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何求?


 

主播 | 劉筱  


人活着,到底是爲了什麼?

有一個最打動我的回答是這麼說的:

人生苦短,只求心情愉悅,家人安康,喫穿不愁,知己二三,四季平安。

人生不求大富大貴,但求簡單快樂


小時候,幸福是一件令人渴望的東西,擁有之後就能感到幸福。

長大後,幸福變成了一個具體的目標,完成了也能感到幸福。

中年後,我們才慢慢發現,幸福其實是一種心態,知足最幸福。

夜聽曾做過一次心願徵集。

聽友劉小溪說,他的心願是:

女兒能考上理想的大學,要和家人去海邊旅遊一次,還要給老婆換一臺全自動的洗衣機。

我瞬間被這些簡單的小心願打動了,正是那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目標,組成了我們生命裏最真實的美好。

就像那句諺語所說:

“生活簡單就迷人,人心簡單就幸福。”

想起前兩天在夜聽留言區看到有人說,她很羨慕那些能掙很多錢的人,假如自己有更多錢,一定會比現在更快樂。

真的會嗎?

我卻覺得未必。

生活的幸福,有時候跟金錢的關係不大,跟內心的狀態有關。 

幸福是什麼?最大的幸福莫過於身體無病痛,靈魂無煩惱,對生活有點小期待,對未來有點小希望。

人生不求高朋滿座,但求知己二三

年輕的時候,我們熱衷於社交,認識多少領域的人,在意微信的好友是否上千。

年歲漸長,慢慢懂得:

比起泛泛之交和虛假的熱鬧,我們更需要的是知心的朋友。

想起蘇軾和黃庭堅的友情,讓人動容。

兩人初次認識時,蘇軾是名滿天下的大文豪,而黃庭堅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蘇軾欣賞黃庭堅的才華,多次在宴席上誦讀黃庭堅的詩作,給他回信,鼓勵他、尊重他。

“烏臺詩案”爆發後,蘇軾被貶黃州。

不少人急着和他撇清關係,怕受牽連。

那時的黃庭堅,只是一個人微言輕的小官,但他卻不惜賠上前程,爲蘇軾鳴不平。

他上書高喊:蘇子瞻是最了不起的文人,他忠君愛國,蘇子瞻無罪!

他不避嫌,在蘇軾窘困、失意的時候,給蘇軾寫信。

蘇軾回京,重新得到啓用之後,他們切磋詩文、鑑賞書畫。

和蘇軾吟詩唱和的三年裏,黃庭堅也逐漸走向了宋朝文壇的一線。

他們各自發光、各自照亮。

蘇軾的一生一貶再貶,而每一次,黃庭堅都和他站在同一戰壕。

蘇軾去世後,黃庭堅悲痛不已,他在家裏掛上了蘇東坡的畫像,每天給他敬香。

每每遇到好景,想抒發一番感慨的時候,他都會不自覺地念叨:

可惜東坡不在。

我們這一生,會遇見很多人,跟很多人有交集甚至成爲朋友。

但世間最大的幸福,從來不是你認識多少人,有多大的交際圈,而是能有一個惺惺相惜、同甘共苦的知己。

在他面前,你不需要甜言蜜語,更不需要故意討好。

你成功,他不嫉妒,會由衷地替你感到開心;

你落魄,他不離開,會陪你一起對抗風雨。

人生不求香車美宅,只求一家溫暖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爲擁有得越多,纔會越快樂。

以爲要住上大房子,開上豪車,纔算是好日子。

殊不知,人生最珍貴的,不過是有家可回,有人可愛。

前幾天,看到一條很暖心的小視頻:

酷暑下,四川樂山一名10歲的男孩跟在媽媽身後,追着給他滿頭大汗的媽媽扇風。

男孩的媽媽是一名環衛工人,負責打掃街面衛生。

即使是高溫天氣,她的工作也需要照常進行。

男孩看見媽媽的汗水都浸到了眼睛裏,十分心疼,便用這樣的方式幫媽媽送去一絲清涼。

提起男孩,媽媽也充滿了驕傲。她說,孩子很懂事,經常給她捶背、按摩,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街坊鄰居問男孩,爲什麼不去爺爺奶奶家,那裏有空調更涼快。

男孩說:雖然媽媽住的地方沒有空調,但是有媽媽。

生活有時候很苦,但是有愛相伴,日子也就值得。

即使沒有漂亮、舒適的房子那又如何?

有愛的地方,纔是最讓人眷念的家。

林語堂說:

“幸福人生,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牀上;二是喫父母做的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當你深夜晚歸時,有一盞燈爲你而留;

當你失意難過時,有人做好熱騰騰的飯等你回家;

你便會覺得,生活再難,也會有勇氣和動力堅持下去。

我們拼命地工作,努力地生活,終其一生所追求的,不過是燈火闌珊下那份簡單、踏實的溫暖。

開什麼車、住什麼房子不重要,只要一家人能整整齊齊,平安健康,就比什麼都珍貴。

人這一輩子,誰也爭不過朝夕。

財富、名利、地位不過是過眼雲煙。

在短暫的人生裏,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不去抱怨,學會知足惜福,纔是最大的智慧。

日子雖平淡,但能讓你自在、開心就好;

圈子雖小,但有人能相知相惜就好;

房子雖簡陋,但一家和睦、健康就好。

文末點個在看,與你共勉。

- E N D -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夜聽
收聽更多往期節目

你若喜歡,請給夜聽點個在看