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妖小果!

一個小夥伴說感覺人的一生是註定的,很難改變。正所謂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她認為通過努力所得到的,其實也是命中決定在那個節點會發生的……

總之,就是相信宿命論。

這讓我想起最近在看的《了凡四訓》,袁了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是宿命論的擁護者。

只因孔先生給他算了命,點明瞭他的人生際遇,比如什麼時候中科舉,什麼時候做官,什麼時候會死。

原本,他只是覺得有意思,但隨著孔先生的話一一應驗,便歇了想改變的心思,就等著所有的預言發生。

改變袁了凡想法的是他由廩生轉貢生的事件。孔先生給他算命時說,他在領到第91石五斗廩米時才會成為貢生。

廩米是朝廷發放給廩生的俸祿米。

廩生升貢生,一般是領取廩米到一定數量後便可以自動升級。但也可以是補貢,意思是上面有人賞識某個廩生,便可以批准其補貢成為一名貢生。

而袁了凡在領到第71石廩米時,就被屠宗師批准補貢成為貢生。

這讓他非常高興,一個是身份的轉變,另一個是命運並非是註定的。

但轉折來了,他補貢的事被另一個宗師駁回。等到後面他升為貢生時,計算所領取的廩米正好是91石五斗。

這令其震驚,並意識到一個人做什麼都不能改變既定的命運。因此,袁了凡成了一名堅定的宿命論思想者,陷入到一種無慾無求的狀態中。

但當他拜訪雲谷禪師後,這一切就發生了變化。

雲谷禪師好奇袁了凡怎麼可以與自己靜坐三天三夜,沒有妄念,便問其緣由。

袁了凡說,因為自己的命運已經被算出來,自己做什麼也不會有所改變,所以自己什麼也不想了。

聞此,雲谷禪師這才知其是凡夫俗子,而非高人。

後雲谷禪師聊命運的變數與改命,袁了凡深刻反思了過去,為後續改變命運奠定了基礎。

雲谷禪師提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意思是命運由自己創造的,福由自己求。

這是創命論思想,命運有其定數,但也有其變數,人可以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命運。

不少人會去雍和宮許願,希冀心想事成。

但其實佛教的有求必應是有條件的,需掌握一定方法,而非盲目祈求。

就像求福報,那就得消除自身的業障,進行自我修煉,棄惡揚善,廣結善緣,如此方可心想事成。

這其實是告訴我們,想要改變命運需要自身去努力,達到改變這種狀況的條件。

六祖惠能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每個人的福田,全在自己的內心。只要從心裡去求福,就沒有感應不到的。

不論是內在的道德仁義,還是功名利祿,只要是你內心的追求,便都可以獲得。

換而言之,遵循自己的內心,不僅可以獲得內在修養,還能體現自己的外在價值。

重點是真心追求,才能“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

既然如此,如何讓自己配得上富貴呢?

靠自我修行。一個人要配得上世上美好的事物,那麼其必須滿足得到它的條件。

而達到這個條件,便是行善積德,讓自己變得更好。

雲谷禪師認為命運的變數在善。

一個極善之人,其福德和功德會隨著自身善行的增多而增加,而當自身的功德增長到一定程度後,會受到上天賜予的福報,也就算是改變了命運。

對我們而言,如何改變命運?

首先,自省,並培養善念。

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是審視自己的內心,用善念作為鏡子,照見自己的不足和過錯。

通過自我反省,我們可以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是否符合善的原則,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

就像袁了凡反省自己為什麼沒有兒子,他總結了好幾點原因,後續針對性改善。

另外,善念是內心的光明,能夠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故培養善念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實踐,讓善良成為我們性格的一部分。

其次,善意化行,利他利己。

善良不僅是種品行,更是一種行為。我們需要將善意轉化為實際行動,去幫助他人,這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利他行為不僅能夠讓他人受益,也能夠讓我們自己感受到內心的滿足和快樂。

因為在利他的過程中,本質上也是在利己。因為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也在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養。

這種提升會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更加受歡迎,從而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和福報。

最後,擺脫外在依賴,從內發生改變。

真正想要改變命運,重點在於自己。因此,不要寄希望於外界,比如燒香拜佛,這可以圖一時心安,並不能解決本質問題。

但自我反省與利他,卻是從內在開始發生改變,通過提升自己的品德與修養,進而改變命運。

最終我們會明白:世間最厲害的改命術,不是燒香拜佛,不是風水算卦,而是把善念磨成鏡子,先照自己;將善意化為行動,利他而利己。

(喜歡可加作者:xiaoqingL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