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庭幸福、父母開明的孩子也會抑鬱?看完答案扎心了……

▲家有男孩,點擊上方卡片一鍵關注

一個抑鬱、悲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着高期待、愛控制的父母。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不要只盯着孩子的不足,而是要學會真心接納和認可孩子。

——虎媽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男孩派主播林靜朗讀音頻

作者 | 凌想
來源 | 凌想親子心理(ID:lingxiang127)

我接觸到一些抑鬱的青少年,他們的父母對一件事百思不得其解: 

這孩子平時也還好啊,挺懂事的,也知道學習,從小到大,我們沒打過他沒罵過他,有什麼需求我們基本都會滿足,怎麼就抑鬱了呢?怎麼就不想上學了呢?

在家長看來,抑鬱都是因爲打罵貶損這種粗暴養育造成的。

這個成因確實很普遍。

但家長們不知道的是,也許他們在無意間製造了一種看不見摸不着的家庭氛圍,在其中生活久了,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人格,讓孩子變脆。

這就是父母的高期待。

所謂高期待,並不一定是給孩子樹立很高的目標,高標準嚴要求——這種是顯性的。

還有一種隱性的高期待,也許父母自己也沒察覺,滲透在平時溫和的話語行動中,被敏感的孩子捕捉到了。

萬人期待的虎媽和賀嶺峯的對談返場啦~

在全民焦慮的時代,如何當一個淡定的父母?

爲什麼說學習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情緒問題?

初高中要爲孩子擇校嗎?

如何搞定叛逆的孩子?

預約鏈接收聽直播

打破教育迷思,做反焦慮反內耗的高能家長

▽▽▽

比如學習。

父母高期待體現最普遍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學習。

有的家長,因爲自己靠努力學習獲得了成功,所以特別希望孩子複製自己的成功路徑,最好還能青出於藍。

還有的家長,因爲喫了不好好學習的虧,所以特別希望孩子不要重複自己的彎路。

這兩類家長雖然初心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一涉及到學習的事,就容易焦慮,對學習盯得特別緊。

往往從一年級開始,晚上、週末、寒暑假,孩子的空閒時間被各種興趣班、輔導班佔據了一大半。

家長天天晚上陪讀講題訂正作業,不然不放心。

家長的心情也會隨着成績起起落落:名次提高了,很欣慰,暗暗地把期待值又提高一些;名次降低了,就憂心忡忡,想着要不再給孩子報個什麼班,哪科不行補哪科。

當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過於上心,孩子也就內化了父母的價值觀,把父母的期待內化爲自己的期待,把學習成績當作衡量自己價值的唯一標準,把學習好當成維持自尊的精神支柱。

成績好,意味着自己就是好的,優秀的,值得被愛的。

成績不好,意味着自己什麼都不是,一無是處,是個沒用的廢物。

這樣的孩子,往往自己知道用功,也想好好學習,但往往學習方法是死用功的那種。

而且經過多年的緊繃學習,到了初中或者高中,就已經學疲了,沒什麼後勁了。

小學還好,到了中學,學習難度、強度都成倍增加,孩子就容易跟不上。

一開始,孩子還會使勁追趕,但當他發現,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卻收效甚微,內心就會很崩潰,會有非常多的自責,認爲自己太差勁,太笨了。

這時候,單一價值觀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

學習好壞直接對應着自己這個人的好壞,學習成績差了,說明自己太差勁,太笨了。

還沒等父母說什麼,自己就已經自責得不行,學習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

父母看到孩子壓力太大,也會安慰孩子:學好學壞沒關係,別有太大壓力。

但孩子只是頭腦上接收到了父母的安慰,長時間形成的價值觀,沒辦法在短期內扭轉過來。

他沒辦法原諒自己。

他會因爲自己學習不夠好自責,會因爲擺脫不了這種狀態而更加自責——也許表面上看上去還好,但內心已經潰不成軍。

所以,當父母把孩子的學習看得過重,當學習在孩子的生活中佔據了幾乎全部空間,很可能就會把高期待、高壓力傳遞給孩子。

孩子的自尊全靠成績支撐着,就會比較脆,順利的時候還好,一旦遇到些挫折,就容易崩了。

父母的高期待還體現爲,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

有一類孩子,往往是別人家的孩子,從小被誇着長大,比較乖、懂事、學習也不錯,很讓父母省心。

父母經常帶着欣慰和掩飾不住的驕傲,當着外人誇孩子,對他寄予厚望。

父母以爲這是鼓勵,是對孩子的認可。但其實,父母的誇獎裏是帶有評判的,孩子會感受到其中隱含的前提條件。

這樣的誇獎越多,孩子心裏越有隱隱的不確定:我表現得好,你們纔會這麼誇獎我、認可我。如果我的表現不夠好,如果我不夠優秀,你們還會這麼愛我嗎?

