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谷俊麗:智能化也不客氣了,2025年全面對標新勢力|車壹條

“投入不設上限,人員不設上限,全面推進智能。”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大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谷俊麗博士,在本屆北京國際車展上接受媒體小範圍專訪時,這樣形容了奇瑞目前的智能化戰略。
2023年2月,奇瑞創辦大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並請來了前小鵬自動駕駛副總裁谷俊麗擔任總經理。公開資料顯示,谷俊麗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並攻讀清華大學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聯合培養博士。曾在AMD、特斯拉與小鵬汽車等公司工作,是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等領域的專家。在特斯拉期間,深度參與了Autopilot 2.0的開發工作。
能看出,奇瑞已經下定決心做好智能駕駛。奇瑞近期發佈的風雲E06、星途瑤光C-DM、iCar03等車型,都配備了不同等級的智能駕駛功能。
並且,據谷俊麗介紹,奇瑞集團的目標是2025年實現國內國際雙百萬自主智能車量產,並且在水平上全面對標新勢力。
想達成這一目標,確實不容易。此前,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曾在一場直播中表示,在未來五年將會投入200億用於智駕和智艙的研發。但面對一場“富裕仗”,在智駕行業有着豐富經驗的谷俊麗並不急着“燒錢”。據瞭解,目前大卓智能團隊大概400人左右,從全球招募了70%的碩士、博士,高管裏大約30%都是來自歐美。
與不少車企動輒上千人的智駕團隊相比,大卓智能的團隊規模確實不算大。但谷俊麗已經定好戰略,確保奇瑞在智能駕駛上的發展萬無一失。

後發優勢很重要
奇瑞在智能駕駛領域還是新人。從行業普遍水平來看,目前第一梯隊已經開始比拼城市NOA智駕能力與可用範圍大小,高速NOA已逐漸成爲智駕玩家們的標配。
從零開發一套智能駕駛系統,不僅是資金與人力上的考驗,更需要時間,但把落地時間定在2025年的谷俊麗,該如何實現彎道超車。在她看來,後發優勢很重要。
奇瑞的一個重要後發優勢,就是合作,利用行業力量,先把基礎做好。谷俊麗認爲有必要進行產業協作,並舉了手機行業的例子。“我們見過手機行業只有一個人管所有零部件嗎?沒有,汽車行業是更龐大的行業,所以更不可能。”。
事實上,能全棧自研智能駕駛的企業,縱觀整個行業也並不多見。
大卓智能進入智駕行業的第一步,其實就是先拓展朋友圈。在北京車展期間,大卓智能品牌正式於2024大卓之夜暨品牌發佈會上亮相,與此同時,大卓發佈了屬於自己的“朋友圈”,與博世、地平線、科大訊飛、立訊精密與四維圖新成立“卓界聯合創新中心”。
這並不是大卓智能首次公開自己的“朋友圈”。今年1月,首屆大卓智能生態日暨2024卓界大會在安徽蕪湖舉辦。大卓智駕生態共創包含從產品、技術、運營三大部分,形成閉環,目標是通過合作,實現高質量、低成本與響應快的智能化體驗。
大卓智能董事長高新華
也就是說,谷俊麗所說的後發優勢,主要是希望利用好目前智能駕駛的成熟產業鏈。用行業的力量,追趕上行業的水平。

堅持強視覺路線,要做軟件收費
對於目前奇瑞的智駕進展,谷俊麗介紹稱,目前NOA的技術棧已經打通,基於BEV的視覺已經跑起來了,但是由於數據積累不足,因此落後中國行業最先進技術兩年左右,但可以通過合作伙伴來補充一些數據積累。
從具體功能來看,谷俊麗認爲,目前高速NOA已經是相對比較穩定的技術棧,而城市NOA對於奇瑞來說,還是“嚐鮮”階段。
不過,從需求角度考慮,谷俊麗認爲現階段有一個增強版L2與高速NOA功能,就已經能滿足大部分用戶。但這並不代表城市NOA在奇瑞並不重要,“它不是掙錢爲主的品類,但確實是一個助推品牌向上的技術。”谷俊麗這樣描述城市NOA的意義。
在技術路線上,谷俊麗表示將堅持“強視覺”路線。從技術角度來說,視覺是自動駕駛最不可或缺的傳感器,因此它也是生產量最大、成本最低的一個傳感器。相比於特斯拉的“純視覺”路線,奇瑞所說的強視覺,其實並不否定包含激光雷達在內的其他傳感器。但谷俊麗希望可以把智駕成本做到佔整車3%—5%左右,相比新勢力的10%來說,盈利空間會更大。
但針對高階智駕盈利難的問題,谷俊麗希望利用好軟件收費。但現場也有媒體指出目前國內的軟件收費阻力較大,谷俊麗給出了兩個觀點。
第一,奇瑞的用戶量很龐大,每臺車收少一點收入也很可觀;第二,通過研究特斯拉財報,谷俊麗發現去年特斯拉通過軟件和大數據一共掙了580億人民幣,其中80億是自動駕駛,奇瑞想針對另外那500億做一些突破。

成爲國際上第二個特斯拉
在奇瑞提出的2025年智駕目標中,國際百萬智能車的目標更令人關注。畢竟,從印象來看,海外用戶對智能化的需求並不高,除特斯拉外,國際上還未出現第二個有智能化標籤的大型車企。
2023年,奇瑞年出口量超過93萬輛,相當於奇瑞總銷量的一半。因此,海外市場對奇瑞也相當重要。不過,對於海外不需要智能這種認識,谷俊麗給出了不同意見。她認爲“現在你如果問Tire1什麼時候實現NOA出海,他會告訴你用戶不需要。但是在我們這裏,我就是用戶,我就是市場,所以我們往海外推”。
說白了,與其說海外不需要,不如說海外市場缺少一個智能化的推動者。特斯拉的確很成功,但特斯拉價格高且只有純電產品,因此還無法做到更廣泛的覆蓋。
憑藉奇瑞現有的全球銷路優勢,奇瑞的確有望成爲全球“智能化”的普及者。但困難的是,奇瑞的車出口至全球五大洲,該如何做好各地的本土化落地,是個難題。
一方面,奇瑞在全球佈局的六大研發中心將發揮重要作用。而另一方面,谷俊麗認爲,可以圍繞奇瑞在各國的營銷網絡,派人員去本地進行開發和測試,這也是奇瑞的優勢所在。
此外,谷俊麗稱,也會考慮和一些供應商合作,來做各國的本土化落地工作。

寫在最後:
5年前,看重車輛智能化的用戶會有多少人?車機有CarPlay足矣,輔助駕駛可以定速巡航就夠了,這是絕大多數用戶的心態。但從今天來看,不是用戶不想用,而是市場沒有拿出更好的產品,也沒給用戶更多選擇。
從全球市場來看,智能化還未成爲主流,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於,是不少國際主流車企還沒將智能化視作全球範圍內的重點,從而產生了“用戶並不需要”這種假象。
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到522.1萬輛。從以前來看,中國汽車的出海優勢更多是性價比。而智能化,有望成爲中國汽車的新標籤。而在智能化領域,在全球範圍內一直缺少一條“鮎魚”來激活市場動力。
而這條“鮎魚”,很可能就出自中國車企。奇瑞有能力也有決心,將智能車推向全球。汽車智能化,或將真正成爲全球範圍內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