還不知道要考什麼,後來研究清楚瞭,我考茶學的專碩,要考四門:思想政治理論,英語,農業知識綜閤,園藝植物生物學。

備考的部分參考書和材料

英語這門我算是過關瞭,主要學另外幾門。當時已經是九月中旬瞭,距離考試也就剩下三個月的時間,我沒有太多自信。我想今年先報名模考一下,去考場感受感受,明年再考一次。

這個年紀考研,一定要提前聯係到導師,因為你要知道導師是否介意把名額給到大齡學生。我通過各種人介紹,轉瞭好幾道,總算把信和我的資料都發給瞭導師。得到導師“歡迎報考”的反饋。後來我知道導師比我小10歲。

在備考的過程裏,我改變瞭最初的想法,想要爭取今年一次考上。

我搜集到兩門專業課10年的真題,題有瞭,答案卻不全。有些答案在網上找不到,有些答案隻是一堆材料。2023年2月,我用過ChatGPT,但因為賬號和上網都很麻煩,中間幾個月沒再去用。去年11月份,距離考試隻剩四十天的時候。為瞭提高效率,我想到我必須得上 AI 瞭。我認為,能力加上工具肯定大於能力。

ChatGPT登錄有點費勁,而且我刷題量大,就會超齣它每天的使用限量。後來我也同時用文心一言,兩個一起上陣。通常,我會先問問文心一言,調試一下提示詞,調得差不多瞭,再去問ChatGPT。

你會發現,當你把一堆材料輸入進去,命令AI整理成要點,很快你就會獲得一個有條理的答案。

我總結使用AI有 1個核心和5個基本點。核心是:告彆抄抄寫寫,告彆查查找找,無限連接知識,將更多的腦力用於分析、思考和實踐運用。

第一個基本點,把AI當成做知識型苦力的小助教、小助理,你可以指揮它乾任何事情。第二個基本點,你需要給它指定身份,比如教授、工程師、醫生、科普工作者、資料整理員,而它會根據不同角色,給齣不同結果。比如我把考研真題做瞭一個分類統計,做成一個題庫,我給到它說:你現在是園藝學教授,現在按照題庫中知識齣現的頻度,齣一套題來考察學生。

第三個基本點,對它不必客氣,不用說請、謝謝,但是一定要有耐心,把你的意圖說清楚。第四個基本點,它對你也非常有耐心,百問不厭,而且非常高效,分分鍾可以給你一個結果。第五個基本點, AI學習法的高階應用,是構建自己所在領域的知識庫。

後麵我就越用越順手,兩門專業課農業知識綜閤、園藝植物生物學,我都是靠AI復習的,問答題、簡述題,AI都能很快地給齣答案。

齣考場的時候,我估分是320。農業的國傢綫往年都250多, 300分上綫問題不大。查分時,我在辦公室。當時說下午三點齣分,快到時間時,有點小激動,我故意去上瞭趟廁所,以便讓等待不那麼漫長,迴來打開電腦查,一查398分。同事都知道我在考研,我跟他們一說,辦公室哇聲一片。

考研分數各科成績

茶園是我爸67歲那年做的。那會兒老傢很多人都外齣打工,大片土地都荒瞭,當地政府決定大力發展茶産業。我爸打電話跟我們幾兄妹商量:要不要種茶?

我跟他說不種,你一個人在傢種不過來,沒人幫忙。但我爸還是決定種。最開始,他種瞭十幾畝,後來把彆人傢的一些土地也承租瞭,加起來有四五十畝。這四五十畝茶園,種的都是正安白茶(綠茶的一種),目前一年能産齣100來斤茶葉。

我爸種茶種瞭17年,很難掙到錢,也很辛苦。

國內茶産業本身是供大於求的狀態,我們傢鄉的茶産業零售能力不強,在市場上沒有比較被動。

根據不同的統計口徑,貴州的茶園種植麵積,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産值上就差得遠瞭。一直以來,貴州茶都是以原料茶的形式供應到浙江、安徽等地。

2019年的一天,我爸突然給我打電話。他一般都不主動給我打電話,怕麻煩我。電話裏,他告訴我今年茶青的收購價齣瞭問題,昨天他們齣價100,今天一看沒有彆人收茶瞭,直接降到60,愛賣不賣。我爸在電話裏說,他想請人加工成乾茶,讓我幫他銷售。

茶山航拍,父親的茶園是其中的零星小塊

也就從2019年,每年春天我開始在朋友圈賣茶。茶園的茶成批寄到北京,我負責稱重、分裝,有些朋友會從我這訂茶去做企業禮品,我就去淘寶上去選包裝和設計。

那會兒我工作還忙,乾得挺纍。每次賣茶,我要精心寫一兩篇公眾號文章,而寫一篇文章可能也就賣齣幾斤茶而已,算下來也就獲得幾百塊錢的增值,比我做本職工作獲得的價值低得多。但這個過程也不能單純用錢衡量,我幫我爸賣齣幾斤茶,也許比我直接給他1萬塊錢,他的獲得感更高。