這個不確定慢慢變成了對“墮落”“糟糕”的恐懼。

因爲在孩子看來,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如果自己不夠好,就意味着失去父母的愛,意味着被父母否定,讓父母擔心,那自己就什麼也不是。

孩子不敢去驗證到底是不是這樣,只能努力上進,來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證明自己是很好的。

但“證明”本身,就說明自己的心虛。

這個“好”不是實心的。

這樣的孩子,即便外在看起來很優秀,內心也是很虛的。

他發自內心地不覺得自己好,經常有“冒名頂替綜合徵”——你們看到的都是假象,都是偶然的運氣,如果你們瞭解真正的我,就知道我是多麼糟糕的一個人了。

這樣的孩子, 他的心中有很多委屈、憤怒、無力、自責。

他會習慣性內耗,做什麼事都需要克服很大的情緒阻力。

他會力求完美,總要做到完美才放過自己。

他不敢全然放鬆,放鬆就意味着墮落,墮落就意味着墜入無底深淵,無人回應。

長年累月,在他的心裏,父母的期待已經不是某個具體的標準,而變成了一種心理氛圍,一種理所當然的自我要求。

終於有一天,就不想努力了,太累了,躺平了,擺爛了,愛咋地咋地吧,無所謂了。

於是就成了他人眼中的抑鬱。

還有一種高期待,更爲隱形,是家長在比較中表達出來的。

比如家長無意中殺雞給猴看。

這種情況在二胎家庭中比較多。

你會發現,家裏有兩個孩子,經常一個乖巧懂事學習好,另一個調皮搗蛋惹人煩。

父母也是普通人,難免偏心,喜歡乖巧的那個,對他寄予厚望,對搗蛋的那個怎麼看怎麼不順眼,吼罵是經常的,急眼了也會動手打。

當家長這樣做的時候,哪怕不是有意的殺雞給猴看,但在那個乖巧敏感孩子的心中,已經把自己當成了那個“猴”。

他會意識到:因爲自己表現好,所以父母纔對自己和顏悅色、偏愛有加,如果自己也像手足那樣糟糕,就會得到和他一樣的下場,父母也會那樣對待自己。

所以,自己現在得到的寵愛是有條件的,是隨時可以撤走的。

這種隱隱的擔心和恐懼會一直伴隨着他。

發現一個共同點了嗎?

沒打沒罵還抑鬱,這樣的孩子往往比較敏感,自我價值感不夠高,容易陷入自我攻擊。

他們很容易察覺到父母的期待和需求,哪怕父母沒有明說,他們也知道父母想要的是什麼,排斥的是什麼。

哪怕父母只表達了3分期待,他們會自動增加到7分8分。

他們會努力去滿足父母的期待——父母自然會感覺很省心。

但其實,這類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關注,看到他們的委屈和壓抑——爲了滿足父母的期待,他們不敢展現出真實的自己。

父母的期待過高,給出的就是有條件的愛——這會讓孩子生怕被嫌棄。

所以,孩子的抑鬱、躺平、擺爛,也許只是孩子不願意再滿足父母的高期待,不願意再配合父母扮演一個好孩子。

孩子的抑鬱也許在說:如果我不夠好,如果我什麼也不做,你們還愛我嗎?

也許,只有孩子感受到父母真的愛着他這個人,感受到父母的接納和認可,他纔會感到真正的安全和踏實,纔有足夠的勇氣做真實的自己。

*來源:凌想親子心理(ID: lingxiang127),凌想,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出版人,專注兒童心理,著有《好媽媽都懂的心理學》。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親愛的,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爲星標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推送啦!


育兒先育己,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男孩派

每早七點陪你一起成長

走之前記得點個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