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不亞於毒蘑菇,夏季吃海鮮小心貝類中毒

▲ 海虹又稱貽貝、青口、淡菜,味道鮮美。2024年5月20日,“食安秦皇島”發佈緊急提醒稱,近期不要捕撈、購買、食用海虹等貝類。(視覺中國 / 圖)


全文共3813字,閱讀大約需要9分鐘

  • “簡單來說,有赤潮,說明貝毒含量高,喫一兩個都可能致命,近期肯定不能喫;沒有赤潮,也可能有貝毒,但只要單次攝入量不大,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後果。”

    一個不帶殼的花蛤、生蠔若分別以3g、20g計算,按已有研究的推薦攝入量,折算起來一次不要喫超過約20個、3個。

    比起“百毒不侵”的貝類,魚類對毒素更敏感,積累少量麻痹性貝毒即可致死,人類喫魚中毒的報道也相對較少。

本文首發於南方週末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南方週末記者 黃思琪
責任編輯|汪韜

2024年5月底,在上海某海鮮排檔喫完飯,林霖沒喝酒,卻有點“上頭”,面紅眩暈,約一小時後纔有所緩解,就醫後初步診斷爲貝類中毒。

不只是林霖,貝類中毒事件近期在多地頻發。

2024年5月28日,美國俄勒岡州衛生局(OHA)報告稱,當地暴發麻痹性貝毒中毒事件,已導致至少20人患病。患者在海岸自行捕撈海虹(又稱貽貝、青口、淡菜)並食用,部分已住院。4月28日,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報告一起麻痹性貝毒中毒個案,兩名患者在家中食用海螺、扇貝、海蚌後,出現四肢和舌頭麻痹、嘔吐、暈眩等症狀。

比起走紅網絡的“紅傘傘白杆杆”“看小人跳舞”毒蘑菇,貝類中毒並未引起足夠重視。實際上,貝毒的危害並不在毒蘑菇之下。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會理事、上海杉達學院國際醫學技術學院教授劉少偉向南方週末記者介紹,全球每年約有兩千起麻痹性貝毒引發的中毒事件,死亡率達到15%。

貝類毒素造成的危害大,幾乎每年都被權威機構提醒謹慎食用。

貝類中毒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和季節性,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佈的預防食源性疾病提示,渤海區域5月、東海6月高發貝毒,近年發現的高危貝類主要是海虹、蛤蜊等雙殼貝類(指有兩片套膜及兩片貝殼)。

青島市海洋生態研究會創始人、理事長王松林告訴南方週末記者:“4-8月既是有害藻華高發季,也是多數雙殼貝類陸續排空生殖腺的繁殖高峯期,特別是7-8月雙殼貝類普遍消瘦。從安全和風味角度,夏季建議慎重食用雙殼貝類。”

1

秦皇島檢出海虹貝毒超標

剛出現中毒症狀時,林霖沒有意識到原因,餐桌上都是熟悉的菜品,而自己並無過敏先例。他和朋友在網絡上查找相關資料,發現症狀和貝類中毒相似,在醫院急診等待期間,通過不斷喝水得以緩解。由於病情較輕,林霖並未得到明確的貝毒類型診斷。

根據中毒症狀的不同,貝類毒素分爲麻痹性、腹瀉性、健忘性和神經性四類。麻痹性貝毒分佈最廣、危害最大,約佔藻類毒素引起中毒事件的87%。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022年發佈的研究顯示,1970年代前,麻痹性貝毒僅在北美、日本、歐洲沿海分佈,如今已經遍佈全球,在國內高發於福建沿海、廣東沿海、長江口近海、海州灣、北黃海、秦皇島近岸等區域。

2024年5月20日,“食安秦皇島”發佈緊急提醒稱,近期在山海關區海域採集到麻痹性貝毒超標的海虹樣品,其中1個樣品的毒素含量超過限值的4.68倍,“海虹中麻痹性貝毒超標風險高發,建議廣大羣衆不要捕撈、購買、食用海虹等貝類”。

南方週末記者從秦皇島市海洋和漁業局瞭解到,針對近年貝類毒素風險情況,秦皇島多部門在每年3月底至8月底開展水產品安全監測,其中5、6月是貝毒風險期。

公開資料顯示,近三年來,秦皇島市疾控中心於3-4月開展第一批貝類海產品中麻痹性貝毒專項監測,採集樣本包括海虹、扇貝、毛蚶、蛤類、牡蠣等雙殼貝類海產品,其中,2021年、2024年發佈了檢出海虹毒素超標的公告。

“海虹成本低廉,食客攝入量大,難免會碰到個別體內毒素較多的,報告病例也相對更多。”劉少偉說。

4名秦皇島市水產商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海虹在過年前後最肥美,目前已經過季,經市監局通知後,市場上也不再有海虹出售,但還可以買到扇貝、蛤蜊(又稱文蛤、花甲)、牡蠣(又稱生蠔)等其他貝類。

王松林表示,此次秦皇島從海虹體內檢出的麻痹性貝毒也可見於扇貝、牡蠣、蛤蜊等雙殼貝類。

“食安秦皇島”在提醒中同樣指出,近期不要捕撈、購買、食用產地來源存有安全隱患的雙殼貝類。在食用其他貝類海鮮時,一定要去除內臟,且一次不宜食用過多。一旦食用海虹等貝類海產品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肌肉麻痹等症狀,必須立即趕往醫院接受救治,告知醫生喫過哪些食物。

貝毒的本質是因爲貝類喫了有毒的藻類。

中國是貝類生產與消費大國,2022年貝類養殖總產量1588.6萬噸,海水養殖佔98.8%。

以海虹爲代表的雙殼貝類以海水中的天然藻類爲食,喫到有毒藻類後,自己不會中毒,而是把毒素儲存在身體內臟中,再逐漸將其代謝排淨。但貝類蓄積毒素的速度、代謝時間以及毒素在體內的分佈,受到貝類品種與環境影響,有些貝類能攜帶毒素長達數月。

