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 高端副牌第一次進紐約,美國人很稀罕

本文由《紐約時報》授權《好奇心日報》發佈,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

12 月是紐約蘇荷區的瘋狂購物季,一個外國品牌卻低調開張了。雖然周圍滿是巨幅廣告牌,但是 COS——這個從瑞典來到美國的品牌,卻在人們進行年終集中採購的聖誕節前仍然保持著一股酷勁兒。

它的慣用手法是輕聲耳語,而不是大聲喧譁。總體而言,COS 的衣服總是刻意保持設計簡潔,而且多數時候顯得中性。門店的牆面是療養院那種灰色,樓梯的階面是磨砂的,丹·弗萊文(Dan Flavin)風格的霓虹燈裝飾其中。(譯者注:丹·弗萊文是美國極簡主義的重要藝術家,1963 年,他拋棄畫布,開始使用熒光燈管來創作,並以熒光燈管構成的藝術作品聞名於眾,被視為將電子照明帶入藝術的第一人。)當前來購物的人們感到疲憊的時候,她們只需要隨便找一塊散落在店裡的綠洲休息一下,讓自己陷進丹麥著名傢俱設計大師維格納(Hans Wegner)設計的安樂椅裡,隨手翻閱一本頗受歡迎的 Numéro 雜誌。

這種型格和高端氛圍才是重點,雖然它是假的。創立於 2007 年的 COS 是 H&M 集團旗下一個精品風格化品牌,它的名字是 Collection of Style(風格系列)的縮寫,這個多音節的解釋當然不及單音節的、像咳嗽(注:這個詞的英文為 Cough)一樣容易發音的COS,在世界各地,有很多人愛 COS,也有很多人不理解這個品牌。在 H&M 旗下的眾多品牌當中,COS 在全球的獨立門店數量位列第二,僅僅位於同屬集團的  H&M 之後。但是直到 2014 年,它都沒有在美國設立門店,首家位於美國境內的比佛利山莊店,是 10 月 30 日才開門迎客的.

COS 是正在形成的中端大眾時尚品牌中的一支,H&M 集團旗下的 &Other Stories 也是這樣一個品牌,並且也已經進駐了紐約。它們都意在招睞這樣的客人:他們已經受夠了“穿後即焚”的快時尚成衣,也受夠了販售它們的、人潮洶湧的大賣場。

(相比那些快時尚),COS 則選擇了截然不同的路數,它在蘇荷區佔據了一幢位於 Burberry 和 ETRO 之間的地標性建築。就定價而言,它高於 H&M,但又遠低於設計師系列,而後者的設計風格正是 COS 嘗試著貼近的。(Jil Sander 和 Céline 這兩個品牌就常常因為價格而遭人詬病。)對於那些年紀稍長的人來說,它的存在就像在提供某種資源或者解脫,他們終於不用因為擠在快時尚年輕而嘈雜的消費者群裡而感到頭痛。

讓人興奮的別緻設計,加上“在美國本土買不到”的獨特吸引力,成就了 COS “只有業內人士才知道的秘密品牌”的地位,只被那些常常飛到歐洲去跟進時尚趨勢的時裝編輯們所知。

“有時候我甚至不會帶太多行李,因為我知道自己一下飛機就會直接去那兒,”資深編輯西莉亞·艾倫伯格(Celia Ellenberg)指著一件長及大腿的開襟毛衫說道,她被我說服一塊來看看這家位於斯普林街的 COS 門店。

對於在紐約的職業創意人士來說,帶點小花樣的基本款既是工裝,又是信條。即使他們的護照上不會再因為特地出國採購而多一個印章,COS所提供的價位適中的選擇也還是魅力不減。

他們對極簡主義非常在行。可能忠誠於一件帥氣的、帶腰帶的外套(售價290美元),而衣服看起來卻比售價有檔次得多;或者稍稍跳過時尚界一般做法,比如一件直角裁剪的女士翻領外套,卻在前襟處神秘地漸變成一件夾克(售價225美元)。

和許多剛剛進入美國市場的國際品牌一樣,COS 也具有一種異國的吸引力,而這也是 COS 的門店在仔細著力渲染的形象。男裝所在的樓層並沒有被稱作“地下層(basement)”,而是和在國外一樣,被稱為“負一層(Floor -1)”。

在店裡,成排無襯裡的羊毛外套(售價275美元)和格紋襯衫(售價99美元)掛在一起,細窄領帶(售價39美元)則被三條三條地擺在銀色托盤裡,就像被精心擺在盤子裡的沙丁魚。

但COS從外觀上更多地傾向於休閒風,而不是商務風。我花時間仔細地欣賞了一下它家的細紋針織POLO襯(售價99美元)——時髦卻又內斂,我還停下來看了看它家的厚底德比鞋(售價135美元)。

受到周圍異國情調的感染,我做了一件平常不會在紐約做的事情:試穿了一條皮褲(售價450美元),上面大大的標誌和標籤都標著“Continental”。和COS店裡許多商品一樣,這條褲子客氣地在一塊馬蹄大小的標籤上強調著自己的純正性:“This item is made from leather(本品乃真皮)。”

COS 的服裝迎合的是被委婉地稱為“斯堪的納維亞人”的身形──它家大多數牛仔褲都略帶彈性,但卻很舒服,腰碼大過34號的就別去看了。所以它家的皮褲很適合那些喜歡褲子繃得緊緊的搖滾大神們。我承認,我發現自己也很喜歡這種褲子,但最後我注意到,當我把它提上來的時候,我的襠部有點兒受不了。

我問一位名叫喬漢的比利時售貨員──他一隻耳朵上戴著金環,這褲子是不是穿著不舒服。

“嗯……這要看是什麼場合了,”他回答得很有技巧,不過他承認,曾經有一次他警覺地發現,穿這條褲子的時候,別人老是盯著他(襠部)看。

譯者:is譯社 劉昉 葛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