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脫水的一天,被這些“新鮮感”創意拯救了

這是創意廣告的第3232期推送

加入社羣請後臺回覆“社羣”二字


者:梧桐

視覺:小倩


“喫料理包,聽墊音歌,看AI圖,品預製人生”。

比起這句網友對“預製”生活的調侃,冒着熱氣的包子、發出嘶嘶聲的可樂氣泡、現場圍觀的一手趣聞.......這類瑣碎日常中動態的“新鮮感”,往往扮演着把人們從重複日子裏拉出來的“救生員”角色

品牌也忙着找尋大家記憶中的鮮活元素,並蓋上一層名爲創意的保鮮膜,看一眼,感官體驗重新“活”過來了。

👇👇👇



“水果泡沫網套”,一種風評兩極分化的包裝道具。被用來保護水果、留住水果香甜的一面值得肯定;趁機迷惑羣衆眼睛、掩飾表皮瑕疵的一面又忍不住讓人想要吐槽。但當它包裹的不是水果,而是果味產品,意外的萌感就出現了

·“穿搭”一改,我就是最“新鮮”的仔

·直視我的眼睛,感受我的“新鮮”

·就算是2D外衣,也一樣“有那味兒了”

在FRUITY COFFEE夏季專屬的「果咖」產品中,設計師不僅根據水果的酸甜特質,製作了一套眼睛小小、動作嬌嬌的水果人物包裝,還配上了點睛之筆的“泡沫網套”,視覺上的俏皮感和感官上的新鮮度原地飆升。

同樣是爲了突出產品的新鮮感,日本和歌山縣出產的柑橘汁,則是把重點放在了“水果包裝網兜”上,和新鮮柑橘一同對比出鏡,有種連配料表都不用加了的“省力”感

·1瓶果汁=4顆橘子的直觀度

·強迫症患者看舒服了

阿廣:馬上實測,果然套了網套的礦泉水更清甜了(心理作用)~



 
飽滿、紅豔是我們判斷水果成熟的標準,但如果要精確到“蘋果落地”般的某一瞬,記憶往往搜尋無果。新西蘭糖果品牌Pascall就用一個巨大的橡膠草莓和一根大頭針,把草莓成熟的“瞬間”復刻了
 
·成熟之時,也是路人的“驚嚇”之時

在一個月的時間裏,這顆草莓慢慢變大,膨脹到和“大頭針”親密接觸的那一刻,也是它成熟爆汁的瞬間。品牌甚至還在過程中發起了“這顆草莓會在幾月幾日、幾點幾分爆炸”的有獎競猜活動,免費彩票般引發了不俗的傳播度和參與度,把糖果銷量也帶上了新巔峯,誰看了不得說一句:這是真·營銷鬼才。

如果覺得做創意裝置太麻煩,還有直接上“原產地”的品牌:



爲了宣傳自家食品原材料的自然新鮮,英國超市Sainsbury's直接立起透明取景框,將果園“即時”的新鮮一面作爲宣傳海報,不失爲是純0添加的“所見即所得”思路。




星巴克的綠、蒂芙尼的藍、愛馬仕的橙、可口可樂的紅……這些顏色認知一旦在大家頭腦中形成,往往就不會輕易褪色,把“品牌黃”玩出花樣的麥當勞,就不忘給自家的王牌產品設計了一組辨識度拉滿的“潘通色號”海報。

不管是芝士黃、生菜綠、番茄醬紅這些常見的顏色,還是牛肉餅、漢堡胚、酸黃瓜等難以具體形容的顏色,在這套色卡里都加上了一個共同的前綴:麥當勞xx

·亮一點和暗一點,都不是麥麥的風格

·當“沙拉”腦袋擁有了自己的專屬色號

·到底是誰在孜孜不倦喜歡“酸黃瓜”啊

只用了很少的文字和排版,就展現出麥當勞原有的新鮮與美味。



 
“新鮮”不只出現在事物成熟的那一瞬,事實上,“長毛”也是一種保鮮,正如兵馬俑、木乃伊這類因爲隔絕了空氣而始終保持着原狀的文物,也常常被冠以“新鮮出土”的概念。潮牌CLOT聯動喬丹打造的聯名鞋,就曾腦洞般融入了這種“反向保鮮”的思路。

作爲正如海報展示的,這款以兵馬俑鎧甲爲設計基礎的新品,不僅在用色上和陶土受到氧化後產生的“銅鏽色彩”相呼應,還在“亮相”場景上還原了“文物出土”現場。



相比於違和感,這種新奇的表現形式反而讓人自動聯想到“復古”這一點,驚歎於這種“復古”程度,這雙聯名所傳達的古韻今味、年輕和傳統混搭的風格,似乎也不費力地進入了人們的頭腦中。



有種說法叫“廣告的本質是幻象”,不管是仿生包裝設計,還是場景還原,都是在刺激看的人調動已有的感官體驗,當這些真實的經驗感受浮上心頭,品牌不用刻意地咬文嚼字,就已經和“新鮮感”綁定在了一起。

同理,希望大家從這些營銷的“新鮮感”中,幻想下自己瑣碎日常的鮮活場景,比如,“準點下班”的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