除了雙殼貝類,麻痹性貝毒也會通過海洋食物鏈積聚,存在於螺、蟹、魚等動物體內。不過,比起“百毒不侵”的貝類,魚類對毒素更敏感,積累少量麻痹性貝毒即可致死,人類喫魚中毒的報道也相對較少。

2

有赤潮不能喫,沒赤潮少量喫

1988年,國內報道了第一例發生在福建的麻痹性貝毒中毒案例,136人中毒,1人死亡。此後類似中毒事件頻繁發生,絕大多數與赤潮有關。2017年福建發生赤潮後,赤潮海域採集的雙殼貝類中,麻痹性貝毒的檢出率和超標率分別高達74%和65%。

王松林介紹,貝毒在4-8月風險較高,這也是海水赤潮高發季。冬季水體不斷積累營養鹽,春夏季水溫升高,藻類大量繁殖形成藻華,可能引起海水變色,形成赤潮。

當地時間2021年3月29日,克羅地亞普拉,實拍海灘上的赤潮。(視覺中國 / 圖)

能引起藻華的藻類有260多種,其中有七十多種能產生藻毒素。赤潮的形成受近海污染、當地海流、天氣等情況影響,具有不可預測性,在相對封閉的海灣更容易爆發。

2023年,一項發表在《漁業科學進展》的研究對半封閉的渤海海域開展貝毒監測,發現唐山貝類養殖區的有毒貝類樣品集中出現在4-6月,該時間段20℃左右的水溫有利於有毒藻類的生長,與渤海赤潮多發生在5月相對應。

不過,多位秦皇島市水產商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近期秦皇島未出現赤潮現象。秦皇島市海洋和漁業局工作人員透露,此次檢出麻痹性貝毒超標的海虹並非出現在赤潮海域,未爆發赤潮時,海域內也可能存在有毒藻類。

作爲一種天然劇毒性毒素,麻痹性貝毒的主要成分是石房蛤毒素,毒性是氰化物的1000倍,人類口服0.5mg-1mg便可致死。它在人體內潛伏期較短,最快幾分鐘就會發作,以麻痹症狀爲主,起初是脣、舌、指尖麻木,隨後出現腿、頸麻木,伴有頭痛、嘔吐,嚴重時呼吸困難,或因心血管系統衰竭死亡。

“雖然麻痹性貝毒的毒性與河豚毒素相當,但貝類中的毒素含量一般不會像河豚毒素那麼高,也不是所有貝類都有毒,而是受到地域、季節影響,貝類體內毒藻積累到一定量時纔會引起中毒症狀,消費者容易心存僥倖。”劉少偉解釋。

不同種類、不同時間段、不同海域生長的貝類毒素含量各異,這和貝類接觸毒藻的時間、毒藻的毒性、貝類吸收代謝毒藻的能力等因素有關。就像“泳池同時注水和排水”的經典數學題,貝類毒素含量也在動態變化。

“簡單來說,有赤潮,說明貝毒含量高,喫一兩個都可能致命,近期肯定不能喫;沒有赤潮,也可能有貝毒,但只要單次攝入量不大,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後果。”劉少偉總結。

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22)》顯示,成年人每天水產品(包括魚、蝦、蟹和貝類)的推薦攝入量爲40-75克。

上述研究根據抽檢樣品中麻痹性貝毒的含量,計算出部分貝類的一次性安全食用量。其中,菲律賓蛤仔(俗稱花蛤)的推薦一次性攝入量≤70g,牡蠣(俗稱生蠔)≤55g。

一個不帶殼的花蛤、生蠔若分別以3g、20g計算,按已有研究的推薦攝入量,折算起來一次不要喫超過約20個、3個。

3

高溫難去毒,喫貝最好不喝湯

和多數天然毒素一樣,麻痹性貝毒沒有特效解毒劑,只能依靠催吐、洗胃、導瀉等措施排出體內毒素。

事後難以治療,事前能否降低中毒風險?

從養殖角度,難。王松林表示,國內貝類養殖以海水散養爲主,養殖戶難以控制海域生態。對於高端產品,如高品質生蠔,可以將貝類放入暫養池,用清潔海水淨化,輔助紫外線殺菌設備,讓貝類有足夠時間排空消化道內的毒素,但對於海虹等低價、量大的中低端產品則難以推行。

“監管層面,抽檢的方式也很難完全排除風險。建議政府部門完善預警機制,加強貝毒監測,嚴格監管水產品加工貿易企業。”王松林認爲,加強產地可追溯性,是未來海水產品行業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在零售終端標明產品的養殖地、捕撈時間等信息,一旦發生中毒事件,有助於及時召回該批次產品”。

從消費角度,完全拒絕海味也不合理。青島市海洋生態研究會製作的“海鮮明鑑”水產品消費指南提出,理想的消費習慣是,在可以查詢產地環境信息的情況下,選購海水水質在二類以上、近期未發生赤潮的區域的貝類。

但對於多數消費者,判斷貝類是否帶毒並不容易。有毒貝類在外觀、氣味及味道上與普通貝類沒有區別,由於麻痹性貝毒非常耐熱,也不能通過高溫烹煮去除。

“更可行的方式是,到正規場所購買新鮮的貝類,在烹煮前充分清洗,不要放置過夜。”劉少偉強調,“避免食用貝類最易富集毒素的內臟及生殖腺,如扇貝最好只喫扇貝柱。由於麻痹性貝毒有水溶性特徵,喫貝最好不喝湯。”

(林霖爲化名,南方週末記者林方舟對本文亦有貢獻。)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