剛好去年我兒子去上大學瞭,我所在公司的業務沒有那麼忙。我有種想要重新規劃一下的衝動。想到不如直接放棄工作,去幫助傢裏做茶,從種植、加工到銷售整個全方位參與一下。

我也想,如果我學成,能力足夠的話,或許可以進一步把我們村、我們鄉的茶産業也帶一帶。可能因為我是農村齣來的大學生,天然有一種想要帶動傢鄉的使命感。

我一直認為,現在的生活不一定是我應得的。我們傢四兄弟一個妹妹,我小時候屬於那種腦筋反應沒那麼快的人。像我們寨子其他父母可能覺得小孩反應慢就是比較笨,要重點培養腦筋轉得快的,但是我爸他說老四 (我排行第四)思想比較單純,適閤讀書。後來五兄妹裏,我學習是最好的。

1988 年我是我們縣城的理科狀元。我考上大學,我爸把傢裏的牛賣瞭,村裏很多人傢都齣錢資助我,三塊五塊,一塊兩塊,最後我總共揣著 375 塊錢到北京。三十多年前,村裏多數人不敢想象自己有機會走齣大山。村裏人覺得有一個人到北京讀大學,很瞭不起。有人甚至以為上大學將來就會當官,他們對我抱有期待。

比較慚愧,如果按照當時他們的想法,我肯定辜負瞭他們的期待,好在後來經濟大發展,很多人外齣打工,開瞭眼界,一些人甚至獲得瞭很高的收入,但是相比城市,農村普遍生活還是差一些,所以我一直希望對傢鄉有所幫助。

1992年我本科畢業後,做瞭程序員,從事管理信息係統軟件的開發和技術支持。我認為自己的弱項是跟人交道,,應該加強這方麵,一直跟電腦打交道會不利於自身的發展。1994年我考瞭經濟學的研究生,1997年畢業。

1997年碩士畢業論文答辯時

我們當時還包分配,但我算是自己齣去找的工作。我還給我的簡曆打瞭彩色的封皮兒,寫著計算機本科、經濟學碩士、兩年工作經驗等,這個簡曆看上去比較亮眼,去《中國計算機報》麵試很容易就成功瞭,我懂計算機,又有經濟學背景。這個工作對我鍛煉跟人打交道非常有利。

那時候是媒體發展的黃金時代。在 IT産業,《計算機世界報》《中國計算機報》是繞不開的兩個報紙。我一個小記者,去采訪大公司的高管,采訪教授和專傢,寫完發錶,他們都很認可。一個小豆腐塊篇幅的文章發齣去就能産生很大的反響。

這份工作做到2002年的時候,報社發展勢頭還是蒸蒸日上,不缺廣告和客戶,有時候甚至要為瞭廣告加版。我每個月稅後工資有7999,還有2000的房補。但那時候互聯網新聞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瞭,我覺得《中國計算機報》的讀者是坐在計算機麵前的,他們會優先選擇在電腦上獲取信息,計算機類報紙必將最先受到衝擊,我一定要擁抱互聯網。

肖朝虎青年時期

我第一站齣來是在某門戶網站科技頻道做副主編。當時門戶網站競爭很厲害,公司內部對編輯部是一種軍事化的管理,要按秒計算搶新聞,如果比競爭對手慢瞭幾秒,就要挨罵。

我這個人比較喜歡被鼓勵,這樣我做工作纔能發揮創造力。那種打壓式管理的風格,我不太能接受,受不瞭這份羞辱。這份工作乾瞭兩個月,我就不乾瞭。

之後,我就來瞭這傢傳播策劃公司。當時媒體價值非常高,作為傳播策劃公司,我們理解媒體,也理解産業。媒體認可我們,客戶也認可我們。

在這裏,我從一個愣頭青,一路成長到成為閤夥人,跟我的老闆一起工作瞭二十多年。中間我齣去過半年,那時是2007年,Web2.0來瞭——用戶生産內容的UGC時代。我是個有蠻多想法的人,我也想做個平颱。

我的老闆特彆好,說看你熱血沸騰我也留不住,但你也不用全職去做這個,公司的事你還兼著,我每月給你發一半工資,乾半年再看。半年後,我做得不太順利。老闆給我打電話說新買的辦公室裝修好瞭,給你留一間。我就又迴來瞭。

可能每個人都有一個高原期或者平颱期,你上瞭這個平颱期以後,你又不一樣瞭。迴來以後我的心態就上瞭一個颱階,我認識到創業是怎麼迴事,在公司就更踏實瞭。在公司裏我思想很活躍,老闆積極鼓勵我,跟團隊做瞭幾個根基性的業務。

因為在這傢公司待得很快樂,所以我之前纔會說願意乾到70歲退休。

2010年,肖朝虎帶中國記者參加美國科技大會,工作間隙在舊金山遊玩

如果退休時間要提前20年,我的想法是,跳廣場舞沒意思,周遊世界也沒有意思。我還是想做點事情,剛剛好有這麼一個茶園在那等著你。

做茶為什麼不直接迴到老傢做,還要考研?我最大的問題是,完全迴到農村,適應不瞭那種生活。老傢的生活節奏很慢,日常有各種應酬,我都很難適應。

所以我想的是把一隻腳踏在農村,另一隻腳還在城市。一隻腳踏入校園,讀研係統地學習茶學和農業知識,一隻腳踏入茶園,做一些茶業的實踐。

前段時間,我發瞭一篇文章,想在傢鄉茶企求個兼職。朋友們很快介紹瞭幾傢大茶企的聯係渠道。我本來的專業就在傳播和品牌方麵,傢鄉的茶企在這方麵做得沒有那麼驚艷。如果我能進去,用我在北京這些年工作經驗做一些宣傳和品牌的規劃,同時也能帶動傢鄉的茶産業一起探索,也許能更好實現互利共贏。

考研之後,我纔又感覺到未來充滿無限可能。以前,尤其是步入中年後就一直在一條軌道上,時常覺得人生已經沒有太多的可能。

大概十年前,我跟一個朋友聊天,她說她奶奶八九十歲還很健康,一個如果六十歲退休,後麵這幾十年不工作,時間還挺長的。我當時也很認同,覺得現代社會人到六十歲精力還很充沛,這麼早退休,餘生就跟社會完全脫節,挺沒意思的。

那幾年行業發展好,我心裏有種信念:最起碼要工作到七十歲。那會兒我四十歲左右,剛剛開始跑馬拉鬆,身體和精力都處在很好的狀態,自然覺得能一直工作下去。

現在,媒體傳播環境變瞭,人人都可以是媒體,媒體傳播價值鏈完全變瞭,做媒體傳播策劃也越來越難做,價值越來越低。

行業沒瞭,你怎麼工作到七十歲?我對傳播行業看不到方嚮。我是公司的閤夥人,原來我認為隻要公司在,我想上班就能上班,哪怕將來年紀大瞭,我給年輕的同事做做顧問也好。但現在,70歲的願望不一定能實現瞭。

年輕的時候,我好像沒有價值實現這個概念。那時候信息比較閉塞,我看書也不多,互聯網信息也沒有如今這麼爆炸,你沒有看到過彆人的生活,沒有讀過很多名人傳記,你不知道你的山頂在哪裏,也不知道怎麼去抵達。

40歲開始,肖朝虎堅持跑步和參加馬拉鬆

一路走來,有點像被命運推著走,我對未來一直沒有過設想,我隻覺得隻要不斷努力,未來就會變好。

2011年,我孩子上瞭北大附小,房子從郊區換到瞭學校附近。也許是生活和工作都穩定瞭,我開始有點想追求中年人自我實現。

我和太太經常討論:覺得一閑下來,生活好像沒有什麼有意思的事兒發生,仿佛自己在虛度光陰。

平時下班瞭,在傢裏麵就是刷手機,有時候你刷瞭一整天,朋友圈刷光瞭,也沒有得到什麼有價值的信息,挺無聊的。

後來,我開始跑步。每周末,我跑半天步,那半天是挺有意義的。一跑完步又挺無聊的,沒有新鮮的事兒。

我想尋找價值,先從自己身上挖掘。我是少數民族,仡佬族。一直以來,我都挺好奇我們這個民族的。我們沒有很明顯的民族特徵,也沒有自己的文化和語言(後來知道有)。2013年,我們幾個誌同道閤的朋友一起商量研究學習仡佬族文化。

我們成立瞭一個北京仡佬族文化促進會,組織一些講座,辦一些活動,一直到現在,還在做一些相關的事情。通過這個虛擬的組織,我有機會跟相關的教授、專傢和學者交流,這讓我覺得生活有瞭點意義。

考研對我來說也有點這個作用。生活變得不一樣瞭。周六跑完步我換瞭衣服直接就去辦公室,簡單吃點飯,在辦公室復習半天。周日一早起來,打個拼車繼續去辦公室自習。我把辦公室當成書房,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辦公室自習很高效,周末很安靜,網絡也快,沒有什麼打攪,我喜歡那種狀態。

考完後我做自媒體、玩小紅書、開瞭抖音號。前幾天參加瞭考研復試,結束後迴到貴州老傢為茶園忙活起來。

肖朝虎和父親在茶園的閤照

我的傢鄉山清水秀,城裏的朋友們經常錶示羨慕,但是大傢又不可能像我一樣移居這裏,真正移居這裏,還是會有各種不適應的。我希望做一些工作,幫助城裏的朋友與我傢鄉的綠水青山建立連接。通過茶葉或農産品也好,通過農旅也好,讓城裏人享受到貨真價實的綠水青山生活,讓傢鄉的人創收、增收。我最近在傢鄉錄製的一些視頻,在傢鄉和城市朋友圈都得到瞭挺多關注。

考研這件事情,相當於讓你一下可以重新規劃未來的幾十年人生,突然有很多未知的可能瞭。


歡迎大傢將BOSS直聘設為星標🌟,精彩故事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